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五 四月 26th 2024

Interesting Sites

Insider

Archives

ARKive:野生生物影像避风港

【公益词典】| Lexicon

作者:汪远, 2019-02-07

ARKive是世界上最好的濒危野生生物影像库,收集有一万六千多种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的图像视频资料。随便看看各种动物科普文章,ARKive的水印随处可见。然而遗憾的是,这个非盈利的公益网站,由于资金的匮乏,将于2019年2月15日彻底关闭。

ARKive是一个以宣传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公益网站,致力于通过来自野生生物影像的力量促进对世界上各种受威胁物种的保护,分门别类地收集大量不同物种在野外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尤其是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物种。访问者可以免费观看这些资料。

ARKive创建于2003年5月20日,是由英国教育性非盈利组织“自然影像”(Wildscreen)发起的一个项目。Wildscreen的核心目标是募集全球致力于自然保育的顶尖导演和摄影师,制作自然生态的动人故事,借此感动更多人愿意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并进一步想投身保育事业行列。著名的BBC自然探索频道主持人大卫·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是ARKive主要的发起人和赞助人。对BBC自然探索影片有所了解的人一定对大卫·艾登堡非常熟悉。

Wildscreen的所在地,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还有着另外一家类似的网站:Nature Picture Library(http://www.naturepl.com)​。Nature Picture Library是专业市场的专业摄影机构,代表着500多名世界上最好的自然和野生动物摄影师和摄像师。网站提供超过50万张图片和视频,包括自然界野生动物、植物、景观、环境问题、海洋生物、宠物和原住民的各个方面。

ARKive创立的初衷,是为野生生物的图像和视频资料提供一个集中的避风港。因为在此之前,许多这类的记录都是分散的、没有索引的,往往很少或根本没有公众访问,有时候可能会导致珍贵记录的丢失或损坏。尤其是栖息地的破坏和生物灭绝速率的加快,意味着这些图像和视频可能是某些物种唯一的遗产。​项目的发起者们相信这些珍贵的记录及赋予它们科学的分类(学名),是一种重要的公众教育资源和生物保护工具,可以变成建立公众环境意识的强大力量。

成为野生生物影像避难所的愿景,使得ARKive得到了大量生态保护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的支持。包括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鸟联盟、保育国际、联合国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伦敦自然史博物馆、英国邱园、史密森尼学会、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英国广播公司(BBC)等都提供了大量支持和援助。不幸的是,即使​有这些机构和公司的支持,ARKive仍然由于资金的匮乏,不得不于2019年2月15日关闭。

为了让这些珍贵的影像及文字资料永续,在得知网站即将关闭的第一时间,我立即开始着手整理网站内容。经过3天连续不断的下载、反复进行物种资料和网站内容的匹配和核查、整理,终于将网站内容基本整理完毕。在此基础上,将全部能够匹配中文名的物种配上了中文名,方便中国读者查看。根据资料,网站的原始内容高达74TB。然而由于版权原因,公开于互联网上的图像和视频远没有这么大的体积。不过幸运的是,从网站源码中发现了比正常播放视频文件更大的视频文件,虽然尺寸远非高清,但视频清晰度比公开播放版本要高。

经过统计,​共整理出ARKive野生生物9个类群、1382科、6206属、16038种,图片96121张(6.3GB),视频9198部(350GB)。

文件分三部分提供:1、物种资料;2、图片文件;3、视频文件。物种资料为ARKive网站每个物种的原始html文件。随着网站的关闭,打开html文件后图片将不可见,但文字描述可见。图片和视频文件已经单独提取出来。

每个类别分别按9个类群进行分类(哺乳动物 Mammals、鸟类 Birds、两栖动物 Amphibians、爬行动物 Reptiles、鱼类 Fish、植物和藻类 Plants-and-Algae、菌类 Fungi、淡水和陆地无脊椎动物 Invertebrates-Terrestrial-and-Freshwater、海洋无脊椎动物 Invertebrates-Marine)​,可以按照感兴趣的类别分别下载。

提供的文件,其目录结构为:类群名\科名\图片文件。图片文件名构成:学名 中文名(英文名)序号,描述。由于描述文字有些较长,所以请将下载后的文件解压到磁盘根目录或者短目录名下,否则可能会因为目录名过长而解压失败。​科、种的中文名来源于中国自然标本馆(CFH,http://www.cfh.ac.cn),带括号的中文名为英文名使用谷歌翻译得来,仅供参考,可能有误。动物部分的分类树数据多数使用ARKive自己的分类树,少部分采取Catalogue of Life的数据。由于属名在不同类群下的同名问题,可能会导致文件分类至错误的类群下,请留意。植物部分的分类树数据来自多识百科(http://duocet.ibiodiversity.net),以APG IV及其他类群的分子系统为基础。​所有内容都整理为Excel文件,附在每个压缩包之中,可以方便大家查找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或下载链接失效,请邮件联系wangyuanensis#http://gmail.com。更多资料请见:中国植物模式标本图集上海植物图库植物学资源下载

​欢迎转发,本文不设任何限制,下载不设任何门槛,让每个人成为野生生物影像避风港!

【下载地址】:http://t.cn/EctYWa4(百度网盘)​​​​

作者简介:汪远,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 温室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植物馆 · 温室主管、上海辰山植物园 · 研究助理。北京林业大学 · 生物技术。(来源:知乎

转载编辑:一一

“儿童环保教育项目合伙人, 是你吗?”,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详情

延伸阅读:

  • 一个网站的临终遗言:为了一个值得体验和保护的世界
  • 不靠侵权和盗图,中国的自然科普就做不下去了?
  • 【影像X影響力】你的故事,他們的生命──從調查報導看見正義的力量
  • 生态摄影 | 我对生态摄影的认识与实践
  • “城市荒野“守护着上海自然乡野
  • 卡米拉的治愈地球日记
  • 超越平凡的生活
  • 微公益(MicroCharity)
  • “耐热”珊瑚能拯救珊瑚礁生态系统吗?
  • 与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赛跑

  • 《儿童科学童话》之八:七星瓢虫棉田大战

    【能源与环境】 | Energy & Environment

    林颂英编著,《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2013

    棉田里的棉苗长势茂盛。奇怪的是,有几棵棉株,在将要结棉桃的时候,枯萎了。这是谁谋害的呢?

    棉田里对这一桩事情引起了议论。

    首先就是那鞘翅上有七个花点点的瓢虫——七星瓢虫,闻讯赶来缉察。

    当七星瓢虫赶到现场时,发现有一个蚜虫群。这引起了他的深思:难道小小的蚜虫能把高大的棉株毁掉吗?七星瓢虫认为,在没找到罪证前,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他决心蹲在棉田里查个水落石出。

    夏天,正是棉株开花结棉桃的季节。芝麻粒一般小的蚜虫,有如一帮小偷,肆无忌惮地在棉田里活动着。

    七星瓢虫看到了:蚜虫爬满了青绿色和土红色的棉叶,用小小的针一样细的嘴巴,插进叶肉里。他站稳如发丝般的细脚,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使劲地吮吸着棉株里的汁液。他们还真像一群吸血鬼,拼命地吸呀、吸呀……

    最后,当蚜虫榨干了棉株里的汁液后,棉株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掉了。蚜虫肆无忌惮地到处糟蹋棉田,像疾风扫落叶一般迅猛蔓延开来,这给整片棉田带来了一场灾祸呀。

    七星瓢虫决心要消灭这些小坏蛋。但是,他在消灭蚜虫之前,还要弄清一个疑问:那就是蚜虫这么小, 哪来这么大的力量和劲头,来毁掉棉株?七星瓢虫认为:这蚜虫背后一定有同谋者,于是决定继续侦察。

    瓢虫巧妙地隐蔽在了一棵棉株叶子的背面,耐心地观察着。一会儿,他便看见了一些情况:蚜虫群糟蹋棉株越起劲的时候,一群蚂蚁越是奔上奔下地特别卖力,这蚂蚁和蚜虫有什么关系呢?

    不久,瓢虫观察到:那些蚂蚁们排着队伍,穿过草地,翻过小沟,直朝棉株茎上爬上去。他们来到蚜虫身边,趴在蚜虫后头,用小触角拍拍这个,碰碰那个,还打着招呼:“朋友们,快喝吧!痛痛快快地喝吧!嘿嘿……”

    蚜虫没有回头看,便知道是蚂蚁来了,赶忙答道:“嗯,咱们喝得太饱啦,肚子里都胀鼓鼓的,连动也不想动一下啦!哈哈……”

    一个“嘿嘿”,一个“哈哈”,搭配得多么巧妙。

    接着又看见蚂蚁在蚜虫群中奔忙不停,蚜虫吸光一片叶子的汁液,蚂蚁便赶忙把蚜虫驮来驮去,搬到新 的叶子上,继续作案——吸食棉株的汁液。看到这会儿,七星瓢虫才恍然大悟。噢!原来蚂蚁是蚜虫的帮凶!

    这时候,七星瓢虫恨不得跑上前去厮杀一阵,把蚜虫统统歼灭干净。但是,机智的瓢虫转念一想,头脑里又出现了第二个疑问:难道蚂蚁就这样心甘情愿地为蚜虫效劳,而自己一无所获吗?这不可能!

    七星瓢虫按捺住性子,悄悄地观察着。正在蚜虫和蚂蚁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一个奇怪的镜头出现了:只见蚜虫把屁股扭动一下,便听到蚜虫轻声地对蚂 蚁说道:“来吧,喝一点蜜汁回去吧!很新鲜的蚜蜜啊!”

    于是,蚂蚁轻轻地抵住蚜虫的身体,嘴巴凑上去。然后,蚜虫用力把肚子轻轻一挤,一滴滴的蜜汁便从尾部的乳管里流出来了。

    蚂蚁赶忙用嘴巴接住蚜蜜,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喝一边还说:“太好啦!这蚜蜜真的又甜又香啊!”蚂蚁吸饱了蚜蜜后,抹抹嘴巴,,就回头朝柳树下的蚂蚁洞奔去

    七星瓢虫看到了这一切,实在按捺不住了!原来蚂蚁和蚜虫是同谋。嘿,蚂蚁吃了蚜蜜,还要带回洞去呢,储藏起来,留作冬天或天气干旱时再吃喝。

    真相大白了!原来这儿是蚂蚁办的“牧场”。这一帮贪婪的蚂蚁在棉株上放牧蚜虫,吸取蚜蜜,简直像 靠剥削起家的“‘牧场主”呢!

    瓢虫恼怒极了,奋勇冲向前去,大口大口地吞食蚜虫。于是,蚜虫吓得四处逃跑,但大部分都在瓢虫的嘴下丧了命。侥幸没死的,也跌落在泥地里,,摔个半死不活。那“牧场主”——蚂蚁呢,仿佛面临着破产一样,懊丧地落荒而逃!

