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一 五月 6th 2024

Interesting Sites

Insider

Archives

创新故事|Cambio :利用AI帮建筑脱碳

【能源与环境】 | Energy & Environment

赞助稿酬

作者:莎拉· 默里(Sarah Murray),旧金山,2022-08-09

译者:JM山谷

当用全新的解决方案颠覆所处的行业时,你必须对事业充满热情。

——莱娅·德·古兹曼

2013 年,莱娅·德·古兹曼(Leia de Guzman)还是加拿大女王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在建造太阳能房屋的校园项目时,她了解到建筑物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到全球总量的40% 。作为一个“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概念充满热情”的人,德·古兹曼看到了通过改变建筑环境实现气候目标的巨大机会。

她和团队研究了可应用到建筑领域提高能源效率的技术,在照明、供暖、制冷、电器和电梯等方方面面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我们发现已经有很多这样的技术了”,当时正在攻读环境科学和商业双学士的德·古兹曼幡然醒悟。

现如今,德·古兹曼创立了一家名为 Cambio 的人工智能公司,帮助全世界的建筑脱碳。因此她也获得了斯坦福商学院“气候解决方案奖”。她与联合创始人斯蒂芬妮·格雷森(Stephanie Grayson),也是她斯坦福商学院的同班同学,正在开发一个软件平台。该软件平台为商业地产的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建筑实现零碳所需的各类数据。

为实现项目影响力最大化,她们将重点放在了存量建筑上,而非新建或建成不久的。因为,存量房产的碳排放量占到地产行业总排放量的 75%,其中商业地产占到很大比例。而且,德·古兹曼曾经效力的公司在加拿大、欧洲和亚洲投资多个地产项目,总投资额达70 亿美元。她发现,世界上大部分的房产都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机构投资者、商业业主和大型企业租户。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如何鼓励这极少数人实现建筑脱碳。德·古兹曼对此提出了一个清晰的方向:“针对该群体你开发软件”,她说,“这就是我们正着手做的。”

发现问题

将存量建筑改造成低碳、可持续的建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首先,新建筑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轻松融入最新的技术、使用最新的材料和系统来实现低碳,而存量改造要面对的是已经存在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建筑结构。

此外,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房地产行业落后于其他行业。德·古兹曼曾在牛津地产集团工作。“我亲身体验过商业地产行业的非数字化程度”,她说,“但既然人工智能可以在消费零售或运输物流行业广泛应用,为什么房地产行业就不行?”

建筑脱碳的压力越来越大。政府正推动房地产行业披露更多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有些地方甚至要求建筑项目公开展示能源证书,将评级低的建筑列入“黑名单”。与此同时,企业租户、业主和投资者正在制定雄心勃勃的净零目标。“这是房地产行业历史上第一次,所有利益相关者都目标一致”,德·古兹曼说。

然而,目前改造大型商业建筑很麻烦。“它是项体力活,成本高昂、表格化工作,这些导致了孤岛决策”,德·古兹曼说,“因此,业主和企业租户无法优化时间和资金部署。”

她还指出,当前的顾问咨询服务商倾向于仅关注一个个的单体建筑,并且大多数都没有提供如何基于数据来开展工作的步骤建议。“商业地产的经理目前还处在碎片化信息的用户体验中,所以很难有更多的见解。”

新颖的理念

Cambio 提供的建筑概览里会显示哪些建筑在节能和资源消耗方面表现出色,哪些需要升级。通过提供数据驱动的视图,帮助客户了解整个地产组合的重点。

“从此以后,不需要冗长的图表,只需在Cambio里双击建筑级别,客户就能准确查看每栋建筑该执行什么样的操作。无论是升级照明还是更换空气调节系统HVAC,在Cambio都一目了然”,德·古兹曼说,“建筑是包含着多种复杂的设备的综合体,可采取多种手段来提高这些设备的使用效率并延长它们的寿命——这就是机会所在。”

Cambio 采取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从数字图像等视觉记录中提取信息)等技术,从水电费账单、建筑许可到施工和翻新记录等方方面面获取数据。

除了推荐建筑脱碳所需的工作部署和步骤之外,Cambio 还为客户查询出各种可用的绿色贷款、退税和其他财务激励措施。“这是我们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她说,“我们在整个推荐系统中覆盖了 ROI (投资回报)和监管影响等指标。”

德·古兹曼 也知道,要想在建筑行业推动大规模变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简单易用且流畅。“我们致力于提供单一应用程序,为您的改造更新之旅提供一站式服务。”

创新者

完成本科学业后,德·古兹曼已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在哪里工作——牛津地产集团(Oxford Properties)。

牛津地产集团的控股股东是加拿大安大略市职工养老保险基金OMERS。牛津地产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碳减排目标。“他们是北美首批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房地产公司之一”,德·古兹曼说,“令我兴奋的是,牛津地产通过‘投资’在世界给自己打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标记,所以是我职业的不二选择。”

没有业界人脉怎么办?德·古兹曼到处打电话。她曾给70多位多伦多的房地产高管写邮件、电话营销自己,坐三个小时的巴士去见任何愿意面见她的人,哪怕只有几分钟。“我就是这样找到梦想的工作的”,她说。

这种决心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她的出身。德·古兹曼出生在菲律宾的一个小渔村,小时候随家人移居加拿大。“在一个移民家庭长大,这让我分外努力的学习”。正因此,她获得了女王大学全额学术奖学金。

除了职业道德,德·古兹曼还有一种对于创始人而言至关重要的使命感。“这绝对重要,尤其当你冒险去做某件事时”,她说。“当你用全新的解决方案颠覆某个行业时,你必须对这份事业充满热情。”

当然,运气也发挥了作用。在攻读斯坦福商学院 MBA 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德·古兹曼最终成了格雷森的室友。格雷森后来成为了Cambio的联合创始人。除她自己外,班上仅有两位同学有房地产投资背景,格雷森就是其中一位。德古兹曼说:“走到现在,我感觉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是是命运的安排,就好像是命中注定。”

英文原文
编者注:
  • 牛津地产集团(Oxford Properties)从事的房地产领域涉及投资、开发乃至后期的管理运营等方方面面,为住房和城市生活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创造了完整的服务。管理四大洲和八个部门的业务和房地产,约1.5亿平方英尺的商业空间,3000间酒店客房,10000套住宅单元和大量的信贷组合。除了多伦多的安永大厦总部之外,服务分支机构遍布伦敦、纽约、卢森堡、悉尼、新加坡。
  • 安大略市职工养老保险基金The Ontario Municipal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 (OMERS),是加拿大最大的养老基金之一,截止2021年底,该基金总资产高达1210 亿美元,投资遍布全球。据加拿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20年底,加拿大的养老金管理总规模为4.6万亿美元。
编辑:依依

延伸阅读:

  • 创造可持续价值:房地产与环境、社会及管治
  • 史海钩沉:从“含铅汽油”到特氟龙
  • 听说亿万富翁们都去格陵兰岛挖矿了
  • 刘世锦:绿色转型在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
  • 加拿大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中加绿色金融合作展望
  • “耐热”珊瑚能拯救珊瑚礁生态系统吗?
  • 被“分拆”的环保
  • 可持续的现在才是可预见的未来
  • 韩国环保印象,小有小的格局
  • 用艺术手法康复大地,以生态教育治疗心灵
  • CUEED|从绿色工作看社会影响目标的实现
  • [CSR Cases] Yellowfin, 海洋驱动力
  • 以绿色的方式满足人类需要
  • +++++++++++++++++++++++++++++++++++++++++++++++++++++++++++++

    感谢徐连富先生赞助本文翻译稿酬

    +++++++++++++++++++++++++++++++++++++++++++++++++++++++++++++

    部分稿酬将由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与上述赞助人联合捐助给选定的公益项目。


    鲁达公益讲习所 |社会企业的真相与隐忧(一)

    【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

    赞助稿酬

    作者:鲁达,2018-09-09

    当企业家们开始学着做公益时,社会企业已经成为公益界最热的话题,尽管社会企业的倡导者们在不断推动,然而,对社会企业的思辨与讨论却从未停止过,关于社会企业的概念、认知以及细节,也从未清晰过。

    关于社会企业的一个最大质疑,便是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算社会企业。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7年成立了社会企业研究会,并于次年发表了首份报名,估计日本社会企业的市场规模约2400亿日元,社会企业数目约8000家,从业人数32000人。研究会的定义简单直接:所谓社会企业,就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从事营利活动的事业体。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文章进一步解释:社会企业指的是以残障者支援、育儿支援、扶贫帮困、振兴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等社会问题为目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活动。社会企业与以往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不同,与行善、不收取报酬的志愿者活动不同,社会企业将成为解决社会问题,创造新产业、新工作方式的生力军,是一种新型的事业型态。

    中国的公益领袖徐永光先生则表示,我理想中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是在社会收益为先的前提下,让创办人把社会理想和个人发展包括经济收益的需求切合到一起,让社会企业的理想不仅成为少数圣徒,少数不是正常人他们的选择,要适合许许多多有社会理想,有能力的普通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社会企业运动。

    香港“社会创业论坛”主席谢家驹则提出,社会企业必须符合的两个基本条件则是有颇大的共识:其一,社会企业必须有清晰的社会使命;其二,社会企业必须能够创造收入与利润,让自己能够持续经营。

    这些定义看起来非常清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站在商界的角度看,社会企业的概念却有很多问题。

    首先,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源于市场需求(及潜在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本身也都是源于社会需求,并被市场加以一定程度扭曲而产生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过“哪里有社会痛点,哪里就有市场商机”。今天任何一家企业都有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三个企业核心价值管理要素。我们很难找出一家不承载社会使命的企业——除了烟草与毒品交易。

    跨界企业与公益的黑客老鹰也说,如果仅仅考量社会价值,那阿里巴巴、百度、腾讯都是社会企业。当然,如果从公关通稿看,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所有的企业都是社会企业。

    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老师则直接表示,关于社会企业的乱象在于要么泛化概念,把社会责任企业等同于社会企业,要么窄化概念,让社会创新型商业企业敬而远之。

    社会企业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去探索:一方面我们看一下公益组织的企业化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既然说法是“社会企业”而不是“商业伦理”,那么显然其模式更贴近企业,我们就先来看一看企业的社会化进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企业的社会化模式对社会企业界有更多的借鉴价值。

