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二 九月 10th 2024

鲁达公益讲习所 |社会企业的真相与隐忧(一)

【社会企业】| Social Enterprise

赞助稿酬

作者:鲁达,2018-09-09

当企业家们开始学着做公益时,社会企业已经成为公益界最热的话题,尽管社会企业的倡导者们在不断推动,然而,对社会企业的思辨与讨论却从未停止过,关于社会企业的概念、认知以及细节,也从未清晰过。

关于社会企业的一个最大质疑,便是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算社会企业。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07年成立了社会企业研究会,并于次年发表了首份报名,估计日本社会企业的市场规模约2400亿日元,社会企业数目约8000家,从业人数32000人。研究会的定义简单直接:所谓社会企业,就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从事营利活动的事业体。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表文章进一步解释:社会企业指的是以残障者支援、育儿支援、扶贫帮困、振兴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等社会问题为目的,具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活动。社会企业与以往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不同,与行善、不收取报酬的志愿者活动不同,社会企业将成为解决社会问题,创造新产业、新工作方式的生力军,是一种新型的事业型态。

中国的公益领袖徐永光先生则表示,我理想中的社会企业发展模式是在社会收益为先的前提下,让创办人把社会理想和个人发展包括经济收益的需求切合到一起,让社会企业的理想不仅成为少数圣徒,少数不是正常人他们的选择,要适合许许多多有社会理想,有能力的普通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社会企业运动。

香港“社会创业论坛”主席谢家驹则提出,社会企业必须符合的两个基本条件则是有颇大的共识:其一,社会企业必须有清晰的社会使命;其二,社会企业必须能够创造收入与利润,让自己能够持续经营。

这些定义看起来非常清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站在商界的角度看,社会企业的概念却有很多问题。

首先,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源于市场需求(及潜在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本身也都是源于社会需求,并被市场加以一定程度扭曲而产生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过“哪里有社会痛点,哪里就有市场商机”。今天任何一家企业都有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三个企业核心价值管理要素。我们很难找出一家不承载社会使命的企业——除了烟草与毒品交易。

跨界企业与公益的黑客老鹰也说,如果仅仅考量社会价值,那阿里巴巴、百度、腾讯都是社会企业。当然,如果从公关通稿看,我们几乎可以认为所有的企业都是社会企业。

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老师则直接表示,关于社会企业的乱象在于要么泛化概念,把社会责任企业等同于社会企业,要么窄化概念,让社会创新型商业企业敬而远之。

社会企业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去探索:一方面我们看一下公益组织的企业化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既然说法是“社会企业”而不是“商业伦理”,那么显然其模式更贴近企业,我们就先来看一看企业的社会化进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企业的社会化模式对社会企业界有更多的借鉴价值。

责任、公平、生态:商界的三种社会企业前身模式

企业界目前阶段就如何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有三个不断逼近社会企业形态的发展模式,商业界正在通过责任企业、生态企业、公平企业三种典型做法来向社会企业这个终极形态靠拢。

责任企业,即以社会责任体系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经营模型,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

生态企业则是目前概念还不明朗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公开有过的研究者,我只看到过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廖建文的一次讲演。而在实操中却已经有大量企业在这样操作。如阿里巴巴、腾讯、乐视。

生态企业这个名词看起来很宏大,其实与责任企业殊途同归。其核心要点都在于与社会大生态的联通,以及社会资源的调用。笔者因长期致力于企业生态的研究和外部资源的整合,对生态企业的模型也有一些浅陋的认知,主要是下面两张图:成熟市场与创新市场两个领域的生态型企业运维模型。

可以看出,生态型企业只不过是将责任企业换了一个角度。完全从企业自身利益来看,企业要做大做强,也必须将企业核心价值、企业内部生态、产业协作生态、社会大生态进行综合考虑。这一点在互联网行业已经成为共识,主要是由于互联网行业的跨业竞争、混业经营、降维打击是常态,不关注生态的互联网企业,永远不知道自己会被哪里来的创新者一夜之间取代。

餐饮业的精细化管理龙头海底捞也已经殊途同归,从精细化管理中走到了生态化的阶段。据悉,海底捞将把部门独立化,成为开放的生态型企业。这也可以看到,即使是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而不是从社会价值第一的思维模式,生态型、责任化也都是企业的发展趋势。

公平企业则是以公平交易为核心原则的企业,本质则是对自然资源的自然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进行重新审视,并重新定价,而不仅仅根据市场定价。“消费升级+文化消费”的大趋势下,公平企业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无数公平企业组合成的市场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未来。但今天,责任型、生态型的可持续模式显然更具现实性,CSR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指导规则,生态思维则为更具商业智慧的经营者提供了指数级成长的捷径。

从其本质来讲,公平企业、责任企业、生态企业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秀模式。其中公平企业相对于责任企业、生态企业,其思考的可持续哲学、受益者范畴及生态范畴更深远、也更宏大。责任企业或者是在CSR2.0、CSR3.0划定的生态共生区里做自律,降低企业追逐商业利益造成的社会与自然损耗,或者是在CSR4.0领域里找机遇。生态企业是通过社会生态的资源整合来获取跨业、混业、升维的成长机会。公平企业是在第一天就开始用更高的社会认知思维来分析人类每一种消费真实的自然与社会成本,而不是仅仅立足于市场规则体现出来的货币成本量化结论。

这三种模式,在目前阶段,都已经与社会企业的思维有所重叠。尤其是公平企业与CSR4.0企业,其道德基础与社会综合价值的要求已经超出了社会企业的现有要求很多。然而,除了公平企业大多来自公益慈善领域,责任型企业、生态型企业都是由商业组织原生而来,其核心指导思想依然是立足市场需求,责任企业是在追逐短期利润的同时观望长期增长,而生态型企业的出发点则是借力产业与社会资源进行快速扩张。

与社会企业的概念相比,责任企业、生态企业这两种“在商言利”的概念更容易获得今天商界的追捧。即使是纯粹的商业组织中,也出现了阿里巴巴这样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非利润单一指标型的企业。当然,如果阿里巴巴再前进一步做成“社会第一,客户第二,员工第三,股东第四”,就已经可以算是社会企业了。如果再加入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就可以算是责任型企业了;如果再加入对“社会阶层的机会补偿”就可算是公平企业了——但这样的阿里能否在今天的市场阶段存活,会是个问题。

一家企业到底是以社会价值为导向顺便盈利,还是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兼顾CSR或“慈善捐资”,抑或仅仅是将“社会生态思维”作为商人的格局与智慧,仅仅从其经营管理的行为及其企业文化的传播中,是无法识别的。我们无法做“诛心”之论,即使是作恶公司的典型百度,我们也很难举证证明李彦宏到底是为了给社会提供普惠、免费的信息服务而不得不想方设法赚钱,还是李彦宏为了赚钱而不得不首先给用户提供免费、普惠的搜索服务。

(未完待续)

(本文首发于《中国慈善家》)

作者简介:鲁达,《公益原理》作者。

编辑:Wind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