    七星瓢虫大战了一阵,大获全胜。他准备休息一下,等到明天,再跟几个瓢虫朋友一起,重新上阵,共同把蚜虫彻底歼灭干净,保护棉田。

    作者简介

    林颂英,一九三零年三月生于上海。著名童话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十六岁时因病致残,五十余年来为儿童文学默默耕耘,著有二百多万字的作品。出版少儿读物《城堡上的三尊大炮》、《林颂英科普童话选》等几十种。其中外文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已将《雄鸡大叔》、《动物园》《绿色王国吃大王》等多种图书译成英、法、西、德、日、葡萄牙、阿拉伯等文字在国外发行,获得了极大的赞誉。其中《像谁》获北京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文艺作品二等奖;《森林里的红房子》获《北京日报》“小苗”儿童文学征文奖三等奖;《窗下的风铃》获上海作家协会幼儿文学奖等,共获得各种奖项几十个。
    林颂英一生身体残疾,意志坚强,勤于笔耕,为儿童文学作了无私的奉献。《开满鲜花的小路》、《美丽的千纸鹤》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故事性强,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每个故事都有美好的寓意,倾注着他丰富的情感、追求和向往。

    “儿童环保教育项目合伙人, 是你吗?”,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详情

    编辑:Wind
    图片来源:网络

    延伸阅读:

    周其仁:行医资格的国家管制

    作者:周其仁,2007-07-23

    上文提到民国时期的“废止旧医案”,有另外一个含义,值得专门讨论。这就是政府对行医资格的管制。传 统中国“天高皇帝远”,行医应诊向来是民间的事务,靠习俗、自发的规矩和道德调节,无须国家介入。当 然也不是完全的自由放任,凡发生医疗事故、医患双方起了纠纷、特别是闹出人命官司,官家还是要管 的。但是,通行的准则是,“民不举,官不究”。政府通常只管结果,从来不管“谁有资格行医”这等市场准 入问题。

    余云岫1929年提出废止中医案,等于在华夏文明史上划了一条新道道。余是浙江人,早年留学日本,在 大阪医科大学学医。“海归”后任上海医院医务长、上海医师工会会长、国民党中央政府卫生委员会委员。 余氏坚持不懈地批判中医之“不科学”,与他留洋学西医也许不无关系,但是更为直接的,则是日本经验对 他的刺激——明治维新以法废止“汉方”(中医)、全盘西化以后,日本国民的体格和精神日益强壮。看在 留学生余云岫眼里,中国要强大起来,非师法日本不可——用国家权力推进医学和医疗服务的现代化。

    很明白,“废止旧医案”不是《废医论》(1789)那样纯粹的书生议论,也不是学者一厢情愿的政策主 张。那是一份“法案”,要的就是“从法律上解决问题”。余氏提出该案的场所,不是大学讲坛或学术会议, 而是刚刚取得北伐胜利、坐定天下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新政权总要有新气象,连 同余云岫在内的十几位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个个都是西医出身,对中国医学医术的现代化自有一套大 想法。有中央卫生行政权在手,还能不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废止旧医案”其实创建了一项新制度,即行医资格要经由国家认定,行医活动要经由国家许可。这是一个 “新生事物”,因为传统中国的“医生”,不过是自由行医的产物。正如我们早前介绍过的那样,无论地位较 高的“寓医”,还是乡间的游医、草医、甚至巫婆和神汉,都是靠自发的、世代相传的“市场声誉”吃饭。除 非出了大问题,医、患双方无需见官,行医也不需要官家的认可和批准。

    余云岫的提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行医体制。他提议“施行旧医登记”,规定“给予执照方能营业”;也要求 旧医接受训练,不合格者得不到证书的,必须停止营业。这些看似仅仅针对旧医(中医)的特别规定, 有着重要的一般含义:行医资格不再由看不见的市场之手决定,而必须由看得见的政府之手批准。从国 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余氏“废案”的那一刻起,行医自由的中国传统就正式结束了。*

    “废案”引起全国中医界一片抗议、集会、请愿和罢医浪潮,于是国民党中央卫生部被迫表示,“废案”虽然 获通过,但暂不执行。这是相当尴尬的一个结局:当局通过的法案既不执行,也不撤销——差不多开启 了以后反复发作的“有法不依”状态的先河。后来,又经过十多年的折腾,“废中医”的目标没有达到,但“中 西医平等”也变得遥不可及。惟一被完成制度化的,是国家对行医资格的审批和管制。

    意味深长的是,新中国刚建立时的卫生部领导,对中、西医问题的看法,与国民党卫生部头头的看法相 当一致。1950年,也是新政权成立的第二年,共和国中央卫生部的部长就邀请当年力主废止中医的余云 岫参加会议,为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建言。这位余老先生也真的当仁不让、坚持“废止中医”纲领,提出“改 造中医实施步骤”的提案。当时卫生部付部长王斌说,“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并 提出不许中医进医院,除非他们学了解剖学等西医知识。

    这就是说,尽管政权更迭,国家关于行医资格的标准还可能一脉相承。后来是毛泽东对此严词批评,并 撤了要走废中医路线的卫生部两位领导的职务。毛泽东的不同认识,来自“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早在 1944年,他在陕甘宁边区就讲过,“新医当然比旧医高明,但是新医如果不关心人民的痛苦,不为人民训 练医生,不联合边区现有的一千多个旧医和旧式兽医,并帮助他们进步,那就是实际上帮助巫神,实际 上忍心看着大批人畜的死亡” ——你看,毛主席也称“旧医”,也认为“新医高明”,仅仅由于“大批人畜死亡” 的教训,中、西医人手皆不够的现实,才逼出了一条“新医团结旧医”的新思路。

    政府管制行医资格的标准,从此摆向“中、西医并举”。不过,国家管制行医资格的制度,从此也贯彻得更 为彻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走向高潮之后,推行全盘公医制就成为“医疗服务国家化”新的核心内 容。这就是说,虽然国家控制卫生医疗的方针发生了变化——从“兴西废中”转向“兴公废私”——但国家运 用行政权力干预行医资格和服务准入的制度内涵,却不但没有遭到削弱,反而被大大加强。

    承认传统中医的技术地位,又要改造传统中医的个体行医模式,构成了一个新的矛盾。对传统中医而 言,被接纳进入国家医疗体制,要以接受公医制改造为前提。新的国家医疗体制更讲究“政治标准”。例 如,各地对开业医生展开全面调查,医界开始绷紧“阶级斗争”之弦;批判“资本主义经营作风”,私医的服 务模式、定价水平等,开始受到干预。再后来,个体行医成为“对私改造”的对象,而雇了一些人手的私人 诊所或药房,干脆划归工商联管辖。所有这些,先把个体医师整合进政府倡导的联合诊所,然后,联合 诊所又顺理成章地升格为公立医院。

    当历史远去的时候,我们才看得清楚:经过“全盘西医”和“全盘公医”这两大冲击波之后,传统中国的自由 行医时代就彻底结束了。从此,学医体系、行医资格和行医模式,一概受到国家法律和行政权力的严格 管制,再也不是民间自发的活动。任何有关医疗卫生的理念、方针、政策取向的变化,都直接而敏感地 影响到医届各种力量的相对地位,也影响到医疗服务资源的布局及其改变。

    注释:

    *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涉及20年代废止中医案的一个先导性事件,即1912-1913年间北洋政府的“教育系 统漏列中医案”。

    (原载《经济观察报》2007年7月23日)

    作者简介: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前任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配图:肖建华书法作品 | 常建〔唐代〕《题破山寺后禅院》50✖️50,待售(可直接联系171639398@qq.com

    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周其仁作品

    周其仁:“中医不姓中”的原因

    周其仁:中医与西医的分叉

    知识才是最好的医疗

    毛进军:香港中医学经典重传承的精神值得学习

    由病入道,全息世界下的健康观

    一念沉浮,十年乃字——一位中医人士经历新冠之后的思考

    矽谷随笔|世纪瘟疫下的守护

    慈播助童十三载,觅得民间良方治顽疾

    医生只是辅助,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

    大医至爱:张兴儒的公益哲学

    周其仁:中医与西医的分叉

    作者:周其仁,2007-07-16

    西医东渐,引发了西医与中医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紧张,也增加了不同文明传统的医学、医疗技术和组织制度之间的交互影响。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里的重要一幕,至今对医疗服务的资源动员,仍然有极大的影响。

    像我这般年纪的人,都知道鲁迅对传统中医的反感和抨击。最早读《呐喊》,应该是40年前上初中的时 候。鲁迅的文字,自有让你过目不忘的力量:为了久病的父亲,年幼的作者每天先到比自己高一倍的当 铺柜台典当拿钱,再到和自己一样高的药店柜台买药。更令人反胃的是,“开方的医生,因为是最有名 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 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这般忙了四年,“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朋友,如果你我也有类似的 遭遇,会不会也像鲁迅先生一样,以此认定“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呢?

    后来才知道,五四前后不少文化名人,对中医都持批判态度。梁启超、陈独秀、胡适、傅斯年、吴昌硕 等,都有过类似的言论。最早白纸黑字写下《废医论》的近代学者,还是章太炎的老师、清末国学大师 俞樾。到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余云岫干脆正式提出“废止旧医 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就是说,不限于非议,而且要在体制上废除中医的武功。此案引发全国论 战,也逼迫中医团结起来“救亡图存”。结果,余案通过了缺没有被执行。但是,从此中医(“国医”)就带 上了“旧医”帽子,而国/民/党时代的医生注册条列,规定中医只能注册为“医士”,只有西医才能注册为“医师”。

    其实,无论是“贬”还是“废”,根据只有一条,就是“中医不科学”。余云岫论述废止中医的理由,撇开用语 的激烈和尖锐,与俞樾以来一批中国学者关于中医的见解一脉相承。可以说,“西医=科学与先进,中医 =愚昧和落伍”,差不多是现代不少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

    问题是,西医从来就是科学的吗?远的不谈,就是到了18世纪中叶的英国,“人们普遍认为在发烧初期进 行发汗是必需的。一般做法是在病人身上堆积衣服,提供具有发热性能的物质,诸如酒精、香料等等, 这些东西往往使血液沸腾、痉挛加重、病情恶化”——这比“不科学的”中医,究竟高在什么地方?当时, 整个欧洲普遍相信放血、催吐、通便等“清除体内有毒液体的方法”,因为在19世纪病因学说被揭示之 前,“疾病被归结为流体和体液的不平衡”。美国的情况似乎更糟,因为《剑桥医学史》记载,在新英格兰 的医生,“方法是一致的,放血、呕吐、发疱、用泻药、止痛等等;如果病情依旧,就重复用过的措施, 直到病人死亡”。堪萨斯边界的一位医生这样回忆他的行当,“我几乎想不起在早年有哪怕是一种能被医生 真正治愈的疾病”(第216页)。

    西药也好不到哪里去。1869年伦敦一家医院的急诊室,“以每35秒钟一个病人的速度…(病人)被打发走 时带上了剂量可疑的药物”,“它们基本上由通便剂组成”(同上,第222页)。1900年前后,美国的老式

    医生出诊时,“他们的诊疗箱里几乎没有药物”。这些老医生不但没有听说过年轻的竞争者所用的“新型”治 疗方法,而且由衷地相信,“年轻医生最终会发现他们包里真正需要的就是让病人吐和泻的药物”(第223 页)。

    那时中西之间的最大区别,也许不过就是西方世界还缺一个像鲁迅这样观察入微、下笔毫不留情的文 豪。萧伯纳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以上缺憾,1911年他写下《医生的困境》,说“在勉勉强强通过了考试、 购得一个铜招牌后,医生很快发现自己开得处方无非是:为不喝酒的人开白开水,为酒鬼则开白兰地和 香槟;在家中开牛排和黑啤酒,在路途上开不产生尿酸的素食食物;给老家伙的处方是紧闭的窗户、大 大的火炉、厚重的外套,给年轻的时尚追求者则是呼吸新鲜空气,尽量裸露而不失庄重”!

    就是说,传统西医也毫无“科学”而言。先进而敏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中医所作的批判,对18世纪以 前的西医,差不多全部适用。在很多方面,传统西医之“不科学”,远甚于传统中医。真正把中西医之间的 科学水平大幅拉开来的,不过发生在近现代而已。《剑桥医学史》小结道,“(西)医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大约从1850年开始。…从那以后,麻醉学和消毒学的发展促进了手术的发展;公共卫生促进了公众健 康;细菌学解释了病因学;实验医学也有所成就;并且磺胺类的药物和抗生素引发了药物学的革命。致 命性的疾病也能治疗了,平均寿命增长了。医学和社会的关系如同度蜜月一般亲密”(第176页)。是 的,显微镜、温度计、X-线、听诊器和心电仪等也是在19世纪后半期,才普遍进入西方国家的初级保 健。

    这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长话短说,就是工业革命在西方扩展,而中国依然保持以农为本的结构。人口 和资源积聚的模式,从此有了明显的分叉。我们知道斯密定理的意思,是分工依赖市场规模,而市场规 模首先依赖人口和资源的积聚。当90%的人口散漫地居住在乡间的时候,社会既不需要、也无从支持分 工深化包括知识分工的深化。在此基点上,知识累积的模式也分了叉,结果就是科学革命与昔日辉煌的 中华帝国渐行渐远。越来越落后的,又何止中医一家?