    责任、公平、生态:商界的三种社会企业前身模式

    企业界目前阶段就如何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有三个不断逼近社会企业形态的发展模式,商业界正在通过责任企业、生态企业、公平企业三种典型做法来向社会企业这个终极形态靠拢。

    责任企业,即以社会责任体系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经营模型,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

    生态企业则是目前概念还不明朗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公开有过的研究者,我只看到过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廖建文的一次讲演。而在实操中却已经有大量企业在这样操作。如阿里巴巴、腾讯、乐视。

    生态企业这个名词看起来很宏大,其实与责任企业殊途同归。其核心要点都在于与社会大生态的联通,以及社会资源的调用。笔者因长期致力于企业生态的研究和外部资源的整合,对生态企业的模型也有一些浅陋的认知,主要是下面两张图:成熟市场与创新市场两个领域的生态型企业运维模型。

    可以看出,生态型企业只不过是将责任企业换了一个角度。完全从企业自身利益来看,企业要做大做强,也必须将企业核心价值、企业内部生态、产业协作生态、社会大生态进行综合考虑。这一点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共识,主要是由于互联网行业的跨业竞争、混业经营、降维打击是常态,不关注生态的互联网企业,永远不知道自己会被哪里来的创新者一夜之间取代。

    餐饮业的精细化管理龙头海底捞也已经殊途同归,从精细化管理中走到了生态化的阶段。据悉,海底捞将把部门独立化,成为开放的生态型企业。这也可以看到,即使是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而不是从社会价值第一的思维模式,生态型、责任化也都是企业的发展趋势。

    公平企业则是以公平交易为核心原则的企业,本质则是对自然资源的自然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进行重新审视,并重新定价,而不仅仅根据市场定价。“消费升级+文化消费”的大趋势下,公平企业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无数公平企业组合成的市场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未来。但今天,责任型、生态型的可持续模式显然更具现实性,CSR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指导规则,生态思维则为更具商业智慧的经营者提供了指数级成长的捷径。

    从其本质来讲,公平企业、责任企业、生态企业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秀模式。其中公平企业相对于责任企业、生态企业,其思考的可持续哲学、受益者范畴及生态范畴更深远、也更宏大。责任企业或者是在CSR2.0、CSR3.0划定的生态共生区里做自律,降低企业追逐商业利益造成的社会与自然损耗,或者是在CSR4.0领域里找机遇。生态企业是通过社会生态的资源整合来获取跨业、混业、升维的成长机会。公平企业是在第一天就开始用更高的社会认知思维来分析人类每一种消费真实的自然与社会成本,而不是仅仅立足于市场规则体现出来的货币成本量化结论。

    这三种模式,在目前阶段,都已经与社会企业的思维有所重叠。尤其是公平企业与CSR4.0企业,其道德基础与社会综合价值的要求已经超出了社会企业的现有要求很多。然而,除了公平企业大多来自公益慈善领域,责任型企业、生态型企业都是由商业组织原生而来,其核心指导思想依然是立足市场需求,责任企业是在追逐短期利润的同时观望长期增长,而生态型企业的出发点则是借力产业与社会资源进行快速扩张。

    与社会企业的概念相比,责任企业、生态企业这两种“在商言利”的概念更容易获得今天商界的追捧。即使是纯粹的商业组织中,也出现了阿里巴巴这样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非利润单一指标型的企业。当然,如果阿里巴巴再前进一步做成“社会第一,客户第二,员工第三,股东第四”,就已经可以算是社会企业了。如果再加入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就可以算是责任型企业了;如果再加入对“社会阶层的机会补偿”就可算是公平企业了——但这样的阿里能否在今天的市场阶段存活,会是个问题。

    一家企业到底是以社会价值为导向顺便盈利,还是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兼顾CSR或“慈善捐资”,抑或仅仅是将“社会生态思维”作为商人的格局与智慧,仅仅从其经营管理的行为及其企业文化的传播中,是无法识别的。我们无法做“诛心”之论,即使是作恶公司的典型百度,我们也很难举证证明李彦宏到底是为了给社会提供普惠、免费的信息服务而不得不想方设法赚钱,还是李彦宏为了赚钱而不得不首先给用户提供免费、普惠的搜索服务。

    (未完待续)

    (本文首发于《中国慈善家》)

    作者简介:鲁达,《公益原理》作者。

    编辑:Wind

    延伸阅读:

    鲁达公益讲习所 |企业责任教育之我见(3)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CSR & Sustainability

    赞助稿酬

    作者:鲁达,2018-09-09

    笔者认为:商业人士的责任教育,可以按照“道、法、术、数”的次序进行编排。

    道的层面,首先进行个人价值教育,从生理学、心理学进行个体生命认知教育,然后从人类学、伦理学、社会学角度,进行个人与社会的融入教育。

    诸如此类内容:

    第一种、人类意识集团按照基因集团、神经集团的决策进行的一贯“正确”决策;如:育婴、爱情、恐惧、愤怒。

    第二种、人类意识集团服从于神经集团的决策,但神经集团的决策本身已经背离基因集团的决策;如:毒品、音乐、自残、异食。

    第三种、人类意识集团服从于神经集团的决策,但神经集团的决策来自于神经集团对世界的错误认知;如:一些情感、情绪、懒惰、勤奋、神学、宗教

    第四种、人类意识集团绕过神经集团的认知与决策,直接服务于基因集团;如:手术、忠诚、慈善

    第五种、人类意识集团根据自身的独立意识做出决策,无视基因集团与神经集团的决策;如:我执、科研、宗教、思考。

    第六种、人类意识集团根据社会意识集群进行价值认知,并做出从属社会意识集群的决策,无视基因集团与神经集团的认知与决策;如:规则、礼貌、羞耻。

    CSR的法:即规则。从社会资源组织的三种类型,资源行为的本质,进行商业组织的认知教育。让商人真正理解商业组织、商业行为在人类社会中的定位与价值。

    暴力原理:权力是公众对解决社会需求者的授权。暴力组织的核心是权力,资源组织能力随权力的提升而提升。暴力经济:以暴力行为为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我们称为暴力经济。

    商业原理:利润是市场对解决社会需求者的奖励。商业行为的核心是利润,其效能往往随利润的提升而提升。以商业行为为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我们称为商业经济。

    公益原理:以解决社会需求为直接目标的人类活动,我们称为公益行为。公益行为的核心是社会需求,资源组织能力随利益共同体共识、社会需求共识、担当者共识三者的共鸣而提升。

    以上三者不分优劣,随技术、环境、文化的阶段性而各自承担时代使命。评价人类资源组织的终极指标只有三个:资源效率、管理效率(参与生产与分配的公众范畴的满意度)、监督效率(社会为该组织额外负担的监管成本)。

    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完全不能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与奖励模型的不确定性,首先已经造成了企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的不一致。二级市场与“一根蜡烛两头烧”的次贷炒作,又可以完全操纵市场的非理性发展。人类对劳动力市场、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三者的薄弱理解,又将“管理效率”贬低为“劳动力成本”。同对社会监督成本与品牌营销成本的混淆,也使得企业的透明度变得无意义。事实上,CSR1.0到3.0的过程,恰好是三个指标逐渐浮出水面的过程,而4.0阶段,恐怕更多是理念层面的达成结果。

    以公益行为为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我们称为良心经济。

    CSR的术:从CSR的发展阶段、历史、流派、方法。

    笔者曾给民企CRO们讲过“如何推动土豪做CSR”的公开课,课件大纲附于此。谨供各位参考。

    一、定位与规划

    定位:CRO负责企业可持续发展,CEO负责企业短期发展

    CEO的激励因素在股票价值,制约因素在于行业美誉度与下一份职业。

    CRO的激励因素在个人理想,制约因素在企业能否活下去。


    CEO的团队是整个公司;

    CRO的团队也可以是整个公司;


    CEO用绩效考核管理团队;

    CRO用氛围管理团队;

    常见扭曲:CSR从1.0进入3.0时代,表面上看是可执行性高了,但实际上是将CSR3.0变成了PR2.0,利益相关方沟通更多变成了收益相关方沟通。(eg:阿里巴巴的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就是一种扭曲与偷换概念)


    二、溯本:CSR应该在哪些领域发挥作用?

    1、  产品(服务):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尤其是收益相关方对立面的沟通与补偿;

    关注点一、对环境的伤害与帮助;

    关注点二、对竞争对手的伤害与帮助;

    关注点三、与淘汰行业(新兴行业)的伤害与帮助;

    关注点四、与新兴技术的对立与合作日程;

    关注点五、业务模式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对文化的影响;

    关注点六、社区、种族、政府等相关性话题;

    2、  雇员管理:关注点一、员工关怀;关注点二、职业路径规划;关注点三、团队情绪与社会情绪;关注点四、团队认知力;

    3、  股东管理:关注点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关注点二、以及股金成长与离开规划;

    4、  品牌管理:关注点一、品牌营销中造成的“非物质污染”

    关注点二、品牌中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的加分;


    三、实践:简单的规划五分法:

    1、  可持续战略管理:1、战略解读(商业价值的社会角度解析)

    2、社会责任委员会:

    3、产品(服务)开放考评系统

    4、可持续报告(内部版)

    2、员工关系与员工公益:1、员工关怀

    2、员工公益

    3、公益品牌:1、公益品牌(慈善品牌)

    2、责任报告(外部版)

    3、雇主形象

    4、危机应对

    5、价值观输出

    4、公益产品:1、公益性产品

    2、责任型产品

    5、慈善行为:1、捐资:a、企业捐赠  b、股东公益化

    2、开放性的经营策略

    3、开放性的人才策略

    4、开放性的合作策略


    四、技巧:怎样从菜鸟一步步成为CRO领袖

    一、员工公益入手:

    1、  领进来,走出去,获得群众基础;

    2、  内刊内网群邮,CSR三大法宝;

    二、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战略顾问团与年度战略会议的组织;

    三、用网络平台打败销售驱动——产品(服务)开放考评系统怎样搭建

    四、用危机打动董事会——CSR报告分成三个版本:内部诊断版、内部发布版、外部发布版

    五、墙里开花墙外香——借力PR团队,打造CSR成为企业亮点

    六、让领导有面子——探索打造特色业务,逼格than逼格

    七、有了地位,可以逐渐规划与完善有本企业特色的CSR;