    中医的落伍并不是因为中医没有理论。广义地说,一切理论都是以“假说”、“猜想”的形态存在的。问题 是,是不是把理论——假说和猜想——置于不断经受检验的地位,并不断创造条件验证这些理论,不断 推陈出新,以逼近更高的对规律的认识水平。从这点看,说传统中医输在无力提出系统而精确的假说和 猜想,不如说输在缺乏验证理论的支持条件。举一个例,李比希关于生物化学的一系列假说,可以很快 在先是吉森大学、然后是慕尼黑大学资金充裕、设备和人手齐备的实验室里得到验证,并在经受检验的 过程中不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反观中医,2500前的《内经》提出的“经络说”——一个伟大的猜想和 假说——差不多要到上世纪70年代,才在日本的大学里靠了现代摄影技术,方可做到让“看见”经络得存 在。天分再高的猜想,长期没有机会遭遇可观察现象的检验,谈什么科学呢?

    巴慕德(Haroll Balme)说,现代医学有两项革命性突破,其一是对“准确真实性”(exact truth)的寻 求;其二是“托管制度”(trusteeship),即病人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托管给医生、护士和医院。* 我的理 解,追求“准确真实性”恰恰是为了满足不断验证假说的要求。“托管制”呢?除了人道责任和降低交易费用 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把病人的身体转为医学科学的客观对象(subject),而不再是以病人为中心、尤其 不再以病人对自己病情的想象为中心。因为这两点突破,西医的科学水准就把中医越拉越远了。

    绝不是中国人不聪明,绝不是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没有经验基础,也绝不是中医缺少天才的理论和假 说。个人之见,决定性的差别是中国没有提供不断验证、推/翻、更新医学假说的社会条件。试想,到20 世纪80年代还是“10亿人口、8亿农民”,哪里容得下程度很高的积聚和分工?经济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 求“准确的真实性”,实在是非常奢侈的需求。

    在少数人口积聚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城市,倒是有条件实现更高水准的知识分工。但是很可惜, 传统中国的大城市以帝王和官僚为中心。即使在中医分工水平最高的太医院,皇帝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 龙体托付给他的宫廷御医。相反,皇上总是中心和主宰。“伴君如伴虎”的历代御医,谨小慎微、战战兢兢 还来不及,哪里谈得到把皇帝老子的身体当作subject,从容循着“观察-问题-假说-验证”的科学路线行动呢?说到底,天下所有含糊不清的“理论”,惟一的“好处”就是讲不清楚对与错——那实在是逃避责任 的最佳护符。

    这是我对中西医近代分叉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事情根本与“中”、“西”无关。凡同样的结构,都有差不多 的结果。18世纪以前的西欧、19世纪以前的美国、20世纪的中国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论什么医, 都要面对科学革命的挑战。反之,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任何激烈的批判和废除传统的主张,也做不到 把“不科学的”、但为广大人口所“养得起”的传统医学医术,完全逐出医疗服务的殿堂。

    注释:

    * 转引自杨念群(第62-62页)。

    (原载《经济观察报》2007年7月16日)

    作者简介: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前任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插图: 湘西初夏| JM特约  陈汶 摄影作品(2023)

    延伸阅读:

    周其仁作品

    周其仁:“中医不姓中”的原因

    知识才是最好的医疗

    毛进军:香港中医学经典重传承的精神值得学习

    由病入道,全息世界下的健康观

    一念沉浮,十年乃字——一位中医人士经历新冠之后的思考

    矽谷随笔|世纪瘟疫下的守护

    慈播助童十三载,觅得民间良方治顽疾

    医生只是辅助,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

    大医至爱:张兴儒的公益哲学

    周其仁:“中医不姓中”的原因

    作者:周其仁,2006-10-30

    最近,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张功耀教授发表医改建言,提出“采取适当措施 让中医在5年内全面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科学医学(西医)成为国家惟一的主 流医学”。此言既出,立即引发一场激烈的中医废存之争。

    本文不评论张教授的建言。我认为可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是,即使没有要求中医退出国家医疗 体制的激进主张,中医中药在现存的国家医疗体制内已经退得差不多了。所以,无论我们同 意还是反对张教授的意见,中医中药事实上的边缘化并不是他今日建言的结果——报道说张 教授的意见虽然得到万人签名的支持,但遭到卫生部发言人的驳斥。那么,到底什么力量让 中医中药早就处于“退出”的状态呢?

    我们不妨先看一看实际状况。也是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 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提供的,公布调查结果说,民国初年,中国共有中医80万人,1949年 为50万,但是随着人口从5亿剧增到13亿,现在只有27万;而据调研估计,其中只有3万人 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西医人数呢?从1949年的8.7万,增长到今天全国的175万。另据 报道,目前国外中医药从业人员约50万,大大超过国内中医人数。对比之下,有媒体报道 甚至惊呼“中医不再姓中”!

    如此“西盛中衰”,不免让人到“西风东渐”、“民族虚无主义”那里去找原因。不过上面提到的 数字说,恰恰在“出产西风”的欧美国家,中医中药日盛。2005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全欧 中医药大会公布,欧洲目前中医师12万人,每年应诊患者500万人次;全欧现有中医教学机 构300所,每年向各国输送5000名中医药人员。那又是怎么一回事?莫非西洋人也闹了他们 的民族虚无主义,才导致中医在欧洲的“大举进攻”?

    中医走弱,应该是真的。不过在事实的层面上,我以为现在国内的中医人数还是被低估了。 1993年陪两位英国教授到北京大红门外看当时鼎鼎大名的“浙江村”,在“村中”的一家小诊 所与主事大夫——一位老中医——倾谈过几句。那次访问不知为什么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祖母 ——金华乡下地方的一位小学校长。祖母会背书、念诗、做诗,还懂得开中药。小时候我们 孩子有点头痛脑热的,就靠她开方子抓药。幸好是家内服务,否则很可能就是现在讲的“非 法行医”了!这几年东跑西看,不少小地方类似浙江村那位中医那样的人物是不少的。不一 定有合法行医的执照,但无照行医的所在多有。问题是他们的人数究竟有多少?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琪在他的个人博客里,提到“四川省有9228名民间中医,由此估 计,我国尚有15万没有行医执照的中医”。章先生的估计究竟怎么样,希望有行家可以教 我。但是中国有为数不可小视的“法外中医”,应该是一个可靠的判断。至于像我祖母那样连 把悬壶也没有、仅限于给家人亲朋好友开方治病的,你说还有没有?我知道是有的。过去的 一位老朋友,现在是樊纲那个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所)的副所长,也懂中医。三年前有一 次开会相遇,他说他现在还常常为人开药方!

    这些现象要如何解释才好呢?注意,至少并存着三个现象:国内合法行医的中医人数大减; 欧美行医的中医人数大增;以及国内不合法行医的中医为数不少。这些并存的现象彼此矛 盾,随便找一个理由也许可以对付其一,却对付不了其二。比如上引“民族虚无主义”,名头 很大,可是万一遇到不怕吓的,非要追问,不免破绽立见了。

    另外的解释也怪。比如有报道引用一位专家的意见,“从上世纪80年代把医药推向市场后, 中医基本上就已经活不了了”。为什么呢?据说西医可以靠昂贵设备的检查费赚钱,中医成 本低廉,所以就不行了。可是既然号称“市场”,除了卖家总还有买家呀。西医收费贵,难道 不正好给取费低廉的中医一个市场机会吗?我们难道不是看到,恰恰是欧美医疗收费更加昂 贵,才给中医中药“腾出”了一个市场?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市场”才有力量淘汰中医的呢?

    说“西医主控了国家医疗体制”,听起来也似是而非。欧美的医疗体制难道不更是由西医主控 的?——那里的西医可真的就是“惟一的主流”!为什么同样也是由西医主控,欧美国家倒没 有阻挡得住中医的增长,但是在发明了中医中药的中国——一个由现行宪法条款明确要“中 西医并重”的国家——至少合法的中医却江河日下呢?

    看来,还是要到所谓“国家医疗体制”里去寻找答案。欧洲的情形我没有直接的观察,从资料 上看,那里的医疗体制至少容许中医的合法活动。在美国,中医合法行医并不容易,但比之 于一个在中国获得执业资格的西医,中医在美国合法开业的机会要多很多。是的,那里并不 把“中医”当正规医生对待,所谓“看病叫咨询,中药为保健”很普遍。不过,只要患者认为你 的中医中药能解决问题,凭本事合法谋生的机会之门还是对中医开放的。

    比较而言,针灸在美国的地位要更高一点——据说与尼克松访华期间一位随从享受过一次神 奇的中国针灸功夫有关——目前绝大多数州都有承认针灸师资格的法规,合乎条件的就公开 执业。我在洛杉矶念书的时候,知道不少国内出来的中医就是先取得针灸师执照,然后在行 医过程中提供“咨询”和“保健品”综合服务。美国的医生协会(西医是也)当然不容卧榻之旁 他人喘息,闹过不少纠纷,但他们的司法体系怎样看也给中医提供了合法生存的空间。

    反观国内医疗体制,合法行医资格的门槛似乎要高得多。比如历来中华医师的培养都靠师傅 带徒弟。但是在今天,就算你的师傅是李时珍,也难以获得合法执业的机会。我国《医生执 业法》规定了医生必须经过正规医学院毕业,而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办法都是国家体制 的组成部分。章琪文中提到,中医泰斗吕炳奎为校长的民办“光明中医学院”培养出来的中医 人才“多数拿不到行医证”,从而无从合法行医。这说明,高度垄断、不当管制的国家医疗体 制才是中医萎缩的原因。

    要是在合法执业行医之外,还有一个类似“咨询和保健”的空间,那么中医执业的实质性门槛 也许可以有所降低。但是我们这里,合法执业之外,只有泾渭分明的、有待打击的“非法行 医”。国家当然要打击危害人民健康生命的行为,但是一切无害的或专家认为“不科学”但患 者认为有用的行医活动,是不是也应该有一点弹性的空间?实际上,行医门槛高得脱离了社 会实际,恰恰是“非法行医”普遍发生的一个原因。

    这套国家高度垄断的医疗体制,只有在本身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才不至于造成中医的减少和 萎缩。最明显的例证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赤脚医生”。与许多流行的解读不同,我把赤 脚医生的盛行,看作是降低合法行医门槛的举措——当年一起下乡的不到初中毕业的同学, 仅仅在农场场部医院受不到一星期的训练,就“一把草、一根针”地上岗行医了。其实他们拿 的是伟大领袖颁发的行医执照。赤脚医生对提高中国数亿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功莫大焉,但 他们并不是“国家医疗体制”的成果。相反,正是在国家体制被破坏得几乎荡然无存的条件 下,赤脚医生才得以大规模发展。无须奇怪,等到国家体制恢复了正常,合法行医的门槛重 新提高之后,“赤脚医生”就退出了舞台。

    无意冒犯他人。不过我只是以为,如果政府真的听从了张教授的建言——让中医退出国家医 疗体制,只要无害就允许民间生存——其结果可不是他认定“不科学的”中医的衰亡。我们倒 更有理由推断,那才是中医在本土兴盛起来的天赐良机。

    (原载《经济观察报》2006年10月30日)

    作者简介: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前任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配图:肖建华书法作品 | 苏轼〔宋代《於潜僧绿筠轩》,50✖️50,待售(可直接联系171639398@qq.com

    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周其仁作品

    知识才是最好的医疗

    毛进军:香港中医学经典重传承的精神值得学习

    由病入道,全息世界下的健康观

    一念沉浮,十年乃字——一位中医人士经历新冠之后的思考

    矽谷随笔|世纪瘟疫下的守护

    慈播助童十三载,觅得民间良方治顽疾

    医生只是辅助,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

    大医至爱:张兴儒的公益哲学

    慈播助童十三载,觅得民间良方治顽疾

    【专栏】| Conlumists >微公益 | MicroCharity

    赞助稿酬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一白, 武汉报道,2023-05-18

    题记:2023年4月24日,一家115年历史、有158个国药准字号产品的中药企业紫光辰济药业被一家日本企业“津村”全资收购,花费仅2.5亿元人民币。据媒体报道,这已经不是津村第一次收购中国中药企业,2021年4月,津村还全资收购了中药饮片企业天津盛实百草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花费12亿元。

    中药,在日本被称为“汉方药”,日本津村是汉方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津村如今商业化产品占据日本汉方药市场80%的企业,汉方药的药材有80%左右要从中国进口。作为中药的发源地,中国一直是日本汉方药的主要出口地。始于中国的国外药在中国产,又在中国卖。

    现在,津村药业已经成了日本最大的中药企业,也是中国中药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而像日本津村药业这样的外资中药企业,也并不是个例。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祖传药方,但源于医疗领域的信息不对,及一部分国人对传统中医药的偏见等诸多原因,需要它们的人无缘遇到。也有不少西医没治好的患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它们,获得了生机。慈播爱心协会资助的彝族女童可能是位幸运儿,虽然个中也颇多曲折。

    7岁时小尼扎遇见了慈播,家境贫寒的她得以入学堂;12岁时她曾因病一蹶不振,慈播遍访名医,直到遇见传承百年的民间中药膏方,她的人生终于迎来了曙光。“真的真的很感谢帮助过我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那我现在,说实在的,估计坟头草都长三丈高了。”现年20岁的比曲莫尼扎回首往事,不禁哽咽。

    大凉山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是大雪山的支脉。海拔2000∼3500公尺,个别高峰近4000公尺,是“著名”的贫困山区。2014年精准识别之初,凉山州美姑全县共识别272个贫困村、10.13万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39.79%,贫困村数居全省第三、全州第一。2010年,刚步入学龄的小尼扎还是大凉山的一个懵懂孩童。当时的大凉山交通十分不便,学校更是稀少。这片山里,家家户户都有好几个孩子。虽然2008年9月开始,我国已经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但对于仅靠自家几亩薄田“刨食”的山里人家而言,每个孩子上学每月所需的百来块的住宿费和生活费等,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家里纵然稍有点余钱,也会优先供男孩上学,女孩则留在家里帮忙干活。幸运的是,小尼扎得到了慈播“女童班项目”的资助,得以进入洛谷乡中心学校(现已改为布托中学第三校区,编者注)读书识字。女童班孩子上学所有的书费、班费、伙食费、住宿费等都由慈播包了。

    尼扎在家排行老五,下面还有个弟弟。只有她和哥哥、弟弟上过学。她的父母靠着五六亩地里种的玉米、土豆、苦荞养活一家八口。遇到年成好,才能养上一两头猪改善生活。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小尼扎遭遇了不常见的慢性骨髓炎。疾病犹如一只无形的魔爪,紧紧地缠绕着她的身体。小学五年级时尼扎不小心轻轻跌了一跤,骨头竟然断了。

    “父亲和哥哥(当时)带我去医院,医生用粗针抽脓血去化验,才知道是慢性骨髓炎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后来在当地医院做了两次病灶清除术,每次手术就顶个十来个月就又复发。虽然有医保报销一部分,但自费部分也花了七八万,借的这些钱至今还没还完。家里人当时已经有点死心了,觉得就是治疗了还是一样会复发,就放着。”尼扎回忆当时绝望的处境。当慈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又给尼扎资助了医疗费用,带她去华西医院治疗。

    2018年开始做了病灶清除;

    2019年骨搬运手术,后来拆了支架;

    2020年骨头又断开,再一次在华西医院做了钢板内固定手术;

    2022年4月骨髓炎复发……

    每次做完手术就顶个九个月十个月就又复发了。华西医院的医生也有尝试过给中药治疗方案,但也不管用。医生都表示治不了。慈播资助的十几万治疗费用又花光了。尼扎回忆道:“因为治疗治的太久了,手术做的也多,花的钱也多,治的我有点心灰意冷。当时确实有想不开的时候。我跟章预叔叔说,我觉得肯定治不好了,也觉得没什么希望,心里面也很不得劲儿。有跟他讲过这种心里话,就是……已经到了想去死的地步。章预叔叔一直很耐心的开导我。我也是记下心来,想着有那么多人支持我,资助我,自己也要坚持下去!”

    章预是慈播的创始人之一。在慈播女童二班的学生毕业时,他去凉山看望孩子们,后来才从孩子们给他的信中才了解到女童一班的尼扎因病留级到了二班。章预介绍道:“当时她的病情尚可,所以她到西昌读了不到一年的初中。随后病情再度复发,在她小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慈播才介入她的医疗援助。从2018年9月到现在,先是在成都华西医院骨科做了截骨疗法,但取掉固定支架后,骨头马上就断了。那时我们才对这个病做了更深入的了解。骨髓炎很难治,中医上称之为‘骨不连’。但当时华西骨科医生认为内置个钢板固定,时间久了自然就长好了。而且小孩还年轻应该可以恢复的更好。后来,我们在网上搜索到了湖北夏大中医院的介绍,建议她去武汉治疗。但当时孩子和孩子家人都愿意选择西医。事后再次证明:西医治不好这个病。2022年她病情再次复发。这一次非常严重,属于急性发作,西昌的医院都已经拒绝接收她入院了。”

    此时,慈播的爱心人士继续出手相助。经过一段“抗生素联合用药+中医外敷用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以感染控制后,尼扎来到武汉的夏氏中医院做最后的治疗。章预说:“一开始当然没有那么明确选择中医治疗方案。但西医骨科治疗失败后,我们开始全面搜索治疗方案、案例,于是找到了夏氏医院(大中、小中医院)。他们有祖传的针对骨髓炎的良药、良方。当然也可能还有⺠间的其他的⼀些治疗方法,比如在最后一次急性发作期,我们也是听从了一位老中医的治疗方案,予以控制的。但夏氏疗法是治愈病人网评最好的一家,也是我们迄今为止了解到的唯⼀能治愈骨髓炎的医院。”

    “章叔叔跟我说,这是最后的希望,实在不行只能截肢了”,尼扎在去年八月下旬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到武汉。她回忆起长途跋涉求医的经历:“我一个人从布拖出发,先到西昌坐火车到云南,再从云南转车到武汉,坐的火车卧铺去的,路上一共走了大概30个小时吧。”她先去了位于武昌的夏大中医院治疗。到年底可以拆钢板的时候,不巧新冠管制政策突然放开,夏大中医院被征用,她只好转去湖北省中医院拆除钢板。春节后,做完手术拆线。然后,尼扎转到位于汉口的夏小中医院治疗。

    “⻣髓炎这个病可能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已经越来越少听说了,算是一个少见病。而大部分现代人又都不大愿意相信中医,就像尼扎,她在华西治疗后,一拆支架骨头就断裂了。但她和家人当时也不愿相信中医,还是选择西医的治疗方案,二次手术植入钢板。或许是因为有异物植入,人体多多少少会有排异反应,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骨髓炎再次爆发,这时她才考虑试试中医”,章预提起个中曲折,不由感叹:“再加上夏氏中药也蛮贵的,治疗周期又长,所以真正的受众面就更小了。这也是目前祖传中医传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我们如何将这样的中医遗产传承好,发扬好,让患者能对接到这样的好中医,值得思考和努力。”

    章预告诉JM,截至目前,尼扎的武汉治疗花了6万多元。从治疗效果看,非常理想。近5个月的治疗,孩子已经拆除了钢板,骨髓炎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虽然还不敢说完全不会再复发,但她自己目前感觉良好。中药还在继续吃,还需要长期吃几个疗程。一个疗程3个月,每个疗程药费大概12000元。

    夏小中医院院长夏文沙认为,很多人不是因病致穷,而是因为没有选择正确治疗方案,多次治疗不愈而因病致贫。“比曲莫尼扎的情况与大部分骨髓炎的患者类似,在全国广泛存在。一是因为手术量大,避免不了感染。二是至今为止,骨外科对感染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他提及曾经遇到的一个两岁的骨髓炎患者,父母宁可给孩子截肢也没有考虑尝试夏氏的中医治疗方案,让人无比痛心。

    “在见到(尼扎)小姑娘之前,(我)有跟她网络联系过。她对治疗基本丧失信心,并且对中医药不信任。这些我都非常理解。之前的治疗,对于她来说,都是正向的。虽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治疗优势,但是也对减缓病情的发展有益。我的诊断很简单:结合致病因,以及前期治疗过程,依据中医外科诊断标准和多年临床的经验,可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案采用我们夏氏中医外科六代百年的完整治疗方案:外敷内服。外敷——通过透皮给药吸收,层层渗透入骨,起到灭菌、祛腐、生肌功效;内服——提升机体正气,抵御外邪。”夏院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JM介绍了尼扎的治疗方案。

    据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的公开信息,骨炎灵膏药是夏氏家族在白降丹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祖传秘方。这种膏药对治疗骨髓炎、骨结核、骨坏死、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等骨科疑难重症具有奇特的疗效。

    中医不能治病,只能保健,中医很便宜”可能是不少人的看法。对此,夏文沙院长有不同的观点。他斩钉截铁的对JM说:“中医能治病!要让做中医的能赚钱(合理的利润),中医才能被传承和发扬。”笔者也非常赞同夏院长的观点,可能大部分人认为草药可能很便宜,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考验的正是中医医师的医术。医术高明的医生就应该得到合理的回报,这才是正向激励。大众长期误解的事情,不止在中医领域有,在西医领域亦如是。

    尼扎即将进入第二个疗程的治疗。八年寒暑,几度春秋,她已被反反复复的治疗治怕了。虽然她有点担心像以前一样复发,但心态还是很乐观:“感觉一个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出现了一道曙光,觉得我的人生还有希望!”因为行动不便利,尼扎2020年从川兴中学初中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JM问她未来有什么打算?尼扎说,暂时还没有头绪。平时就和村里的婶婶们研究彝族的民族服装。纯手工的民族衣服真的很赞,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

    后记:

    回看尼扎曲折求医的这些年,也许早年是因为山区信息闭塞,无法获得有效的医疗信息、遇不到好的治疗方案;后期是因自身对中医的成见耽搁了不少时日。但笔者疑惑:为何尼扎求医过的公立医院的医生不知道民间这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医生难道不应该对自己专科领域的医疗信息了解最全面,至少比非医学背景的慈播的章先生全面么?如果这些医生对民间有效治疗方案略知一二,为何没有推荐只剩截肢一条路的绝望患者去试试呢?这样的境况又是怎样造成的呢?为何像夏氏膏方这样传承百年的膏方仅能在自己医院使用,无法被广泛应用到各地医院临床,造福更多患者呢?障碍何在?