    八、搞定土豪的终极秘籍——接班人教育、接班人教育、接班人教育


    CSR的核心:只有与企业共进退的人,才有机会把握到本企业的CSR核心。

    牢牢把握“组织社会责任”六个字,从政府、企业、社团等多案例出发,让企业家感受到全社会都在努力的方向和氛围,避免造成商业组织的孤立感。

    以上浅见,因时间短促,草草书就,期待能为各位提供一点点来自实践的经验与思考,为推动商业回归本源贡献一点微不足道的力量。

    坐而论道,不若知行合一,我也在践行自己创立的社会企业,期待早日打造一个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融合实现的社企案例,想来对社会发展更有意义。

    作者简介:鲁达,《公益原理》作者。

    编辑:Wind

    延伸阅读:

    鲁达公益讲习所 |企业责任教育之我见(2)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CSR & Sustainability

    赞助稿酬

    作者:鲁达,2018-09-09

    虽然很多企业都有CSR部门,但CSR部门仅仅负责一些公益、报告一类的低端执行业务,真正的CRO往往用不同的职务来替代,如:党委书记、参谋长、秘书长、战略总监、独立董事、首席顾问等。而在中国民企与国企中,CRO的地位两极分化严重,要么是“太上皇”、要么是“村长他爹”。但可喜的是,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已经进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阶段。

    例如:阿里巴巴的总参谋长曾鸣实质上就是阿里巴巴的CRO,他在扮演“马云的老师”的角色,阿里巴巴对外的(快速发展)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深层的可持续战略则是“新商业文明”,是怎样通过信息技术给人类一个更好的未来。

    尚和祥的首席顾问是徐永光老师,对外的口号是“有困难,找涓涓”,深层的可持续战略则是“让良心掌控资源”。

    跨业竞争、混业经营是未来的主流商业模型,政府、商业、公益的打通,都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商业模型。但没有可持续发展思维及相应的格局与智慧,就只能看到所谓的“蓝海、风口、数据化决策”,而不知道怎样透过文化看经济、透过生态看生产、透过自然看社会,自然也就看不到未来。而这些内容,恰好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髓所在:即如何用好商业模型推动社会进步,并从中受益。

    二、企业中CRO开展工作并不依赖于CSR部门

    就如同CEO不会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支持一样,全公司所有的部门、事业群、业务、流程、制度、文化,都同时为CEO和CRO服务。目前而言,CRO执行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型主要包括:

    1、决策层面:战略委员会(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名称各异,但特点是包括企业最高层1-2人,以及外部学者(如人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等领域);

    2、考量体系化逐渐启动:一些草根企业会将价值观、文化考核与绩效考核进行整合,并将价值观、文化、责任考核作为高压线;而一些较先进的民企,也开始学习外企的责任体系。

    善云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CRO而非CEO做操盘手的商业组织,这里有特殊原因,首先是公益慈善领域本身还不成熟,需要长期引导;其次是因公益慈善的资源易得性,整体运营成本较低,有机会长期慢成长。

    尚和祥的员工则有明确的价值观教材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规则:

    三、从企业CSR导入方法上看,也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

    我们知道:CSR的发展历程如下:

    这个历史规律,在一家企业中的推广也无法打破,因此,CRO首先带领公司做公益慈善或传统文化,也是必须的过程,但这是手段,而非目的。同时,这也是最终的目的——形成企业思维中的社会价值导向,并因此进入可持续发展道路。

    然而,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西方人的哲学启蒙较晚,发展缓慢,长期以来其社会以方法为台阶,依赖法律、宗教引导,其CSR的成长次序也必须按照1、(发心论、慈善论、财富代管论)2、(方法论)3、(回应论)4(可持续战略论)的次序前进;而中国传统文化在2000年前就已经达到巅峰,甚至远超今天人类的认知水平,但可惜方法大多仅适用于大农业时代,所以大多数中国企业家,都会直接从1跳跃到4,同时在方法上也有很多问题,例如:理念超前而体系化支撑不足,过渡依靠老板个人格局智慧等;非常容易在1与4之间摇摆,甚至一旦其善意遭遇社会的恶待,会成为偏激的反社会人格。CSR2、CSR3的教学,则恰好为他们补充了方法,但同时,也必须讲CSR1-4的一体化、演进过程讲清,避免“非此即彼”的错误认知。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更多是靠领导的“灵机一动”从CSR1.0跳跃到了CSR4.0,然而缺乏从CSR2.0、CSR3.0的体系支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缺乏体系化、流程化的企业CSR体系,则将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缺乏延续性,这方面做得更好的案例比较缺乏。

    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人社会,而是意识人+经济人的混合型社会,无论历史还是今天,主体意识的社会调节作用有效抵消了经济人的资源控制力,从而中国的商业成功标准不仅仅是创造股东价值,而更多企表现在企业家社会地位的提升。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未完全体系化,就已经迎来信息时代的变革,加之人口密度较大,邻里、亲朋、网络舆论等综合作用,社交对生存环境、生活品质的影响大于西方社会,从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地位的抉择效应大于西方,互联网尤其加剧了这一效应。在中国:很难评价一位清贫的大学教师与百度公司的李彦宏谁更成功;八宝山与资金遗产哪个对子孙的经济影响更大。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在中国也实际上变的不是非常重要,两权分离的本意是通过社会综合评估的制约,让职业经理人淡化股东权益,然而在国内的商业教学与实操中,利益相关方被扭曲成了客户、员工、股东以及产业链这四个“收益相关方”,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反而成为了对利润更加嗜血的群体,在中国实行两权分离甚至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减分作用——这也是阿里巴巴坚持合伙人制度的深层原因,也是王石之于万科的真实价值所在,也是李彦宏们的失败之处。

    如果将CSR1-4的历史演进次序引入“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教学中,还是首先要进行生命教育和个人伦理教育,这是中国应试教育长期缺失的一环,商学院如果不想培养出“兽性精英”、“数字决策者”,就有义务也有必要补上我国儿童教育中缺失的这一环。

    先让学员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然后再进行“组织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从而让学员自然而然地领悟商业的价值,从而结合自己的企业现状,能够设立CRO的岗位、职能与董事会的。当然,短期内,将商学院的定位与课程设计完全转向到“可持续发展”也不具可操作性,但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下,仍然有机会进行少数的领袖教育班或领袖课程(可持续课程)。

    比如,将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课程改名为“可持续发展”或“商业领袖”课程,并在课程说明中点出:这是商学院最重要的一门课,如果你不学这门课,你也许能够在三年内通过其他课程的学习,帮你成为亿万富翁,但十年后,你会依旧一贫如洗,甚至锒铛入狱,即使你富贵到老,也会在你的子女手中破败,再次进入一贫如洗的状况。而如果你学习了这门课程,你将会富贵延绵、褔祚子孙,同时,你自己也不再是一个忙忙碌碌、辛辛苦苦的经营者,而将成为柳传志、任正非、马云一样的商业领袖。

    (未完待续)

    (本文首发于《中国慈善家》)

    作者简介:鲁达,《公益原理》作者。

    编辑:Wind

    延伸阅读:

    鲁达公益讲习所 |企业责任教育之我见(1)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CSR & Sustainability

    赞助稿酬

    作者:鲁达,2018-09-09

    快速发展讲机巧,可持续发展讲格局。

    马云说:我公司曾经有一个总监在教团队“如何把梳子卖给和尚”,我立即把他开除了。阿里巴巴客户违规经营,马云就开除了卫哲和一批骨干。而百度各种无耻,李彦宏只是批评公关不作为,这就是差距!

    商业不仅仅是“术”和“数”,更重要的是“道”与“法”。如果商学院教育出来的学员都是这种有才无德的“商业精英”,那对社会只会造成伤害。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就在于短期难以量化,但长期积累则望之可畏。这里介绍现阶段我国优秀企业CSR执行的三个普遍特征。

    一、CSR不是一个部门,而是一个CRO

    核心在于CRO的决策地位。可持续发展与快速发展分别属于CRO和CEO的工作职能,CEO与CRO的决策有同有异,董事会应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与诉求(重要,或紧急)进行取舍。

    这些“CRO”随着在公司内地位的不同,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将其与CEO的关系做一个列举,则有:CEO制约者、CEO辅助者、CEO补充者、CEO的否决者、CEO的领导者、CEO的指导者等。

    图:决策点1、2,即长短期利益一致的业务;决策点3纯粹以短期效益为目标;决策点4立足于长远利益。

    以阿里巴巴为例,淘宝、支付宝属于主体业务,诚信通、聚划算则属于过渡性业务、财务性业务(这一类业务中还包括一种特殊业务,即误导性业务,一般由竞争部门负责,目标是迷惑或骚扰对手,如:来往、支付宝朋友圈);而阿里云、云OS则属于战略业务。从B2B到淘宝、再到支付宝,以及菜鸟,和未来的阿里云、云OS,马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及其清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业务布局,当诚信通销售为了完成业绩而出现帮助客户伪造文件的事件后,马云能够放弃业绩、甚至挥泪斩卫哲,阿里巴巴才能够在B2B整体疲软的年代从容退市。而阿里巴巴当年的对手慧聪网,早已因为整个市场的疲软而沦陷。

    另一个反面教材是百度。百度的竞价排名干扰了用户正常搜索结果,作为一个知识平台却为经济效益不惜误导人民群众。国内评论界总是喜欢拿谷歌和百度作比较,说谷歌在实验无人机、实验XXX,而百度始终在完善竞价排名系统。其实,这恰好说明百度对缺乏持续发展策略,科研创新投入不足与对社会道德缺乏敬畏,导致百度前瞻和创新乏力,从而被主体业务、股东和利润绑架,成为了中国最缺德的知名企业。

    马云说:未来的企业家一定首先是哲学家。确实,任何创新都不是仅仅依托技术与市场的,而是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综合效应。

    2003年,笔者还是一个产经记者时,就最怕听到企业CEO谈“深耕、细化、深挖”这一类的所谓“新战略”。这些事应该是总监们去做的,CEO开始“涸泽而渔”,就意味着这个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一年,联想、诺基亚纷纷中招,在高速发展与深耕细作两个指导方针下遇到瓶颈。

    2011年,支付宝管理大会上,彭蕾高兴地告诉大家,支付宝已经成为全球在线支付第一名,2012年,支付宝管理大会上,开场放的是苹果的广告,彭蕾忧伤地告诉大家,苹果支付用半年时间成为了行业第一,我们被超越了。然而时隔不久,乔布斯去世,从此,苹果从支付宝的竞争对手栏里被划去,2013年,支付宝重新定位了对标者——消灭现金。

    最了解你的人是敌人,支付宝对乔布斯的重视以及对库克的轻视,就是对实力最好的注解。在乔布斯眼里,苹果是信息时代的载体,手机仅仅是一个突破口;而在库克眼里,苹果就是一个卖手机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远虑看起来虚无缥缈,近忧却会瞬间从意想不到的角度杀来。诺基亚说他们没做错什么,然而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可持续战略下,眼中的市场是人类的科技生活,而非仅仅一个好用的手机,结果就如同《三体》中的高维文明毁灭低维文明。

    有没有可持续发展思维及支撑的格局与智慧,就是马云和李彦宏、乔布斯与库克的区别。我相信李彦宏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充满善意、爱做慈善的人,库克也希望自己超越乔布斯、把苹果带向一个新高度。然而,可持续发展思维及其必要的格局与智慧,成为李库与马乔之间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

    马云带领下的阿里巴巴,可持续发展思维已经深入每个员工的思维模式:CEO们讲从来不看财务报表,淘宝的KPI是解决了多少就业,从基层到高层都信奉“做正确的事、而不仅仅是正确的做事”,阿里巴巴最新的目标则是为世界500强企业贡献400位领导者。李彦宏恰恰折戟在一味“正确地做事”,而没有认知到“做正确的事”这个简单思路上。

    今天投资界、创业者、企业家都热衷于脸萌、神奇百货等这些快速发展而无后续延展的业务模式,造成整个商业界只提“创富”不提“创福”的浮躁现状,商学院们虽非首作俑者,但也难辞其咎。

    其实,现有的CSR规范里,无论哪一条其实都不是道德绑架与道德约束,而是实实在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文化的关注、对气候的关注、对生态的关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对科研的投入、对能源利用率的重视、对工作环境和员工状态的关注,这些都不是拿来“制衡”企业快速发展的,而是给企业可持续发展指出一个思考方向。参考这些路径,可以帮助管理者打开格局、增长智慧——至少能中规中矩、迷迷糊糊、半对不错地进入可持续发展道路。

    图:笔者2012年规划的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内审规划大纲

    可以看出,内部版本的CSR报告,更试图透过更多领域的生态扫描,从而挖掘出企业新的增长点,而非仅仅是应付差事的一个报告。同时,将可尽责任进行了二次细分,分为道德层面与超道德层面(公益),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埋下更大伏笔。

    虽然很多企业都有CSR部门,但CSR部门仅仅负责一些公益、报告一类的低端执行业务,真正的CRO往往用不同的职务来替代,如:党委书记、参谋长、秘书长、战略总监、独立董事、首席顾问等。在中国民企与国企中,CRO的地位两极分化严重,要么是“太上皇”、要么是“村长他爹”。可喜的是,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已经进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阶段。

    例如,阿里巴巴的总参谋长曾鸣实质上就是阿里巴巴的CRO。他在扮演“马云的老师”的角色。阿里巴巴对外的(快速发展)口号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深层的可持续战略则是“新商业文明”,是怎样通过信息技术给人类一个更好的未来。

    尚和祥的首席顾问是徐永光老师,对外的口号是“有困难,找涓涓”,深层的可持续战略则是“让良心掌控资源”。

    跨业竞争、混业经营是未来的主流商业模型,政府、商业、公益的打通,都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商业模型。但没有可持续发展思维及相应的格局与智慧,就只能看到所谓的“蓝海、风口、数据化决策”,而不知道怎样透过文化看经济、透过生态看生产、透过自然看社会,自然也就看不到未来。而这些内容,恰好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髓所在:即如何用好商业模型推动社会进步,并从中受益。

    (未完待续)

    (本文首发于《中国慈善家》)

    作者简介:鲁达,《公益原理》作者。

    编辑:Wind

    延伸阅读:

    鲁达公益讲习所 |社会企业与社会创新

    【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

    赞助稿酬

    作者:鲁达,2018-09-09

    投资的关注点总是按照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社会创新三个次序循环前进,每一轮技术创新后,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技术应用周期内,依次引发商业创新、社会创新。互联网领域已经处于商业创新到社会创新的阶段,并最终进入社会创新为主的时代,直到下一次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前。

    有趣的是,国内最敏锐的商人看到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投资热点,这与公益人们看到的殊途同归。比如:徐永光老师一直在不遗余力推动社会企业投资,刘文奎老师的中国扶贫基金会旗下的扶贫贷款公司被称为中国的“格莱珉银行“,金锦萍老师则在不断试图通过立法的方式保护第三部门的经营权,而我本人则在试图打造一个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的社会治理工具——涓涓互助。

    这些看起来眼花缭乱的概念与事业是怎样殊途同归的呢?要看透这些纷杂的概念,其实并不难。套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只需要用一句话就可以归纳解读上述的所有现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人类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如果大而化之的话,截至目前也只发生了三次大的升级,分别是:农业时代(大规模种植的开始)、工业时代,以及发生在今天的信息时代。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前两次技术创新,造就了怎样的商业创新与社会创新。

    在农业时代,大规模种植的开始,导致了人类的性别分化、职业分化与公有制、奴隶制等。随着农业帝国的诞生,大农业可以有效提升恶劣环境下农业民族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农业的弱质性造成的种族基因传承风险。可以看到,在这个技术创新的时代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商业创新,而是发生了海量的权力模型变更——神权、君权、父权、族权等等。

    而在工业时代则催生了金融调控、二级市场、劳动力市场、民主政治、私有制,这五个贯穿工业时代的特色产物。事实上,如果抛开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二级市场这三个市场的细微变革,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革命期间,技术创新依然几乎直接导致了社会创新。所谓的“商业模式创新”只是商人捕捉到的,在社会创新的进程中,稍纵即逝的社会需求解决方式的流转空间。而这个时期最核心的社会要素是:商业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基础设施。

    一个人一天劳动2小时或20小时就可以提供养活自己的能量,会导致个体需求、生产方式、资源分配方式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技术创新到社会创新的根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科技的发展,一定会引发社会需求、社会供给以及经济决策模式的变革。

    帝国时代则会对政治影响更大,资本主义时代则会对商业影响更大,而在今天的中国,正在尝试快速完成“三级跳”的中国经济,既要完成“国退民进”带来的短期不公与经营者断奶,又要应付信息革命引发的“需求驱动”的公众诉求,无论“服务型政府”还是“供给端改革”,以及“互联网+”,都是这个时期正确而有效的选择。那些因法律、信仰、舆论不健全带来的负能量,可以暂时忽略。

    换句话说:技术创新及其后续的影响中,科学家看到数学与物质之美,工程师看到效率与成本的优化,政治家看到公平与效率的配比波动,军事家看到掠夺与被掠夺的新定义,劳动力看到更高的收入与福利,哲学家看到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更深刻认知与和谐共处,乐观者看到了进步与优化,而悲观者看到了欺骗与毁灭。

    以下部分借用《公益原理》的理论进行更简明易懂的解读。

    《公益原理》揭示出人类社会创新的真相。人类的资源模型目前有三种,分别可称为暴力模型、商业模型、公益模型。暴力模型的核心是权力,权力的定义是公众对满足社会需求者的授权;商业模型的核心是利润,利润的定义是市场对满足社会需求者的奖励;公益模型的核心是共识,公益行为的定义是公众达成社会需求共识并直接满足的行为。

    三种经济模型(理想管理模式下)按照暴力、商业、公益的排序,依次效率降低、公平提升。因此,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类逐渐从生物学意义上的“R型生物”逐渐进化为“S型生物”(注:R型生物指繁殖率高、存活率低的物种,如:苍蝇、兔子,S型生物指繁殖率低、存活率高的物种,如:狮子、大象),生育率降低、个体诉求被放大。此时,人类社会规则中“优胜劣汰”的意愿被尊重个体的意愿逐渐替代,人类社会从“丛林法则”逐渐过渡到“菜园法则”,不仅人类自身,还包括自然生态,也被人类当作自己菜园中的资源而纳入“可持续”范畴。当公益模型逐渐占据社会GDP比例的第一位时,我们就可以认为,社会进入了公益经济时代。

    我们比较一下三种模型为经济基础的三种时代:暴力经济时代以政府等暴力组织构筑社会经济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以交易、慈善进行次级调节。商业经济时代以市场经济构筑社会经济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以税收、慈善进行次级调节。而在未来,公益经济时代则一定会依托于信息时代而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信息时代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会导致资本主义的五大基石“金融调控、二级市场、劳动力市场、民主政治、私有制”一一被动摇。

    金融调控与二级市场,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的,而今天,一个简单的“网络众筹”,就会逐渐实现“去杠杆化”。

    劳动力市场也在面临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陆军”式的企业已经逐渐被“空军”式的企业所替代,小规模、高素质、高收益、专精深、跨团队的新生产模式,正因为“众包”等互联网模型而逐渐诞生(知乎可以视为内容领域的众包模型),而信息的高度透明,使得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变得困难,同时,众筹等模型的开始,也使得“钱生钱”变得越来越难,智力要素逐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从而降低了私有制的社会价值。

    同时,随着社会监管效率的提升,公有制也可以有效保护经营者的经营权与收益权,私有制也需要缴纳社会增值税,如地产税,并遵守社会共识约定,例如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的家族持有人并不能私自损毁。

    社群势力崛起与供给端的日趋丰富,也对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式民主提出了挑战。小众需求被放大化,而大众需求则被日常化,无需政治表达,只需通过公益行为即可满足。

    因此,毫无疑问,紧随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必然伴有社会创新。而在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这次过渡,还伴生有商业创新,但不同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那次过渡,这次的商业创新并不能催生高利润与财富积累,而是一次均贫富、均民权、社群重构的中间形态。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总结,就是:农业技术创新造就了帝国时代,公益技术创新造就了资本主义时代,信息技术创新即将造就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型,人与人、法律与宗教与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将重构,而这期间会有短暂的半个世纪给财富积累者开放窗口。

    而在中国,则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在短短的百年之间,在政府主导下,平稳有序地完成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并在二者都还只进行了一半的时候,就迎来了信息革命。这是挑战也更是机遇。没有稳定的资本主义既得利益集团,会让中国更可以轻装前进,跨越性进入信息时代——或者说“互联网+”战略。

    讲完了技术创新、商业创新、社会创新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已经完全理解了我们活在怎样的时代。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社会企业。

    关于社会企业,中国人开始接触是从2006年。穆罕默德.尤努斯因格莱珉银行32年的运转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里还包含有另外一个意义:诺贝尔和平奖作为一个政治领域的奖项,过去多数颁发给政治或慈善人物,颁给企业家意味着企业,或者说商业模型,在社会创新中正在发挥更大的价值。

    社会企业的定义则至今依然模糊不清。一板一眼的英国人,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并总结出三个特性:

    企业导向(直接生产并获取利润,去二级市场化)

    社会目标(以直接解决社会需求为目的)

    社会所有制(治理结构和所有者结构包括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

    从这三个角度看,对应前面提到的《公益原理》中:企业导向是商业行为的特点,社会目标是公益行为的特点,社会所有制事实上在今天已经被两权分离、公开上市、社会监督等CSR模型所实现。

    很明显,社会企业就是试图用商业模式来取代原有公益模式才能覆盖的社会需求。而反过来我们就要思考下一个问题:固然商业模式比公益模式更有效率,但为什么在社会企业诞生之前,这部分需求没有被商业机构承担起来呢?