    《世界专利数据库》显示,日本注册了70%以上的中药专利,而中国的专利竟然仅占约0.3%。种种迹象都表明,中药在我国民间或许非常有名,但在商业化和产业化上,我国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国盛证券的统计,国内中成药制造收入规模自2016年高峰的6697亿元连续下滑至2020年的4414亿元,降幅超过34%。中成药制造的利润也从736亿元下滑至619亿元,降幅接近16%。尽管这一数据只包括了中成药,传统的中药原材料市场并未统计在内,但也足够直观地反映出中药在国内的发展面临了瓶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的政策限制了部分中药的使用,另一方面则是一些负面事件给中医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官网显示,陕西紫光辰济药业拥有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口服液剂、糖浆剂等九大剂型15条生产线和158个国药准字号产品,其中国家基本药物44种。日本津村药业表示,通过本次收购,其将获得中国传统药物品牌及生产销售经验,能够增强供应链上的优势,将力争通过中药门店来打开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中国区业务。

    2020年以来,国家对于发展国内中医药产业的决心也是很明确。在政策端,已经连续出台了几份重量级的政策文件。只是这些政策如何落地,何时落地,尚且要拭目以待。

    编辑:一一

    插图: 湘西山间初夏晨雾| JM特约  陈汶 摄影作品(2023)

    延伸阅读:

    为高尚的目标选股

    中医外科:传承与发扬中医的显著优势

    知识才是最好的医疗

    毛进军:香港中医学经典重传承的精神值得学习

    由病入道,全息世界下的健康观

    一念沉浮,十年乃字——一位中医人士经历新冠之后的思考

    矽谷随笔|世纪瘟疫下的守护

    医生只是辅助,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

    大医至爱:张兴儒的公益哲学


    知识才是最好的医疗

    【观点】| Insight

    作者:尤格·布莱克(Jorg Blech),译者:宋亭欢,2021

    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企业提供无意义甚至有害的服务,通常会导致订单减少、工时缩短,乃至公司破产,届时就会到处流传这家企业服务散漫、产品垃圾的言论。但时至今日,上述规律仍不适用于卫生系统。大多数人无法分辨哪些医疗程序是有效的、哪些又是多余的,消费者因此失去抵制可疑疗法的权利。如今,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医学史正逢文化革新的时机,我们应该让医学接受检验,将其变成公共事务。

    而之所以说知识就是最好的医疗,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知识有助于大家了解自己能为保持健康做什么:就医时找一位不一定会开药、但会鼓励你为自己健康负责的医生。这听起来简单,却也经过了专家的一再证实: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健康的最好途径。如果从今天起就开始戒烟,那你为自己健康做出的贡献就大于生物医学所能提供的;每天运动30分钟加上均衡饮食,就是预防重大疾病的最佳对策。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每日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记忆力衰退、抑郁症、糖尿病、肥胖症及一般致死疾病的风险”,甚至也能降低癌症(例如乳腺癌和大肠癌)风险。这条法则适用于所有年龄群体,因此任何时候开始运动都不算晚:以65岁以上女性为例,经常运动的女性骨折概率就比不运动的低;而每天散步3千米的老年男性也比只走1.5千米的更长寿。好的医生会提醒我们为自己的健康添砖加瓦。

    另一方面,知识也能使你变成明智的消费者,可以将泛滥成风的医疗系统驶人经济有效的正确轨道中。目前,投保人被强行提供效果不大甚至无效的医疗服务,因而导致医疗卫生行业中的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损失高达数十亿。

    但也有人认为患者才是导致卫生系统浪费现象的元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指出投保人就医次数过多、要求过高:他们支付了数额可观的保险费,因此即使只是出现小毛小病,也会要求医生开药和治疗。为了制止这种行为,有人建议就医者应承担更多的医疗费用。如果需要自掏腰包,他们可能会多考虑一下是否真的需要就医。出于这种考量,德国引人了新制度,就医者需支付每季度10欧元的诊疗费。

    但事实上,这种医疗税破坏了互助原则,使真正的患者深受其害。许多人甚至为此放弃必要的治疗,反而是那些不在乎诊疗费的人继续蒙受现代庸医的哄骗。因此,自费和加收费用都无法改变现状。大众需要真实可靠的信息,了解医疗的不确定性,这才是防范可疑疗法的最好方式。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当瑞士提切诺州居民得知多余的子宫切除术比例后,手术频率降低了30%。

    从医生到商人

    截至目前,在许多国家(包括德国)中,医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民需要哪些医疗程序。而给大众分配多余的医疗程序,并不仅仅出于经济利益。尤金·布鲁勒就指出,尝试无效程序也与医生不加批判、骄傲自满的痴心妄想有关。1919年,这位来自苏黎世的精神科医生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医疗界自以为是的思维及其克服方法》,指出医生使用违背最新知识的旧疗法,并用患者难以实现的期望为之辩解:“此外,就医者一时的迫切需求也使医生很难说明自己对此无能为力或是劝告就医者不要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浪费时间和金钱。”

    当医生用激光在患者心脏上钻洞或需要进一步扩充血管时,其理由已经不再是医疗使大众更健康,而是这样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用糖溶液给听力下降的患者冲洗耳朵时,所遵循的正是这种“希望法则”。按照这种想法,不管是什么程序都有据可循,尤其是这还关系到医生的收人。因此医疗被最大化地利用起来:在德国,新一代医生的用药和医疗程序支出比上一代增长了20倍有余。几十年来,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保险投保人都需交纳越来越多的费用,总数额高达数十亿,但国民健康水平却没有持续增长。医疗健康水平并未提高,这样的做法只会削弱国家的经济实力。医疗总体支出是工资附加费用的一部分支出越高,人力越贵。

    期望从业人员因道德感化而缩减医疗产业规模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医生个体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真正的问题出在体制上,因为体制本身正朝着进一步商业化的方向发展。这还导致有些医生像说客一样四处活动:例如德国某个名为大脑联盟协会主席的汉斯·尤根·莫勒教授,就在德国联邦议会卫生委员会中提倡批准阿尔兹海默病药物,而大脑联盟协会正是由该药物的制造商赞助的。莫勒毫不否认这种饱受争议的药物“效果有限”,却还用奇特的论据为之辩解。他认为其他患者,例如癌症患者,也在服用疗效较低的药物,因此阿尔兹海默病药物不应该受到歧视。为了将可疑药物推向大众,莫勒提出的理据并不是药理效果,而是平等原则。

    此外,从个性化健康服务(即与自费患者的生意)也可以佐证从医生到商人的角色转换:首先,医生及其训练有素的团队用医疗所需掩饰无用程序,想法设想地唤起患者的需求。然后,个性化健康服务医生就开始售卖这种医疗废料,还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表示这完全出于患者自己的意愿。乌珀塔尔的内科医生约翰内斯·科博林指出医生之所以选择压下自己对无效疗法的质疑而不是公之于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金钱。而那些医学教授更是与药企、厂商来往甚密,收取巨额佣金,接受免费旅游邀请和学术论文赞助等。科博林认为:“钱款资助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医生压制怀疑,阻碍科学进步。因此这种资助方式虽然确实没有违法,却也不道德。”柏林的内科医生米夏埃尔·德·里德尔也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他指责在德国卫生体系中“不知节制的个人利益、专业性的缺乏、错误的优先权和可耻的谎言等现象已靡然成风”。

    全民健康的七大处方

    不懂医学的普通民众逐渐对医生失去信任。在德国,约85%的居民赞成建立“医生技术监督协会”,还有75%的人希望能获取关于医生和诊所品质的真实信息。我们渴求信息透明化,如今正是向国家和政界主动要求患者(消费者)保护的时机。

    直到今天为止,德国政府几乎只考虑过如何让身为保险支付者的我们填补日益增长的医疗产业支出。而我们想知道:在被强制支付医保费用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回报?如果能将包办一切的医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众健康水平就不会下降,同时资产也会增加,因为多余的医疗程序支出几乎占总支出的30%。

    以下是针对过度治疗的七大处方:

    1. 在我们每年为卫生系统付出的数干亿欧元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用于所谓的效果研究。国家应制定政策,调用干分之一的医疗总支出,聘请独立的研究人员评估医疗效果,将结果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民众。同时,医生也应了解该行业的现状,医学专业课程及进修培训中都应涉及这些研究。
    2. 当政者必须彻底改变卫生系统中的激励机制。如果医生频繁执行的医疗程序正是体系重金奖励的,又怎么能责怪他们呢?在繁忙的工作中,医生还得抽出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应对书面工作,需要填写各种表格、持续关注新规定。他们所能提供给患者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时间,而这部分几乎没有报酬,因此医生呼吁最多的就是要求更多时间。达姆施塔特的执业内科医生贝恩德,弗雷德里希指出:“针对75%的患者,医生只需要进行详细、细致的问诊,就能做出正确诊断。但这会花费太多时间,也不能带来额外收入。
    3. 医疗界从未进行过系统性的质量检查。医生太过频繁地引证脱离临床的工业数据,却不检验自己所执行程序的结果。例如大型脊椎中心每年都要执行几千例手术,却从不追踪记录患者术后的状况;肿瘤科医生也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来佐证昂贵的疗法对患者的实际效果。在医院和大型诊所中,应由独立的医疗研究人员系统性地追踪并询问记录患者术后几年的状况。此后,他们应公开研究结果和统计记录,便于今后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先了解实际利弊。医疗应付诸临床实践,才能证明其是否有用。
    4. 在德国,新疗法通常未经查验就能进入常规医疗程序。尽快让可能更完善的疗法造福大众固然没有错,但技术进步与理性思考并行也不矛盾。只有当新型治疗程序在科学监管下进行了临床研究后,立法者和公立及私立保险才应为此支出大众保费。新想法不应受到压制,但也需经过验证。
    5. 外科程序几乎从未接受过对照研究的检验。现有的少量数据证明了执行对照实验的必要性:在大多数研究中,新程序并不优于旧程序,甚至经常出现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情发展更好的情形。而医生有义务向患者说明这些研究结果,例如在对风湿性磨损的膝关节执行关节镜手术前,医生需向患者说明安慰剂研究结果显示安慰剂手术的效果与真实手术一样。
    6. 在患者的消费者保护方面,还应由外部鉴定和评估医生协会的各种论断。国家应为独立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财政支持,促使他们对各个医学专业协会的指导方针进行评估并公开发表意见,例如公布在网上。这样有助于患者、记者和医生更好地识别可疑疗法。此外,一位骨科教授也提出建设性提议:退休医生可以组织患者咨询会,使惠者能获取另一种意见。
    7. 正如所谓的循证医学支持者所言,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治疗,而是基于科学认知的疗法。当然,针对实际病例的疗法并不能一成不变,但这与理性原则并不矛盾。当医生向患者推荐一种疗法时,应提供有力证据证明这项措施确实有效。

    令人庆幸的是思想开放的学者和医生并不少见。不仅如此,许多事情都已开始转变:弗莱堡大学医院的专家已经在评估药物研究,并将独立研究结果提供给其他医生;不久前,海德堡大学医院德国外科学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也开始探究起外科手术的价值;德国医学文件信息局推行了卫生技术评估,这是医疗程序在进人医保报销名录前需执行的科学评估;汉堡大学附属埃彭多夫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克服巨大阻力提交了针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第一份独立药物指南,位于科隆的德国卫生保健质量和效率研究所终于在不久前开始评估药物疗效,而且是以普通民众都能理解的方式。

    支持这些医疗启蒙者是长久以来对全民健康的最好投资。深人了解医学知识不应再是少数人的特权,所有患者都应获得与医生一样的信息一一如此,我们将成为有史以来从医疗中获益最多的一代人。

    本文节选自 《过度的医疗》Heillose Medizin(2021)

    作者简介:尤格·布莱克,1966年出生,在德国和英国获得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学位,德国最佳医药记者之一。1994年起从事医疗和学术领域的编辑工作,常年关注过度医疗、药物过量等领域的问题,并针对医疗产业做了大量深度报道。、、所著的《疾病发明者》《无耻的药物》等书,均在德国国内引发了关于药物过量的全国性辩论,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并由此促进了人们对“不滥用药物”“提升医疗品质”等问题的重视。

    编辑:Wind

    插图:门中窥安曼 | SQM摄影作品(2023)

    延伸阅读:

    毛进军:香港中医学经典重传承的精神值得学习

    由病入道,全息世界下的健康观

    一念沉浮,十年乃字——一位中医人士经历新冠之后的思考

    矽谷随笔|世纪瘟疫下的守护

    医生只是辅助,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

    陈娅杂谈|断舍离是一种死亡练习

    【专栏】| Conlumists>陈娅杂谈

    赞助稿酬

    JM特约撰稿人 陈娅,武汉, 2023-04-05

    法国小说《优雅的刺猬》里不满12岁的少女帕洛玛是名天才小哲学家,因不愿成为鱼缸中命运已被注定的金鱼,策划着在不久将到来的生日当天自杀,并用“余生”来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像帕洛玛这样选择“自我了断”,或如傅达仁那样选择安乐死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难以预知自己的大限之日,并对余生做妥善安排。日本小说家野坂昭在《萤火虫之墓》里写道: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中国文化对死亡一直是回避和忌讳的态度,生命教育在教育系统里缺失,如庄子那般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毕竟非平常人。“你我皆凡人”,不知老之将至,在余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幻觉中,购置的各类消耗品远超实际所需。

    纪录片《人类地球生活史》为人一生消耗的物资做了个统计:每个人一生要吃掉35吨食物、丢掉8.5吨食品包装材料、喝掉146000加仑的水、使用4239卷厕纸、穿192双鞋,46套衣服;每个人终生大约洗7163次澡,耗费近几十万升水,还要用656块香皂,198瓶洗发液,272瓶体香剂,276管牙膏与78把牙刷,411个扩肤产品,35管发胶,37瓶香水,25瓶指甲油,21支口红,女性还得加上1.1万个卫生巾,此外还会用掉五六瓶防晒霜……

    有些消耗真是生存必须吗?毕业于纽约大学环境科学系的25岁女子劳伦·辛格,自2012年开始“零废弃生活”,坚持素食主义,拒绝任何塑料制品,一切的生活用品几乎都是自己制作。四年来,她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仅仅是以下的一小瓶。大部分人一天产生的垃圾都比这个多。

    图片来源网络

    某类东西在现代被列为必需品,比如电脑。制造一台个人电脑至少需要240公斤的化石燃料、22公斤各类化学物品,消耗1.5吨水。未出厂的电脑所耗的物质总量已经相当于一部汽车,丢弃不用之后如何处理也是一大难题。据统计,每个人一生丢到垃圾掩埋场的垃圾有40吨。

    一个秉持环保生活理念的人,会毫无顾忌的做“购物狂”么?人的一生大概3万多天。时间是资源,金钱也是。当离开这个世界时,带不走的、珍视的、曾属于你而于他人毫无价值的东西,或被后人继承,或被转赠亲朋好友,余下的命运大抵是被动进入循环——通过垃圾桶或旧物回收站。

    历史名人使用过的物件,其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超越了其本身的物质价值,譬如龙袍、皇冠等“文物”。其价值更在于“文”而非“物”。而普通人往生后,大部分衣物不是被烧掉就是被捐掉;能流通和价值几何的旧物件首选是被换成阿堵物,若非是能随着时间增值的艺术品或古董一类,它们能被子孙保留多久都未可知。尤其是在每平米房价动则近十万元的一线城市核心区,多少人家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无用”之物?这些物件所承载的个人情感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淡忘,后代肉身的消亡而消亡。

    何为死亡?消失了的,再也看不到的,不会再遇到的那些。心上亡,谓之忘,永远忘了也就亡了。故此,有人说“真正的死亡是不再有人记得”;也因此,中华文化注重个人生前立言立德。从另一个视角看,身外之物的珍贵在于承载的记忆和时光。睹物思人,“物”从来都不是记忆里最重要的,它只是一味引子而已。

    曾有新闻报道,一位中国艺术家整理过世的母亲积攒的物件办了个展。庞大的数量让人咂舌。无疑,这类个人展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承载着时代和个人双重印记的老物件串起了一位普通中国女性的一生,也映射她所经历的时代变迁,促使观展人反思当下和思考未来。不过,记者有否跟踪展览后续呢?我猜测,若非有博物馆收藏维护,这些物件在达到各自材料的寿命极限后,与人的肉身一样,会还原成最基本的粒子。殊途同归。

    有人认为,消费不仅仅是生存需要,还能满足心理需求,“买买买”是对自己辛劳的奖赏,是“对自己好一点”。其实,很大程度上,人们的消费主义观被潜移默化灌输。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一书中描绘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的情形:在消费者社会中,所谓的“正常生活”是作为消费者的生活,可以在市场上选择商品、获取愉悦的感受和生动的体验。消费者社会的穷人没有能力过上这种“正常生活”,就意味着他是失败的、有缺陷的和不合格的消费者。

    “社会主要要求人们以消费者的能力参与其中,首先依照’消费者’角色需要塑造其成员,并期望他们具有消费的能力和意愿。”(29页)也就是说,社会的重心从生产转移到消费,人们融入社会秩序并获取自己一席之地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这时,“人首先要成为消费者,才能再拥有其他特别的身份”。(33页)这时社会的生产者当然还是继续存在,但是意义和重要性变了。尤其是在“消费主导经济复苏”的共识中,与其说经济增长取决于“国家生产力”,还不如说取决于消费者的热情和活力。与此相应的变化是稳定、持久的职业生涯不再是普遍有效的选择,长期的、有保障的、确定性的工作已经很少见。新的工作总是有期限的或者是兼职的,“灵活”就业这个时髦概念代表的是一场几乎没有任何规则的雇佣和解雇游戏。(34页)鲍曼看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景象。

    因为缺乏个人消费的评估与跟踪系统,也并非人人有自省能力,以整体视角看待自身的行为影响。普通人总会高估自己的消化能力,过度消费,储存超出实际需要的东西。过度消费随之而来的浪费次生了环境污染。根据不同统计数据,全球每年至少浪费掉近30%的食物,全球保存资源浪费了近60%,电能浪费约为2%,工业废弃物约30-50%,建筑废弃物约30-50%。研究显示,如果将食品供应链各环节所产生的浪费都考虑在内,那么与食品浪费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8%~10%。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2021年粮食浪费指数报告》中估计,2019年全球共有9.31亿吨食品被送入了家庭、零售商、餐厅和其他食品服务企业的垃圾桶,占到可供消费者食用的食物总量的17%。报告称,这些被浪费的食物可以装满2300万辆载重量为40吨的卡车,这些卡车首尾相接,可绕地球整整七圈。同时,该报告发现,虽然普遍观念认为“浪费粮食”是高收入国家才会发生的问题,但报告分析显示,几乎每一个受到评估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食品浪费现象,且无论收入水平高低,浪费程度都相当严重。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76亿增加到98亿。食品生产难以跟上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此外,世界上还有大约30亿人无力负担健康的饮食。全球正面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人口增幅是近4年最大的,总的饥饿人口已达到8.21亿人,而疫情可能导致新增1.3亿饥饿人口。但另一方面,据粮农组织《2019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统计,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

    《刺猬的优雅》里,帕洛玛发现了公寓女门房荷妮的小秘密,但荷妮的意外死亡让她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与死亡。今年的清明是中国三年大疫后的第一个清明。许多人在这三年里也同样被迫不断练习面对死亡。

    珍惜食物,有节制的消费,为同类和其他物种留出生存空间。特别是人到中年,身体机能的变化也带来心理的变化,把“断舍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对生命的态度。人的身体好比是一座房子,七八十年的房龄,收纳了远超实际需求的东西。断舍离其实是一种死亡练习。

    作者简介:陈娅,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人。

    英文译文

    编辑:Wind

    插图:院子里的郁金香 | SQM摄影作品(2023)

    延伸阅读:

    陈娅杂谈|从ChatGPT想到创意教育

    从极端天气到粮食危机,农业生物技术能否带来希望

    李开复:我修的死亡学分

    后疫情时代,拿什么来守护我们的孩子

    被“分拆”的环保

    韩国环保印象,小有小的格局

    可持续的现在才是可预见的未来

    与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赛跑

    艺术手法康复大地,以生态教育治疗心灵

    世界岛: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以绿色的方式满足人类需要

    教育说|对未来的想象力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向

    【专栏】| Conlumists>冻石头的书单

    赞助稿酬

    作者:冻石头,上海,2020-09-1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一直在践行这个认识世界的最佳法则。


    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人生,是每一个写作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见字如面,和一个人的相知甚至不必相识。透过文字,你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和作者相见恨晚,心意相通。真正的思想是跨越年代、地域的,当然也跨越了专业。

    任何一门学科说到底都是解决我们现实社会问题而诞生的,随着专业的细分化,学科也逐渐出现更加精细的分支学科。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任何学科都是拿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不只是用于研究,形成理论和学说的。反之,任何问题的解决也不能拘泥于学科的限制,而应该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融会贯通。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除了基因的力量,后天在家庭中习得的思维习惯和深刻影响的世界观价值观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可能更为重要。

    对未来的想象力决定了一个家庭或者说每个家长对于教育的理念和方向。当我们为孩子未来发展方向、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引入时间的维度后,教育就有了急躁和耐心之分,有了短期成绩和长期成果之分,有了表面功夫和扎实根基之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待我们平时讨论的育儿问题非常有意思。

    说到经济学,大家想到的可能是近年来很热门的财商培养,也可能是整天算账的财务工作或者数钱数到手软的银行工作,还可能是钱途无量的投资行业,又或者是一大堆令人生畏的数据、图表和公式。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这么小,谈经济太功利;而有的家长觉得早点灌输经济概念,才不会让孩子吃亏;再或者有的家长希望能给孩子一些宏观概念,让孩子早早能够接受这门学科成为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支撑。

    实际上,经济学无时无刻不在我们每日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学思维也的确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举个例子:很多孩子都很善良,见到街边有人乞讨,大多希望家长能施以援手。我女儿也不例外,每次都会央求我们给她钱。善良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品质,需要呵护,但也需要更加理性的加以运用。

    我们会告诉她,一个人除非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只要有劳动的意识,才值得尊敬,哪怕他/她做的是非常不起眼的工作。一个青壮年两手空空去乞讨,而一位老婆婆依然街边卖白兰花,我们更应该支持老婆婆。

    我们还会告诉她,用欺骗手段来达到博取人们同情的方法不可取,更加不能获得我们的帮助。那些带着残疾孩子出来乞讨的有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值得同情,尤其不能确定这个孩子的残疾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曾经带孩子观察过,乞讨的成年人在没什么人围观扔钱时,就会掐残疾孩子,让他发出凄惨的叫声来吸引更多关注,得逞后露出狡黠的笑容。所幸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如果我们的社会鼓励勤劳,奖励劳动,那么这种自毁尊严而又效率低下的乞讨行为就会逐渐消失。仓廪实而知礼节,毕竟,劳动光荣,为社会创造价值光荣,被别人需求光荣,大家追求的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丰收。

    给一个人钱是有限的,但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更多机会给更多人就业是更大的慈善。我们和孩子说,我们今天给乞讨者的几十元钱,买几顿饭就没有了,救急是管用的,但是不解决长久。如果你能好好读书,培养自己的能力,将来才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帮助更多的人。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给钱不解决根本,能给技术、给资源、给机会,给理念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这些都对我女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析判断问题更加客观理性,对于自己学习的意义和目标也更加明确。

    要培养孩子,先培养自己。如果自己对经济学没有一定的了解,没有看过相应的书,想要和孩子推荐书籍,或者共读讨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检验自己对某些知识或者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的最好方法就是讲给别人听,而且要让对方明白。自己掌握的越好的概念,和孩子传递越有效,因为理解透彻,可以换各种不同表达方式,可以举出各种生动例子,想方设法让他/她明白。

    因此,家长们对自己不设限,才能对孩子不设限。都说学科融合是个大课题,而思维体系的跨跃是终极的自由。当下的教育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主动迎接全球化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趋势

    知识来源于解决生活问题的总结和提升,但是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细化,知识似乎开始远离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孩子整天在学习各种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如果不解决这个疑问,孩子们是不可能真正激发学习的动力。

    我们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拿来考试用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而问题往往是不可预期的复杂体系,不可能去区分到底是哪个专业在起作用。
    掌握知识和真正有实战能力是两码事,众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整个世界的教育趋势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例如英美的课堂上经常有project,让孩子们做项目,从解决小问题开始,逐步过渡到做大课题。芬兰的教育改革更加前沿,开展“基于现象的教学”,又或者叫“主题教学”(即学生以实际生活中的某个话题、某个现象进行跨学科进行教学)。其教改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拥有解决问题核心能力。我想,这是未来教育的大势所趋。