    西方的经济及社会理论学者们此前提出了政府失灵论、市场失灵论等各种观点,以解答“论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的必不可少”,或者说是“论第三次分配的社会价值”。然而,为什么拖延了很久、一直依靠慈善与福利维持的社会需求忽然就变成了商业机会?却没有人能够回答。

    回到公益原理中的基础话题。公益存在的空间有三种:

    第一种是相比履行社会需求的成本,权力或利润的回报较低,因此暴力与商业不愿提供服务;

    第二种是因公众认知局限,满足社会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权力或利润的回报,因此暴力与商业不愿提供服务;

    第三种是因决策者的认知局限,看不到存在的社会需求,因此不会提出。

    这三种状态,恰好衍生出了公益服务的三种类型:苦逼型、创新型和先知型。在我国,第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交给了政府,第三种则往往由少数慈善家进行资助,社会大众认知不多。而社会企业们成长的土壤,则往往在第二种。用一个小学生的“只要……就”句式来解释就是:“只要创业者能够敏锐的挖掘出盈利模式,原本的公益行为就会转变成商业模式,从而在市场奖励的鼓舞下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务(或产品)。”

    纯粹站在公益行业的角度,创新型公益的目的就是挖掘出权力或利润的回报途径,然后将这个“负担”移交给政府或企业。也就是“创新型公益的目标就是“消灭自己”、“成熟一个,移交一个”。而从商业角度看,这一类项目则显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回报周期长、回报利润低、盈利模式不清晰。所以,社会企业真正面对的挑战,来自于盈利模式与投资信心。

    如果说起中国最成功的社会企业,毫无疑问就是淘宝网。从免费的赔钱的公众服务平台,到充满想象力的首富孵化器。可是,如果考量起淘宝网的盈利模式,会发现淘宝网的社会价值及其带来的新的投资机会,其价值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盈利规模——甚至还不如一些山寨手机。但我们不要忘了,淘宝网的投资人是杨致远和孙正义,甚至直到今天,很多国内的资本依然无法理解并认可淘宝网的商业模式。

    事实上,这恰好是技术革命引发的商业革命的真实写照,淘宝网本身的社会价值及其带来的新的投资机会,恰好是其社会创新的价值所在,无数城市贫民因此得到就业机会,以及去中介化带来的消费、物流、生产模式的变迁,以及交易信息带来的社会金融去中心的社会决策变迁,绝不是目前能够全部被社会与历史所感知的。

    如果说电子商务开启了新商业文明的序幕,“互联网+公益”则有着更大的外延。“互联网+公益”对基层民主、社区经济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盈利模式所能覆盖的,而国务院扶贫办提出“企业搭台,政府唱戏”,并由涓涓互助这样的公益平台协助基层政权搭建的“需求驱动的互助社区模型”,也早已混淆了政府、商业、公益三者的界限。

    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科技的升级使得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成为有价值的劳动力或资源(比如珍稀物种),而非等待救济的弱势群体。这一类变革催生了共享经济、公平产品等社会企业形态。

    二、生育率降低等因素推动人类的生物类型变化。人类社会正逐渐从“丛林社会”到“菜园社会”,社会一般共识已经开始接纳“较弱的劳动力”,从竞争到普惠、从效率到公平,并尊重每一个“利益共同体”的价值,这一类变革催化了社会整体对公益慈善的重视,并因此有市场愿意为此类产品与服务付款。

    三、信息时代的去中介化,加速了商业回归“利润源自社会奖励”的本质。这使得商业利润整体收缩,不同环节的劳动者收入日趋平均化,从而降低了资本家追逐利润的预期,这一类变化导致资本对投资回报率与回报周期、以及回报可能的要求降低,从而给社会企业提供了生存机遇。

    四、社会创新带来的更多更新的权力与利润回报机会。淘宝网本身可以不盈利,但孵化的阿里妈妈广告平台、天猫商城、菜鸟物流、蚂蚁金服,都是全新的回报机遇。同样,涓涓互助本身不赚钱,但可以孵化出“互助保险”、“社区服务站”等丰富的回报机遇,这些社会创新自我打造的“商业回报空间”,吸引了有远见的资本家与创业者乐此不疲地持续投入。

    当然,目前阶段这个进化还不是很明显,最大的问题是社会一般共识尚未形成。同时,我国社会经济的核心近20年还会处在“消费升级”与“去库存”的矛盾中,经济处于高风险期,普惠与机会不平等的社会诉求只能被视为次要矛盾,“三级跳”的跨度也导致除了少数学者与政府高管外,商界只有马云等寥寥数人意识到了社会创新与社会企业的空间与价值。因此,也导致了社会企业们不得不更多依靠税收、福利等政策的支持,甚至一部分社会企业不得不在自我造血和劝募中来回摇摆,才能艰难生存。

    要在公益与商业之间取得平衡,事实上,也并非只有社会企业一种模式。共享经济、众筹、众包等形式的商业模式都是一种社会创新,更多迎合的是劳动力与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全新组织形式。而未来,这些新的商业形态最终会演变成商业模式还是公益模式,都有可能。一旦盈利模式难以营造,社会企业又会摇身一变,回归公益组织。

    但可以肯定一点,随着“互联网+公益”的时代到来,公益行为也会摘掉传统意义上的“重公平、轻效率”的帽子,而随着“组织社会责任、股市公众化、社会共享价值”等诸多殊途同归的商业治理模型的兴起,商业行为也将逐渐回归本源——利润是市场对满足社会需求者的奖励。

    信息时代最大的社会创新恰好是经济价值回归社会价值,社会即将形成“暴力、商业、公益”三位一体的公众服务模型。到那个时候,社会企业是商业还是公益已经不重要了。即便政府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暴力组织,而是“服务型政府”。

    公众理性、市场理性的回归也会重新定义“权力、利润、需求、共识”这四个社会创新的关键词。

    社会需求就摆在那里,交给谁重要吗?

    (本文首发于《中国慈善家》)

    作者简介:鲁达,《公益原理》作者。

    编辑:Wind

    图片:礁石 | 萨其马 摄影作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延伸阅读:

    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 |Shanghai GuoFeng Charity Foundation

    【公益词典】| Lexicon

    官方网站:https://guofengfoundation.org/

    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成立于 2016 年 12 月 2 日,主要针对公益发展、扶 贫救困、赈灾救灾以及对贫困地区的助教项目提供资助与支持。国峯基金会创始人叶守璋先生同时也是香港华桥基金会会长。他生于上海,学 于欧美,在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后进入硅谷,随后将半导体技术带回 亚洲。为了回馈社会,叶先生退休后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 及周边国家欠发达地区为当地的教育、健康卫生及公益发展提供持续高 效的专业支持,以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此外,叶先生也一直积极推动 中西公益合作与交流,为国外公益组织在中国的项目提供无私的帮助。

    我们的使命:

    - 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平等

    - 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欠发达地 区民众的生活水平

    - 倡导公益参与,加强公益交流

    Shanghai GuoFeng Charity Foundation (GFCF) was officially registered with the Shanghai Civil Affairs Bureau on December 2nd, 2016. We provide financial and professional support to projects related to social services, poverty alleviation, disaster relief and education in underprivileged areas. Mr. Frank Yih, a MIT graduate and chairman of HuaQiao Foundation, is the founder of GFCF. With the purpose of paying back to society, Mr. Yih has devoted himself to philanthropy since retirement. His charity work mainly provides humanitarian aids to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China and neighboring areas focusing on education, health, and public welfare. In addition, he tries his best to provide unselfish assistance and help to other NGOs’ projects in China and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Our Mission Statement:

    - Aid the disadvantaged, promote social equality;

    - Help rural revitallization, improve the general life quality in the underprivileged areas;

    - Advocate public service participation, strengthen philanthropy exchange

    资料提供: GFCF

    披荆斩棘十二年,李明攀的自然农耕之路(三)

    【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

    赞助稿酬

    图文:谦益农业,2021-11-11,黄梅报道

    △2017年·李明攀在黑龙江基地

    披荆斩棘

    Q:我们是怎么找基地的?

    每一个基地的寻找,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最早在龙感湖,环境不可控因素较多,心情有点郁闷。当时我大姐来看我,我们开车去四祖寺。也是金秋时节,途经苦竹的山脚下,山谷里边遍地金黄,环境独立,觉得这才是搞自然农法的地方。

    经过查访,下定决心,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做工作,流转土地。很多人刚开始不理解的。

    后面的蕲春基地——虚心谷所在地,就比较好玩了。当时,蕲春抓农业的县长来黄梅开会,听说黄梅有人种田是不打药、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的,就想过来看看。

    县政府办的人给我打电话说要来,他们见到我的时候,我在地头还挽着裤腿干活儿,因为阴雨天,头发也湿漉漉的。

    站在地头聊了七八分钟,突然问了句:你高中毕业了吧?我说:是的,我高中毕业了。

    又聊了有几分钟,他说:不对,你应该读过大学。我说:是的,我读过大学。他好奇地说:那你在哪读的?我说是在华科。

    他说:哪的华科?我说:咱们湖北好像就一个华科吧,就是华中科技大学。

    他说:中午一块吃个饭。

    吃饭时跟我说:等几天我让司机过来接你,看看我们蕲春那边有没有适合发展生态农业的地方。

    我说:我们的要求很高,至少是半山腰,或者在山脚下,水一定是山泉水,环境独立。

    因为他是抓农业的领导,对全县的情况比较清楚,带我走了四个他认为符合要求的地方,最后我们选中了现在虚心谷的所在地。

    △蕲春基地·虚心谷·秋

    山西基地更是好玩。

    山西基地玲子的大哥,当时在黄梅挂职副县长,过去在北京一直担忧没有年轻人种田,听说黄梅组织部领导说已经有不少大学生在乡村种田。

    他死活不信:只有把这些年轻人带到我面前,或者我自己要去找到他们,我才信。

    村里书记给我打电话说,有个副县长要过来找我,我还不信。后来见了面,了解到魏大哥挂职期到了,他也快走了,他说:“我真是后悔没有早点能够找到你们,找到你们,还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帮你们呼吁一下。”这就结了缘。

    突然有一天,他在博客上看到我在湖北这边田地里面种小米,就给我打了电话——

    魏:明攀,你在湖北种什么小米这不是胡搞吗?我老家才是中国小米最好的地方。
    我:你老家哪的?
    魏:我老家山西长治啊。
    我:你老家山西长治,你又不会回家种地,我又没有能力到那边去种。
    魏:如果我真能够给你在当地找到人,还能找到地,怎么办?
    我:如果是这样,我就去试试。

    没想到,他把自己在太原报社工作的亲妹妹给忽悠回来了。

    过完春节到山西,我见到玲子,一看这么秀气,心里就凉了半截。但魏大哥的面子也不好驳,就想少种一点,控制规模。

    第一年在山西流转的土地还不到100亩。没想到种植过程中发现,她虽然看上去柔弱,但是肯吃苦、有韧性,简直就是碰到了花木兰了!

    她管理种植基地的能力,比我们很多男生都好。

    基地的拓展,有一个核心原则:如果没有很靠谱的人,不论这个基地的自然环境多好,我们是不会去种植的。

    △2016年·和玲子在山西小米地

    Q:基地规模增大后,我们是如何管理的?

    基地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我们是希望能够形成自己的流程化和标准化,会定期巡田,观察作物生长状况及管理情况,并做记录,但也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方说,2016年苦竹基地,有一位分包管理者的300亩地,我们怀疑他在种植过程中用了除草剂,所以做了土壤和稻谷的检测,但是没有检测出来。

    我们为什么要怀疑呢?因为根据小伙伴的日常工作记录,我们发现他的除草用工成本明显比其他地方低,低了一半,而且杂草和小动物都比较少。

    我们让他总结经验,他讲不出来个所以然,我们就此开始展开调查。

    这300多亩的谷子,最后全部按照市场价格卖给了国家,直接损失有100万左右。当年非常弱小。

    我们加强过程管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从机制上掐断他用化肥农药的动机。

    动机无非是为了节约成本和增加产量。那我们就约定,成本低于多少、产量高于多少,跟种植管理者的收益无关,让他没有用农药化肥的动机。

    这个过程,我们还在不断完善。

    Q:规模扩大之后,遇到的主要难题是什么?

    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减少。现在在田里工作的,主要是60多岁的长辈、还有70来岁的,50多岁的都不多。

    我们必须实现全程机械化。现在卡在除草这个环节,今年婺源基地开始尝试,虽然效果还不太好,但是我们会不断努力,尽快突破这个行业的瓶颈。

    Q:现在谦益除了做种植和初加工,还做深加工和文旅项目,为什么会走上三产融合的道路?

    都是被逼的。我们前面讲了获客成本高,是因为信任链的建立需要很长时间。只是通过博客、微博、公众号上面的图片、文字了解,能够真正相信的农友只有极少数。

    我们发现,农友真正到了农场,看到田埂上面大量的草,跟打了除草剂的田梗不一样,田里也能发现很多被钻心虫咬断的稻秆,包括我们的那个稻子长得比较瘦等等,他就会相信我们是真正做到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

    特别是五六月份的基地,晚上萤火虫很多,虚心谷、大庙、婺源都是一样,给来访的客户带来很多惊喜。
    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搞休闲文旅。虚心谷也好、芗舍里也好,一年365天随时到农场的基地来转一转、玩一玩,在基地随便看、随便问,眼见为实。

    这是我们为什么要搞休闲文旅,为什么要做深加工呢?

    起源很简单。最初的几年有很多粮食卖不出去,农友也不断询问,能不能有除了原粮之外的深加工食品,这事儿怎么解决呢?

    后来发现,大米可以加工成麦芽糖、米线,黄豆可以加工成酱油、腐竹、豆瓣酱,所以等我们真正把食品深加工延伸以后,黄豆反而还不够了。

    △谦益厂房和民宿

    1黄梅生态产业园;2河南黑芝麻丸加工厂;3山西小米加工厂;
    4房县黄酒加工厂房;5湖北蕲春虚心谷休闲体验基地;6山西长治芗舍里民宿。

    Q:资金从哪儿来?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早期的资金来源,就是农友支持的储值卡——信任我们的农友先把明年的粮食钱先付给我们,我们来好好地种田。

    虚心谷的建设是,华中科技大学谭教授在设计完了以后,跟我说:“明攀,大概花20万左右,就可以把虚心谷建起来。”结果20万花完了,地基都还没搞完,当时就傻了。

    因为不想半途而废,所以就想到了产品众筹这种方法——参与的会员先预付5万块钱,未来十年,每年发5000块钱粮食;虚心谷建成后,还可以带着家人每年免费地吃住若干天;因为这是一个独立项目,如果有盈利,还有少量分红。

    不少农友,有的是发自内心的情怀来支持我们,有的是觉得这个事挺有意思来支持我们等等。这就是建设虚心谷的资金来源。

    深加工版块,我们成立了唯简食品公司——专门做没有任何化学添加剂的食品深加工。

    唯简食品公司的建设也是采取了众筹这种方式。当时差不多3天左右,筹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一千万左右的资金。

    去年年底家园计划的众筹,规模就更大了。发展过程当中真的是离不开我们农友发自内心的支持。

    我们的众筹,还进入了几个大学的MBA教学案例。他们把它当成现象级案例,来分析背后的原因,如果要说原因,其实就是不断地积累你的信誉,然后加深这种信任。

    △2021年·谦益举办新农人水田运动会

    三才之光

    Q:从一个人到100多人,如何吸引年轻人来种地?

    怎么说呢?首先是梦想。如果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你就没办法吸引和你有相同梦想的年轻人。

    第二是我们自己,每一年都在发生一些很具体的变化。我们能够攻城拔寨取得越来越好的业绩,小伙伴们的实际收入提高,各个方面条件改善。

    再加上很多年轻人,喜欢半农半X的生活——收入不错,还有一种比较自由的生活方式,就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如果一直苦哈哈的,不是说吸引不到,只是吸引得少,那发展就受限了。

    Q:这中间有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小伙伴?如何留住他们的?

    怎么留住?应该说有很多都留不住,这才是真实的业态。留下的就被我们当成功案例了。

    像李陈鹏,我华科的师弟,入职4年,来自父母的压力依然很大。他父母觉得他着了魔,放着城里的高收入体面工作不做,非要去种地,像进了传销组织。

    其实我也挺纳闷,人民日报、央视……对我们都有很正向的报道,为什么我们在父母的眼中就变成传销组织了?

    难道真的是我们会忽悠、会宣传,小伙伴们被蒙蔽了?

    因为历史的原因,农业反哺工业的剪刀差,造成父辈的印象是,当农民没有出路——只有啥都做不了的人,才会待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当农民。

    我父母刚开始四五年,甚至跟我一起在龙感湖的时候,也是很不理解的。直到六七年以后,他们发现,我的身体越来越好,加入的伙伴越来越多,周围的人也慢慢开始认可了,心结自然而然就没了。

    Q:给周边的乡亲带来什么?

    当地留守的乡亲,愿意做事的,在很多季节(农忙),能有一些常规性的、务工的收入。

    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移风易俗。我们这些年轻人在当地的言行、生活习惯,都会在不自觉地感染当地。

    比方说,我们刚来的时候,田地里面除草剂的袋子、农药的瓶子、还有各种塑料垃圾,在这个村庄及旁边是很多的。我们就年复一年、不断地清理,或者帮助清理。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乡亲们没有觉得怎么样,他该怎么扔还怎么扔。你会发现有一部分人慢慢就会受你的感染,他会觉得,原来我们都一起把这个地方搞干净一点,大家都生活得更美好。

    Q:对想进入生态农业的人说什么?

    未来几年,生态农业,我认为会进入拐点,这个行业最终一定是能够诞生出一些参天大树,但是绝大部分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最终只能变成落叶,这是每一个行业都逃不过的规律。

    对想从事这个行业的伙伴,我想说,第一是能够坚定自己的决心,不要亏两年、亏三年,就不打算做这个事情了。

    第二是,如果真的下定决心回到乡村,那就要把脚深深地扎在泥土里边。因为有很多农业失败的案例,就是开着宝马车或者开着很好的车子过来,站在岸上来指挥一通,实际上自己啥都不懂。结果到最后,“开着车子进来,踩着单车走”。

    另外一个是,既能够把脚扎在泥土里边,又能够站在岸边深思这个行业的大势,能够看清楚我们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Q:自然农耕十多年,个人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我这个人,最大的改变是我自己心性上的改变。刚开始做农业的时候,性格比较急躁,现在缓和了很多。

    另外,我对很多事物的思考,包括对这个天、地、自然、还有各种生命的理解,最初是没有现在理解得这么深的。

    Q:简单描述一下人与土地的关系?