    2.聚焦领导者和沟通者思维

    当领导不同团队协同工作时,有跨界思维就非常重要。要能够理解不同专业的语言,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摆好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路径上的位置,才能让各种难题迎刃而解。如果抱着自己的专业或者立场死守,不断强调自己情况的特殊性,那只会让沟通陷入僵局,让人心生抗拒心理。

    古人说,在其位谋其职。虽然是到这个位置做这些事是很顺理成章,但在其位的人并未必能胜任这份工作。在这点上我更加欣赏西方的文化。那就是当你在团队里没有相应职位,但你能动用影响力来带领大家攻坚克难,那你就已经为你的晋升铺平了道理,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后者的心态更加积极,而这个影响力的前提就是跨界理解能力和跨界领导能力。

    3.具备破题思维

    固执己见是见识不够或者智商不够的表现。对于坐井观天的青蛙来说,如何飞得更高完全是无稽之谈。了解世界越多,了解别人越多,才会有更开放的心态和更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破局往往是要跳出当下的思维框架,打破常规寻求解决方案(think outside the box)。一个学科的难题,也许在另一个学科里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

    家长们的扫盲课

    对于大多数没看过经济学书的家长们,推荐《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家长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从事这个行业,仅仅是为了拓展自己的思维疆界,因此,生动易读的导论式书籍尤为适合。这本书通俗易懂,具有宏观思维,也推荐给初中及以上的孩子拓展经济学知识,客观理性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

    正如大学里讲导论课的往往是业内大咖老师,才能在第一堂课有限的时间里开宗明义,让学生迅速了解该学科的脉络条理,甚至爱上这门学科。

    一本出色的导论书籍,要特别清晰的梳理出这门学科的“知识地图”,让读者能在最短时间里搭建出对这门学科的知识框架,形成对这个学科不带偏颇的认识,将来所接受的有关这门学科的知识可以有条不紊的装入这个框架中,成为宏伟的知识大厦。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首先要传递的是一种思维,一种地道的经济学思维。这其中包含对人性因果规律的探索,经济学中既包含对数据的科学研究,更需要加入对人和事的考量,而后者是更加复杂和灵活多变的。

    其次薛兆丰能把复杂、枯燥的经济学原理简单生动说明白,从直白简单的案例出发,扫盲经济学概念;还有大量精彩的经典的经济学故事和法律经济学案例;并且系统梳理经济学人的理论贡献。

    对教育的启示

    1.美好愿望不一定带来美好结果,事与愿符还是事与愿违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人们往往强调自己做事情拥有美好的愿望,但是美好的愿望不一定带来美好结果。这是一种很淳朴的想法,而在现实世界里往往并不是这样运行的。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为此大家都很努力。但是这个美好的愿望是否一定都能带来美好的结果呢?答案是否定的。

    当下很多家长认为紧跟社会潮流,迎合各种需求来培养孩子是积极适应社会,也是对孩子的未来有个交代。因此,把孩子所有的时间全部用课内功课和课外补习填满,这样做短时间内可能感觉功课考的很不错,尤其是在初中及以下的孩子身上效果貌似很显著。但这样,孩子会失去自我思考、决定、试错、修正、自省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遇到问题的复杂,必然会逐渐感受到自己能力的不足。而且,这样的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甚至厌倦或反抗学习,等到高中或大学,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力不再那么强大的时候,孩子很容易迷失、失重、甚至抑郁。而这些问题一旦出现,纠正的难度是非常大。

    好的经济学思维不追求某种单一维度的最大化,它追求的永远是在各种选项中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平衡。我们要从各种可能的选项入手,不仅要把当下能看见的成绩和排名作为选项,更要把看不见的抗挫折能力、好奇心、韧劲、梦想、幸福感、成就感这些看似虚无,实则对孩子的未来起到关键作用的要素作为选项纳入考量。

    2.对未来的想象力决定了教育的理念和方向

    欧文·费雪:投资就是时间上的平衡消

    我们追求的不是一刹那的最高幸福,我们要追求的是幸福总量的最大化。

    我们从时间的维度来看问题,拿今天和未来做个比较。想象力很重要,我们能够把未来的收益想得多清楚、想得多具体、想得多大,我们今天所做的投资、所做的牺牲、所做的改变就能有多大。教育和医学都是如此。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心理强大、充满好奇心和上进心、会思考、自律又快乐的孩子,那么我们所花费的主要精力就是陪伴孩子探索自然、接触社会、了解世界,经常探讨内在自我的成长、探讨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世界运行的规律。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有质量的晚年生活,那么我们现在就要过有节制的、有规律的、张弛有度的生活,就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保持与时俱进的年轻心态,就要科学饮食、注重锻炼、顺应自然。

    职业选择更是如此,在现实中有不同收入节奏的职业和人群。下图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收入。社会上有些工作岗位年轻时收入很高,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收入迅速下降,到晚年收入几乎为零。明星、吃青春饭的就属于这种情况。有些工作一直很平稳,变动不大,比如老师、公务员等。还有一些工作需要年轻时积累经验,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为负债的,但随着年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收入稳步提高,甚至超越退休的概念,一直可以做到年纪很大的时候,比如医生、教授、科学家等。

    因此考虑未来职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全维度考虑,而不要只看短期利益,更不能以瞬间收入衡量收入差距。人们应该根据自己对未来的预期,选择那些能够使自己终身收入最大化的职业。这里的收入为泛指,并完全是指经济收入。

    工作是一个复合体,除了经济回报,个人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工作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也是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事的年限,以及持续性投入和产出比都要整体考量。


    注:蓝线:早工作,早受益,低风险,稳收入;红线:大部分收入集中在中青年以前;绿线:大部分收入集中在中青年以后。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贴现率,就是未来价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的打折程度。简单地说,就是钱会贬值,但是贬值的程度与我们对未来的确定程度有关。如果我们对未来很确定,我们很有信心拿到这笔钱,那贴现率就很低,未来的钱就很接近现值。反之,我们对未来很不确定,那贴现率就很高,未来的钱折算成现值就没那么多。

    贴现率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们对未来投资的决策。投资哪一个,取决于我们怎么看未来。

    如果我们对未来看得不是那么远,耐心不是那么足,那么就会多投入应用学科,做短平快的事情。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选择学一门技术,而中国的高校专业设置也基本以理工农医为主。

    反之,如果我们对未来看得远,很有耐心,那么就会多投入基础学科。例如发达国家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就很大,孩子选择经济、法律、人文、社科类的比例较高。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跨越了初期发展阶段,可以看到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国家资金支持的研究方向上也有相应的变化,说明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增强了。

    国家如此,家庭亦是如此。对未来的信心也会影响家庭中孩子对专业的选择,在结合兴趣的基础上,融合对国家、对整个全球经济大趋势的判断。

    对人际关系的启示制度设计

    人类共同面对四大约束:东西不够、时间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因此我们需要信任、合作和竞争。

    1. 人的爱心有限,随着距离拉远而减弱

    我们提倡爱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爱心也极其有限,即使辐射,可能也只辐射了周围的亲人朋友。从这方面来讲,人性是自私的。

    就像近年来流行的“水滴筹”,一开始大家都抱着同情的心理去帮助,后来发现案例太多,凭一己之力根本帮不过来;而且鱼龙混杂,有些案例不诚信,提供了虚假的就诊信息,进一步摧毁了脆弱的诚信体系。不要去抨击人不够善良,这一点是非常符合亚当·斯密的观点,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减弱的。

    每个人的爱心都是有限的,但大家又需要彼此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应运而生,在一定的规矩下,提供陌生人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

    2.人际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在熟人圈子里,因为有约定俗成的做法和基本的信任,因此小圈子可以讲爱心。但是到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市场,尤其是拥有良好秩序的市场才能满足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需求。

    正如亚当·斯密说的:不要搞混了,不要在家庭、朋友圈里斤斤计较,过分讲究市场规则,也不要在市场上强求陌生人表现出不切实际的爱心。

    这个观点推而广之,我们也不难发现小地方讲人情,大城市讲规则;欠发达地区讲人情,发达地区讲规则。

    我在瑞士时,就很神奇的发现我很能理解我的尼日利亚朋友。她们全家移民英国,在家乡人的眼中就是成功人士。每次回乡,都会大包小包给亲戚带礼物,这跟我们的国情何其相似,而英国朋友完全不能理解这种行为。这是文化差异的一种表现。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回家乡陪伴亲戚朋友的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回到城市里也可以享受充满秩序感的现代社会。

    宏观经济学思维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有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层认识,对于摆脱直觉和经验的控制大有裨益,能帮助我们看清大局和远景,对职业对教育的选择就比较从容淡定、不焦虑,也比较不会纠结于小细节。

    了解经济学运行的规律,就会去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对制度的设计增加更多的理解,顺势而为,但不随波逐流,会有自己独立的分析和判断。

    经济生活、经济育儿。一个家庭要有整体经济规划,综合考虑家庭成员的现有收入和预期收入,短期消费和长期消费,孩子的培养目标和路径。每种消费水平都能培养出出色的孩子,投入的经济成本和孩子的教育成效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家庭砸了很多钱补习功课提升分数,到最后反而失望很深。

    给孩子们看的经济学书

    德国作家乌瑞克·莫切乌利西创作的经济学启蒙绘本《当动物有钱了》,向孩子们展现了货币是如何流通的。

    儿童财商培养系列绘本共含8本书,《约翰的第一笔收入》讲述约翰通过自己挣钱知道了父母挣钱的艰辛;《滴滴答答的水龙头》通过去交费懂得了节约不但可以减少家庭支出,还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凯旋国的交换节》讲述的是物品不但可以买卖,还可以双方直接交换,更能多方间接交换;《丫丫的团购经历》讲述讨价还价也是有方法的;《母亲节的礼物》告诉我们商家的促销手段,让我们能坚持自我需求而不贪图蝇头小利;《佐佐木的记账本》讲述记账能使收支清晰明了,还能改掉乱花钱的坏毛病,可以让孩子们试试做做;《神奇的银行卡》讲述银行卡知识,还有存款利率,利息等;《爱因斯坦的股票》讲述股票知识,并且告诉我们生活中既要扛得住压力,又不能太贪心。

    《小狗钱钱》讲述12岁的女孩吉娅偶然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小狗,取名钱钱,没想到钱钱是个理财高手。在钱钱的帮助下,吉娅第一次明确了自己的梦想,开始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最终学会理财知识,实现梦想的故事。还有《小狗钱钱(全彩漫画版 套装1-3册)》适合少儿阅读。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通过王二的视角,把中国重大的经济问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有趣故事,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我们。

    《富爸爸穷爸爸》是“百万富翁的教授”罗伯特·清崎和致力于少年教育事业的莎伦.莱希特,为孩子们撰写的一本生动通俗的理财书。该书不仅讲述了罗伯特.清崎的传奇人生,还告诉小读者在当今社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像富人一样的选择。《富爸爸穷爸爸少儿彩图版》附加丰富的彩图,让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少儿阅读。

    《Talking to My Daughter About the Economy》是希腊经济学家,希腊前经济部长Yanis Varoufakis写给女儿的畅销经济学入门书,可惜没有中文版,有兴趣可以买英文版。Yanis Varoufakis用一些孩子们熟知的故事人物,从俄狄浦斯(Oedipus)和浮士德(Faust)到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和黑客帝国的母体(The Matrix),来回答女儿Xenia提出的疑问,用经济学来解释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以此来理解为何经济学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现象。

    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可以很钻研,很成功,但要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要理解生命体的运转规律,还需要学习另外一种智慧。一个人要永葆年轻心态,就要坚持学习,不断融合新的知识新的想法,随时颠覆自己思维习惯。

    有些书即使稍微深一些,但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一小部分内容就可以讨论一下,结合社会现象,这样孩子会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接地气的事情,也会增加很多思辨能力。所以家长读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自己知道得多,思考得多,和孩子的交流多且深入,那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当一件事情成为习惯,就既不难也不累了。

    (本文首发于作者同名公众号,略有删减,获作者授权转发)

    作者简介:冻石头,来自厦门,扎根上海。上海医科大学本科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访问学者。资深医药人,资深妈妈,业余师承名医研习中医。热爱阅读和旅游,致力于心身同调的家长教育、科普和组织真实世界的职业体验活动。

    头图摄影:张永康

    转载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冻石头的书单|父母的心理学书籍

    冻石头的书单|拥抱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书单

    家长们的书单(2)– 父母指导

    教育说 | 让孩子自我发现

    教育说 | 好的学习习惯照亮孩子的一生

    教育说|杨叔子: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 “制器”

    教育说|教育改革需正本清源,把“高”字还给真正的高校

    【专栏】| Columnists>预立有所思

    赞助稿酬

    JM特约撰稿人 预立,上海, 2023-04-03

    每到两会期间,就会有很多社会问题被热议,最近对学制问题,网上议论也不少。有的人呼吁我国的义务教育应该普及到高中,以提高全民素质;认为现在中考的强行分流剥夺了孩子们未来高考的机会,进入职业学校就是混日子。也有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现在我国高校培养出一大堆无用“人才”,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于是迫不得已考研,研究生毕业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只好继续读博,最后博士毕业又去考公务员,有的甚至去送快递,做个小买卖。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全面限制高校的招生数量,大部分学生就应该在中考时予以分流,进行更实用的、专业性的职业教育。

    那么,我国现在到底要不要培养大量的高学历的公民,以提高全民素质呢?笔者认为确实没有这个必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公民的文化程度,或者准确点讲就是一个学历,应该是多元、多层次的结构。所谓“多元”就是既要有高层次、高学历的人,也要有中低学历的人;既要有大量的有一定理工科教育背景的人才,同时也需要一定比例从事人文、社会学这些工作和研究的专家学者。这样的社会才会丰富和饱满。不敢想象,如果全社会都是高学历,那么简单劳动的工作谁来做?饭店做个服务员也招个大学生,有意义吗?是不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呢?以笔者亲身经历来看,作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当年全国顶尖的三所理工科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工作中用到多少大学所学的知识呢?如今,笔者同班同学三分之二在国外,从事数学工作的不到四分之一,工作与数学多少还有点关系的大概也就三分之二,其余的几乎完全用不到。

    笔者那个年代人才相对缺乏,情况都是如此。可想而知,现在大学毕业生有多少能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呢?而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呢?

    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全国文盲率80%,农村地区更是超过95%。恰恰是那个时代,大学生才成为了各行各业挑大梁的中坚,尤其是那些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他们虽然与现在比学习条件艰苦的多,但毕业后却是学以致用。

    到了文革期间,高校停招,高考中断。1970-1977年,高校招生实行基层推荐,高校复审的招生办法,培养了一批工农兵大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接近90%的学员只有初中学历,因为他们的初中正值66-69年期间罢课闹革命等的影响,所以基本等于没有学。那个年代的工农兵学生要想真正通过高等教育有所作为是极难的。但是他们当中的一批文科学生,由于多了社会阅历,多了更多人生的思考,所以后来还是出了一些人才。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1978年春,高校招收了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被称为77届,大部分都是在81年夏天毕业,学制3年半),从78年夏天开始全面走上正轨。一直到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约108万人。这二十年,大学招生的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8.5%左右。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78年以后入学,经过10年专业培养的一批学生开始可以充实到高等教育领域里。这期间基本都维持在一个持续的、恢复性增长的状态下。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进入2008年后,教育部表示1999年开始的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扩招比例,但在2009年环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201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本科高校过度扩招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持续长达13年的本科扩招要叫停了。到201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46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高考录取率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10%不到,持续增长到了2013年的75%,最近几年已经更是达到了80%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高校扩招。就像滥发货币一样,钱多了,含金量自然也就下降了。既然没有什么含金量了,那么社会还怎么会相信这样一张“高”字凭证呢?所以要做的就是正本清源,把“高”字还给真正的高校。招生人数必须按照真实需求、按照宏观计划严格控制,必须要搞清楚,高等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从整个社会的知识需求结构来看,高等教育应该以培养三个方面的人作为目标。第一类是今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管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自己站不到一定的高度去教育孩子会误人子弟。现在经常看到一些小学生的作业题、考试题出得很奇葩。笔者学生时代也算是个学霸,真不禁要问一句:出这类题目给小学生做,教学目的是什么?与数学教育推崇的严谨性、严密性要求相符合吗?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我们对初等教学、中等教学所站的高度不够。

    第二类是需要用到高等知识的实施者。比如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公式去进行实际操作的程序员、结构设计师、医师等。这是最大的一个群体。

    第三类是研究型、探索型人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精神和态度,以及做研究的方法,为他们进入高一级学习打下基础。真正进入硕士、博士等学习的人将来是为创新研究、培养高校教师而服务的。

    明确这样的定位后,高校的招生规模就可以大大缩减下来。社会大量需要的是从事专科工作的劳动者。比如学法律的、财会的,就应交给专业学校去培养。以前的专业学院有很多很有成就的学校,比如北京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财会类的有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都是有专业特色和好口碑的学校。这类的学校就应该秉承专和精的特点,而非大而全、大呼隆。

    现在的高校是什么现状呢?是个大学都搞一堆的专业,原来的系都升格到院了,教的却还是这些东西,开设的也还是这些课程。规模越来越大,原本的专业院校现在变成综合性大学了。只要有钱,在政府的推动下,兼并重组也就算顺应潮流。理工科大学也开设了文科性专业。但教学质量、专业传承怎么可能一蹴而就?三流四流甚至“野鸡大学”更是多如牛毛。这就是市场化、产业化思想下的产物。反正你也不求学到什么,无非就是要一个带“高”字的学位证书罢了。至于将来能否学以致用,能否找一份对口的工作,这个学校就管不着了。民办的野草般生长的高校,说难听点,无非就是在卖文凭,学费还收得奇高。

    从家长的心理分析,现在高考录取率这么高,自己的孩子如果将来没有一张“高”字文凭,这脸往哪里搁。所以,明知道没什么用,但人人还是想要这一纸文凭,甚至为了这张文凭,不惜将孩子送出国,钱送给外国人挣,毕竟国外的文凭,一般人不甚了解,也不太会去查阅到底有多少含金量。于是进入恶性循环。这就是现在高等教育的现状。

    如何破题解决呢?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规模上压缩,再来一次全国院系撤并。如果将985大学算为一流大学(39所),除去985的211大学(77所)算作二流大学,一些还够格的算作三流大学,剩下的学校,严格上讲,就应该大量裁撤、分流。他们可以作为专业技能的高等职业学校存在和发展,院系的保留按照有多少在该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学科带头人来衡定,不够标准的就不让招生。

    其次,应严格控制综合类大学的数量,该回归本性的就回归本性。比如,清华就应该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就不要搞什么服装设计专业了。每个省市可以保留一两所综合性大学,比如北京的北大、上海的复旦、浙江的浙大;师范类学校可以是综合性大学;其他学校就应该文理工医,各归其位。

    其三,各高校在额定名额下实行一定的招生自主权。高科考什么?必考只考语数外三门,其他为选考。学生可以选考物理、化学、生物,也可以选考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还可要求加考其他语种的外语,这些考试不分门类,不分文理,自愿选择。比如,学生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地理,也可以选择历史、人文。凭什么历史与地理就一定要组合在一起呢?为公平起见,所有考试全部采用全国统考,统一标准。语数外三门设定每一门的最低分数,比如100分制下,语文必须70分以上,数学必须60分以上,外语必须50分以上,在此基础上看总分。达到分数线(按录取比例定)以后可以进入到各学校的自主招生系统。每个学校可以根据专业要求来看其他科目的考试成绩。最后再进行各学校、各系科的自行加考。

    与此同时,我国的高中教育要改革,小学和初中也需要相应改革。

    高中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未来职业方向的预科学习与加深,对孩子未来的理想、爱好有一个很好的培育。比如,今后要从事工程方向的,那就加深数理化的学习;如果今后打算从医的,那就学习生物、生理、化学、医学常识等。除了职业高中可以加入定向的知识学习,其他的可以多学科选择,以选修方式选课。使高中成为全方位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初步培养的地方。通过高中阶段分类学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明确今后的职业规划。通过2-4年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一门手艺、一项职业技能,也可以为高等教育打下知识基础和确定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像现在的学生,临到高考,连自己今后选什么专业、往哪个方向继续深造都不知道。学生只有有了自己明确的方向,学习才会变成动力,才会是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

    此外,高中阶段的学习可以设置一个容错尝试宽限。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多选,可以更改选课方向,对学习能力强的,学习顺利的可以2年左右学成毕业;而对学习能力不强,或中间想改变方向的,也可以用3-4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样方向选择更自由,学制也多元。正应和了高中年龄阶段思想活跃多变到逐步固化的变化过程。

    实施高中出口端的限流同时,启动初中毕业生的分流措施。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提高全民的基础实用知识的普及教育。中文国学是中华5000年文明文化传承的基础。在初中毕业时应该大大加强学生的中文水平,特别是对古文的学习。笔者近来发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古文篇幅和课时被大大缩减了,语文教学也不太讲究每个字的释义了,导致孩子们对汉语言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弱。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从学生时代植入,植入的根基就在于要培养好古文功底。这样孩子们今后才有能力去自行吸收中华五千年文明瑰宝,才能激发每个人的民族自豪感!当然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和技能也必须掌握。比如,地理历史、法律法规、电脑操作;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基础词汇、基础语法、基础会话也需要掌握;生活中用得到的数理化知识也要在初中毕业前掌握。

    初中的教学目的是传授最作为一名社会人必须应该了解、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换句话说就是常识性的东西。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明确自己喜欢什么,将来想做什么。为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分流创造条件。初中学制可以增加到5年。小学加初中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进入初中阶段,主科增加英语、科学常识(物理化学类基本知识)、地理历史、计算机使用、人文社会(包括法律)等。

    小学的教育目的是: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尝试涉猎不同方向的兴趣爱好。随着全社会物质条件的提升,我国幼儿教育,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这样的条件下,小学学制完全可以压缩,智力条件正常的小孩完全可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加小学4年内完成目前6年的教学内容。小学主科只学语文和数学,英语放到初中去开设。同时加强副科的开设比例。比如音乐、绘画、舞蹈、体能、形体、礼仪、演讲等等。

    相信通过这样的改革,能带来以下的好处:

    1、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忧虑大大减轻。

    2、 青少年进入社会的就业年龄大大提前,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就业年龄提前,可以更早实现经济独立和人格独立。这才是恋爱婚姻的最基本要素。

    3、 大大节约教育资源,利于多地追加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

    4、 更好地构建全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结构。同时打好再学习的基础和能力,为今后工作后有需要继续深造学习创造条件。

    作者简介:预立,六十年代生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毕业于中国科大。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证券投资业务,成为第一代证券从业人员。长期从事证券研究、投资、投行业务;2010后开始从事股权投资业务;后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至今。2005年作为创始人之一,发起组建了民间慈善组织——慈播爱心协会,长期资助大凉山的女童的生活和学习。

    编辑:Wind(0.2)

    插图:埃尔·杰姆斗兽场之二 | SQM摄影作品(2023)

    延伸阅读:

    儿童环保教育项目合伙人, 是你吗?

    教育说|教师职称评定应以四个维度论

    教育说|梁冬:培养孩子在别人身上发现优点的习惯

    教育说|罗翔: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所以我向往勇敢

    教育说 | 让孩子自我发现

    教育说 | 好的学习习惯照亮孩子的一生

    教育说|杨叔子: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 “制器”

    教育说|毛进军:香港中医学经典重传承的精神值得学习

    教育说|徐冰:创造这个基本动力,是艺术的核心,也是人类所有学科的核心

    陈娅杂谈|从ChatGPT想到创意教育

    冻石头的书单|拥抱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书单

    教育说|拒绝内耗,保持好奇

     Page 5 of 28  « First  ... « 3  4  5  6  7 » ...  L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