    用谦益的理念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初是“为有缘人提供放心的粮食”,眼中只有粮食和人;

    后来在种植过程中,因为和土地建立了感情,经常在田里思考问题,提出“与土地真诚对话”;

    看到田间生活的各种动物,我们提出“动物吃剩下的,才是我们人类的”……

    在这一系列发展演化中,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最后梳理出——敬天爱人,万物共生:希望能够坚持天人合一、跟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敬天爱人,万物共生”是一个很大的共生观念,随着谦益的发展,我们将逐步实践我们的理念。

    △2014-2021年·谦益的团队不断壮大

    文图编:晨风

    延伸阅读:

    • 关于谦益农业

    谦益农业(湖北)有限公司始创于2009年的谦益农场,专注于生态有机水稻、杂粮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种植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农药、化肥、除草剂,致力于打造中国放心粮品牌,并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者。谦益农业的种植、加工、销售均自主完成,以电商平台加超市O2O模式进行销售和推广。

    2022年农场基地已拓展到湖北、山西、河南、河北、云南、黑龙江共六省12个基地,总面积逾万亩。谦益农业的火山岩石板大米等主粮、糙米小米等杂粮及黑芝麻丸、黄酒等深加工产品,已经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区,其名下香畴品牌已逐步走向了大众的视野。(点击了解更多

    披荆斩棘十二年,李明攀的自然农耕之路(二)

    【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

    赞助稿酬

    图文:谦益农业,2021-11-11,黄梅报道

    △2016年·李明攀在虚心谷

    自然心法

    Q:我们来这里种之前,这些乡亲们都是在用农药和化肥,那我们不使用农药化肥,能种出粮食吗?

    记得刚到龙感湖的时候,他们认为,你不用化肥没问题,就是“我收一千三,你收二三百斤”。

    他们第一年是非常怀疑的,就觉得你不打药,肯定会被稻飞虱啊这些虫子吃光的。他们观察了一年得出结论:“这小李啊,就是运气好,今年本来就没有多少虫子。”

    等到第二年发现,咦?我们田里也有稻飞虱,但就是没有大面积爆发。他们就把自己打农药的遍数,从三遍改成两遍。

    第三年发现,我们田里的稻子还是没有被虫子多少,或者说虫子没有他们想象的多,于是乡亲们把打农药的遍数从两遍减到了一遍。

    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相信,其实自然是平衡的。

    就像咱们这个稻田里边,你看,随便拔一根叶子,它其实已经被虫子咬得破破烂烂的,但是,我们这稻田里大量的蜘蛛、青蛙、飞鸟,跟虫子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

    当这个平衡建立起来的时候,虫子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其实是一个很和谐的画面。

    你看这个稻子的分蘖有11根,稍微少一点,我们平常的稻子的分蘖差不多在15根左右,但是用化肥的一般在22-25根之间。

    还有根系,真正用自然农法种植的,它的根系会非常发达,特别是毛细的根。去年我们华农的老师过来,到田里一拔,通过看根系就能判别出来,到底用没用化肥。

    我们刚开始种植的时候,这个土壤的沙质化很严重,现在你看,它慢慢慢慢变成这种黑色的。

    我们测过它腐殖质的含量,有4.8%,属于比较高的了,你可以闻一下,有土壤的清香味儿,泥土的气息。

    要是用化肥这些,一是,它没有这么疏松,很板结,二是它的气息,已经完全不是那种非常自然的土壤气息了。

    △田间生态·蜘蛛网

    Q:自然农法用的老种子从哪来?

    有好几年,网友一直质疑我们:“我问过我父母,根本都买不到老种子。你们说的这个老种子,肯定是骗人的。”我说,你这个是只问了你自己的父母,当你在行业里面坚持个五六年,有很多曾经不知道的事情,你慢慢慢慢就会知道。

    在种植过程当中,我们到处拼命地打听老种子。第三年,在江西九江的深山里找到云香贡米、紫香糯等等品种。

    还有一些农友,如果在他们老家听说比较好的常规种子,他们就会想办法弄到,然后寄给我们做试验。我们现在的试验田里,种了20多个试验品种。

    Q:不使用农药化肥,又想有个好收成,是如何做的?

    开始我们的产量是很低的。

    第一年在龙感湖种的谷子,一亩地只收到300多斤。到后面,经过管理优化,学习优化种植技能,才慢慢提高到400多斤、500多斤、600多斤。丰收的年景,还能做到700多斤。

    今年的谷子,因为八月份的雨水特别多,扬花期间受到很严重的影响,平均亩产量只有500斤左右。

    为什么初期的时候只有300多斤谷子呢?

    当初,虽然坚持的是自然农法,但是对生态农业的管理,是不懂的,甚至连种植紫云英做绿肥都不知道,就只想到往田里边撒点饼肥。

    而且各个时期的水位管理、田间管理者的责任心、技术、调集资源的能力都不足。

    在十多年的努力过程当中,小伙伴聚集得越来越多,再加上我们自己看各种古书——《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包括《齐民要术》,从古书当中去寻找智慧,再结合一年一年的实践去优化。

    以除草为例。开始,这个田地我们耖得不是很平,所以管水的时候,有高有低,很容易干干湿湿的,没有被水淹住的地方,草就疯长。后来我们花了很大的代价,把田地耖得更平,这时水位可控,就能用深水控草。这些都是我们在种植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细节。

    去年、今年都在尝试用机械除草。牡丹江基地已经实现了机械除草,但是湖北这边机械除草的效果不好,还在不断地更新、试验。

    Q:如何理解自然农耕中使用机械?两者是否矛盾?

    这不矛盾,因为,就像我们现代人不可能赶个牛车到北京一样。

    如果连一个最起码的工具都比较排斥,那就像耕田,如果说还要用牛耕,请问上千亩的地得用多少头牛?

    就算能找到这么多耕牛,还有几个老人家能赶着牛耕地的?年轻人估计连牛怎么吆喝都不知道了。

    △2012年·龙感湖人工除草 |2021年·婺源基地尝试机械除草

    Q:第一年种麦子,撒到地里的8000多斤麦种全被鸟吃光了?

    在龙感湖承包的第一块地,当时人家种的棉花,还没收。为了抢时间,我们就想趁着雨水把种子先撒到地里。

    王哥这么建议我说:“小李,我们必须得把麦子拌农药,不拌农药肯定是被虫吃光、鸟吃光的。”

    我说:“我们本来就是想回来搞这个自然农法,就比较纯粹的,你上来就建议我拌农药,打死不干这个事情!”

    他拗不过我们,8000多斤麦种直接撒到地里了。

    开始鸟比较少,隔不了几天,上万只麻雀、斑鸠都过来了,还有很多不认识的鸟。

    王哥着急了,在旁边放烟花、还有炮竹,想把鸟吓跑。炮竹一放,鸟飞起来,像乌云一样,把太阳都遮住了,非常之夸张。

    这些鸟虽然把我们的麦种子基本吃光了,但从后面的经历来看,这些鸟却永远地记住了这个地方——它们知道,原来这一片地,其实是不打药的。

    后面再去种水稻啊、豆类啊,发现很多鸟在田地里面帮我们捉虫子,成了我们的帮手,它其实是生态平衡中的一环。

    我们做自然农法,人心就是要有“一念之仁”这种善念的。冬天的时候鸟本身也很惨,你看冬天有很多鸟冻死的、饿死的。当时我觉得,这种“一念之仁”,可能冥冥之中就契合了自然农耕的大道。

    Q:起步的时候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起步时候的困难,真是一言难尽。

    首先是我们的钱亏光了,还借了很多朋友的积蓄,再没办法了,就跟农友商量,问大家,能不能把明年买米吃的年卡先买了,作为对农场的一种支持。

    没想到我们的农友们都很支持,特别是有农友其实不需要买年卡,但还是买了,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

    第二,在处理社会矛盾和打官司的过程中,实际上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这种能力包含很多方面,比方说,我刚回来的时候,连一个村主任都不认识,因为过去就是搞工科的理工男,从来就没有跟社会上很多方面打过交道。

    这就倒逼着你要去找村上的、再找镇上的,然后慢慢地再到县里边,法院啊这些你都要跑。

    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政府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领导,是发自内心地对我们这个事情是比较认可和支持的。

    很多政府的领导,从小也是从乡村长大的,他一听就知道,我们这种生态种植方式,赚也赚不了什么钱,苦哈哈的,甚至有一种同情,希望看着我们把这个事做下去,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结交了很多朋友。

    老天绝对不会只给你一个坎儿或者坑让你踩,踩完了坑对你没啥帮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就是让你很抓狂,这个时候,你才会去想各种事情怎么去处理,一步一步就这么走过来了。

    Q: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感激的人和事?

    肯定有很多感激的人啦。比方说——

    2012年,我们创业的故事在楚天金报见报以后,首届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老师,专程赶到农场。

    当时还在龙感湖,都是泥巴路,那个脚、鞋啊,每一步都是带的好多的泥巴。就这样一脚一脚,走了很远,走到我们当时自己盖在湖区的土房子里,来表达对我们的支持。

    还有很多农友,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

    最让我感动的是,2015年做了一个虚心谷建设的众筹,我记得非常清楚,山西那边,有位白师姐,给我这样留言:

    “明攀,我是山西人,我就不吃米,一年连五斤米都吃不到。我参与这个众筹,只是为了谦益农场哪怕因为我的参与,能够多活一周也好。”

    当时还没有山西小米基地,也没有面粉等产品。在最艰难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么一段话,觉得特别感动。

    还有一个深圳农友,给我这样留言:

    “明攀师兄,我也是学传统文化的,我手头上还有一些余钱,如果农场有需要,我现在就把钱转给你。”

    我说:“好。”没想到他一下子就转了30万过来。

    正是有很多老师、朋友、伙伴、农友的帮扶,我们才能够走到现在。

    △2012年·吴天祥老师到龙感湖基地


    Q:如何看待创业初期盈利的问题和自然农耕的前景?

    创业初期,至少前六七年,我压根就没有想过盈利与否的问题。当时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把这个事做好。

    最初的时候自己肠胃不好,当时最真实的想法是:我来做这个事儿,救自己的同时,结缘更多跟自己一样肠胃不好、亚健康的人。

    随着规模不断地发展,才开始想,我到底该怎样做这个事情,让它持续。

    现在回过头再想这个事情的时候,才发现,很有可能是这种思维,反而是帮助了谦益,或者帮助了我们团队自己。

    因为如果一开始我们就定下了一个盈利目标,说我们五年、六年、八年,我们要怎么盈利。估计这条道路可能早就戛然而止了。

    因为最初的那个发心越简单越纯粹,那时才能“不管克服什么样的困难,一定要走下去,亏多少钱也一定要走下去。”

    但凡一开始想着说五年要盈利,你会发现五年、六年了都不能盈利时,其实对团队的士气,包括个人的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最初咱们做自然农法时,社会上没有几个人理解。

    没有几个人意识到,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种田有什么价值,或者说,大家也没有觉得这样种植的食物,对自己的健康有多么大的帮助。

    经过十多年发展,现在三高啊、包括很多慢性病比例越来越高。有不少人开始思考,至少食物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甚至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现在愿意尝试生态农产品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已经能感受到黎明快来了。

    从事这个行业的大部分企业,估计最后还是会倒下。谦益也做好了倒下的准备。

    但是,至少我们过去的十几年、甚至未来的多少年在这个行业的努力,我们这一群年轻人是不会后悔的。我觉得,参与到这个进程当中,是挺有意义或者挺有价值的一件事情。

    Q:生态农产品的价格比较高,高在哪儿?

    我们的种植成本,主要高在人工。打田、育秧、插秧、施饼肥、人工除草等环节都很费工。这样来算,我们一亩地的实际种植成本差不多是常规种植的两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产量只能做到常规种植的50%-60%,这也是目前粮食单价高的主要原因。

    还有这个行业的获客成本很高。也就是说,很难通过一篇文章或者什么就让客户发自内心地相信,我们是真的生态农产品。

    让大家信任的时间周期拉得越长,花费的成本越高,我们想在这个行业活下来,付出的宣传推广的成本也越高。

    当然,这跟我们行业的乱象,有很多良莠不齐,也是相关的。消费者或者农友们,无从辨别谁是真的,也不知道到底该相信谁。

    (未完待续)

    延伸阅读:

    • 关于谦益农业

    谦益农业(湖北)有限公司始创于2009年的谦益农场,专注于生态有机水稻、杂粮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种植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农药、化肥、除草剂,致力于打造中国放心粮品牌,并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传播者。谦益农业的种植、加工、销售均自主完成,以电商平台加超市O2O模式进行销售和推广。

    2022年农场基地已拓展到湖北、山西、河南、河北、云南、黑龙江共六省12个基地,总面积逾万亩。谦益农业的火山岩石板大米等主粮、糙米小米等杂粮及黑芝麻丸、黄酒等深加工产品,已经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区,其名下香畴品牌已逐步走向了大众的视野。(点击了解更多

    新农人列传|遇到接近理想生活图景的地方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CSR & Sustainability

    赞助稿酬

    图文:陈征,2021-12-09

    这是一封近3000字的求职自述信。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豫西南伏牛山南麓

    我的家乡位于豫西南伏牛山南麓的山地丘陵地带,小时候的印象里家乡后坡上遍布着橡树、松树以及各类灌木植被,常年溪水潺潺,富有生机。

    到了 90 年代末期,为了缓解人多地少,乡亲们收入来源匮乏的局面,后坡在隆隆炮声中被“开荒”了,自此家乡的后坡由原来的自然山林变成了垄垄整齐的田地,主要种植油桃、樱桃、李子等果木经济作物。

    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家乡的林果业确实给乡亲们带来了相对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引得周边地区的农民过来学习取经。但近十年间林果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这里面除了不利天气和市场效益的外部因素,还有树种性能退化造成的种植管理成本高的内部因素。

    因为在果树成长的各个环节需要喷洒各类农药(除草的、杀虫的等等),先不论食品安全和土壤污染问题,就果树本身而言,因为各阶段农药的不科学施用,其自然生长的微环境和生态平衡早已被打破。

    田间只有果树自己被允许生长,生态链缺失导致果树本身很快就变成一个虚胖的病人,仅三四年光景就满身生胶,真的是“满目疮痍”。有乡亲尝试砍掉重栽,结果依旧,而且树种退化速度加剧。

    我很理解乡亲们的不易,他们也是被市场效益和经济至上的大环境裹挟着往前,但我也深知这样单纯追求产量的种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自上大学后每次返乡,面对家乡后坡整齐单一的果林,我直观觉得这并不是一副美好的田园画卷,我更多感受到的是落寞和凋零。随着年龄的增长,关于家人的健康也越来越放在心上了。

    最近一些年最难以接受的就是听闻某某长辈不幸身患重疾,以前觉得很遥远的癌症等病症竟然星星点点地出现在身边的人群中,辛勤劳作一生到头来大病一场撒手人寰了,有的家庭还因此返贫……每当面对此种境况,除了心酸痛楚的感受,我也试图剖析这背后的缘由。

    由于乡亲们科学知识的局限性和对高产出的片面渴求,使得土地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和输出状态却得不到喘息的机会,并持续向土地输入有害物质,土壤的健康状况可想而知。土壤健康问题虽然难以量化,但势必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给人体健康带来负面效应。这一逻辑并不复杂,但却被我们选择性忽视或暂且搁置,然后在单个个体身上点状呈现。

    如今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我想乡村振兴的命题绝不仅限于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回收、村容村貌提升等层面的建设。还应该从根本上重塑乡村生态和人文环境,探索并践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在似乎已经到了破局变革的时候了。

    我与谦益的故事

    △“教授农场”

    作为一名环保专业的学生,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理念并不陌生,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在上海大学读研期间。

    彼时学院有一位从事有机农业方向研究的老师,其在上海近郊淀山湖畔开辟了一片 100 多亩的试验田,主要种植水稻和蔬菜。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探访了“教授农场”(学校师生的一致称呼),至今仍清晰记得当时一踏进农场便感受到的生机盎然气息:
    稻穗已沉甸甸弯下了腰并泛起金黄,河鱼在水里自在畅游,一群白鹭在田埂上驻足停留,菜田里蝴蝶成群飞舞着……面对此景便瞬间勾起了记忆里小时候家乡的田园图画。

    午间在农场进餐,与教授交流间才得知他原本的科研方向是古土壤与古气候演变研究。随着科研历程的积累,越来越关注到中国土壤污染的严峻问题,故而将重心切换到了有机农业的产业化实践方向。谈话间他极诚恳地勉励我们日后有机会一定要关注土壤问题。此后,由于学业和课题任务的繁重,我与这位老师没有再延续交流,但似乎已在我心底播下了一颗种子,并在隐约间指引着我关注土壤健康这一领域。

    直到2016年,无意间看到明攀师兄做客央视《奋斗》栏目的视频,这应该是我与谦益结识的起点。当时最大的感触是,原来真的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守护食粮的安全和一方净土,用自己的青春和切实行动在默默践行着生态有机农业之路。

    此后,我就记下了谦益这个名字,也顺便成为了谦益的一名消费者,时不时地在网上下单给父母买些大米、小米、豆子等农产品。
    他们的体验反馈自然也是很好,甚至回家时我也偶尔会拿起谦益的包装袋来向他们讲述自然生态农业的理念,他们似乎有些许认同但也默默然不表态。

    时间来到了 2019 年,清明小假和小伙伴们外出踏青,在九江游玩时发现黄冈原来就在一江之隔,我便临时起意到谦益的基地探访一下。由于事先未做攻略所以多少费些周折,但在辗转之间顺利抵达了蕲春基地虚心谷。

    彼时春意已浓,面对眼前这一方山水环绕、宁静和谐而又充满自然生机的天地,我顿觉浑身轻松释然,这是在城市生活空间里从未有过的感受。两天的体验短暂而充实,除了感受到基地得天独厚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生态环境外,基地小伙伴们热诚投入的工作状态,食堂阿姨的朴实周到等均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这是我与谦益的第一次近距离对话,也是我对自然农业这条路动心的起点。

    我的心路历程

    △2017年取得上海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21年在外地考察基地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我的父母也希冀我走出乡村,奔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可能是从小就喜欢亲近自然山水的缘故,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顺手选择了环保专业,我于 2010 年到苏州读大学,再转战到上海读研,2017 年参加工作,前后 4 年的工作历程也围绕着本专业。

    固然近些年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高频词汇,但作为一名环保从业者,投身于具体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带来内心所期许的切实成就感和价值满足感,自我审视似乎从事的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

    恰逢适婚年龄,为了照顾父母的感受,我曾一度选择了按部就班,顺从这个年龄段的固有安排,然而我的内心却是起伏的,我逐渐意识到再也无法回避内心的声音:谋一份说不上有多喜欢的职业,然后心力皆为近利所困……我想这不是我所追求的生活图景,也无法让自己心安。

    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促使大家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思考生命的本义,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与自然共生共存等命题。这期间我也开始自我剖析并思考人生的路径和选择,关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越来越明晰:人生应该以创造价值为导向。

    已近而立之年,我想更勇敢地去追寻和探索人生的真谛,而不是活在他人的期许里。因此,我想选择一件有价值认同感并愿意长久做下去的事业。

    自然农业这条路

    △摄于大庙基地稻田· 缘蝽、田鼠打的窝、林蛙

    诚然,从最初的理念启蒙,到内心的蠢蠢欲动,再到最终的下定决心,我自己也是进行了一番自我的思想拉扯。好在我终于从内心的桎梏中超脱出来了:人生就应该把心力放在具有价值认同的事情上来,而自然农业正是与自己的价值体系高度契合的一件事情。

    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当然,选择自然农业这条路一定不会太轻松。首先这是一份价值观引领的事业,我们必须怀揣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并奉行长期主义。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倾注汗水、心血和智慧,一步一个脚印,方可久久为功。但我想“路虽远,行则将至”。

    幸然谦益的小伙伴们过往 10 来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事实也证明坚持去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一定会得到社会的正向反馈。

    对于自然农业,我还是一名新人。若有幸加入谦益大家庭,我愿意像其他小伙伴一样真正地将双脚插进泥土里,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早日融入整个团队体系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伴随着谦益的梦想一起远航前行。

    △遇到接近理想生活图景的地方

    作者简介:陈征,201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学业优秀,2016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毕业后成为一名环保咨询工程师,从业4年,2021年9月向谦益投来简历,后顺利入职种植部。

    文图编辑:晨风

    延伸阅读:

     Page 13 of 28  « First  ... « 11  12  13  14  15 » ...  L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