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四 四月 25th 2024

Interesting Sites

Insider

Archives

创业者一定要懂得管理钱!

【专栏】| 企业教练一席谈(CCT)

作者:林诚光、陈建行

历代兵家一贯主张“三军未发,粮草先行”,这充分说明,金钱及物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创业和行军打仗一样,创业者作为公司的统帅,必须深切领悟这些道理,否则很可能会铩羽而归,甚至全军覆没。

创业者第一个最常犯的通病是低估创业要花的钱,特别是从未有过创业经历,长期在其他公司打工的创业者——他们一直以来都是花别人的钱,往往不清楚运营公司实际上要用多少钱,而且对花钱是否适当缺乏正确的判断。

创业者需要明白,开门做生意,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要花钱的。如果手上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成。所以,“现金为王”才是颠扑不破的硬道理。管理钱及金主是创业者从一开始经营就需要学会的事情。管理好公司的现金,以及在适当的时机从金主那里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将决定创业的成败。现金是什么?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现在就可以动用的金钱”——公司的现金流。

因为,“赢利”并不等于赚到了钱,即使一家公司在会计报表上赢利,也不一定意味着这家公司有足够的现金。如果创业者忽视公司的现金状况,公司就可能跌入负向现金流的陷阱。一旦公司银行账户没有现金维持营运,比如没钱发工资,那公司便可能万劫不复。

“现金为王”是从无数惨痛教训中得来的珍贵道理。现金用完是创业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确保初创企业拥有正向现金流才是维持公司存活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穿越死亡之谷的关键:管理好你的现金流

管理钱和金主是创业情商的“最后一块拼图”。创业者必须牢牢树立“现金为王”的概念,否则企业将可能因为现金流问题濒于倒闭的绝境。而对于金主的管理也意义重大,对企业的发展及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的最终获利都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我们可以为所有初创企业画一条现金流曲线,这条曲线昭示了真正的“死亡之谷”。创业者要懂得管理钱,公司便不会落入无钱可用的生存危机。穿越死亡之谷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快实现正向现金流。

2000 年左右发生的网络泡沫破灭事件,原因正是不少新成立的互联网公司花钱过快,挥霍无度。投资者希望通过股票价格快速上升获利,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在商业模式没有得到验证的情况下,以长期净亏损经营为代价来获得市场份额,最终因资金耗尽而倒闭收场。

事后,很多创业者才明白现金管理的重要性。网络泡沫给他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能等到现金水平跌至谷底时才开始补救,一旦创业者发现公司现金流出现问题,就应该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来使其恢复正常。另外,创业者也要努力寻找可以获利的商业模式,并有效运用手上的现金达到收支平衡。

在这场互联网企业的浩劫之中,只有少数优秀企业如亚马逊、谷歌等生存下来。其中,亚马逊的例子尤其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早在 1994 年,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就预见到全球电子商务市场已经处在即将爆发的前夜。他从华尔街的金融机构辞去副总裁一职,并且搬到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在车库中一手创立了亚马逊公司。以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为名,充分表明了他的雄心壮志——他的愿景是将公司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分析了市场机会后,贝佐斯决定由网上书店开始,以后再加上激光视盘及计算机软硬件等热销产品。

1995 年 7 月,Amazon.com 上线,在最初的两个月中,其商品销往了美国全部的 50 个州及其他 45 个国家,每周的销售额达到 2万美元。1997 年 5 月,亚马逊公司以每股 18 美元的价格于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展开首次公开募股。

亚马逊公司的第一份商业计划书非常与众不同:它并不急切地期望在四到五年内实现大的赢利。这种“缓慢”的增长引起了许多股东的抱怨,他们认为这家企业的业绩增长不够迅速,无法为他们的投资提供合理的回报,甚至无法让公司在竞争中存活。然而,当网络泡沫破裂后,亚马逊公司并没有像其他电子商务公司那样倒下,而是一直生存了下来,并最终成为互联网零售业的超级巨头。究其原因,正是该公司的现金流管理比当时的大多数公司要好。2001 年的第四季度,亚马逊首次实现了赢利:财务报告显示当季营收超过10 亿美元,净利润约 500 万美元。虽然净利润不高,但足以证明贝佐斯非传统的商业模式获得了成功。

根据市场分析员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几乎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亚马逊在近二十年中的净利率都趋近于零!这样的公司通常被认为没什么钱赚,然而亚马逊又凭什么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呢?贝佐斯在 2004 年致股东的信里写道:“衡量亚马逊的最终财务指标,也是长期以来我们最想推动的,是每股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亚马逊模式”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强大的现金流。我们可以想一想,每当人们在网上购买产品,都是即买即付,资金是直接进入亚马逊的银行账户的。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供应商是有账期的,亚马逊并不会立即付钱给它们。所以,尽管亚马逊净利润只有约 500 万,但公司任何时候都拥有流量巨大的正向现金流!

以 2004 年为例,当年亚马逊的销售额大约为 70 亿美元,由于快速的库存周转,当年库存产品所占用的资金只有 4.8 亿美元。而 2004 年亚马逊的固定资产投资总共只有 2.46 亿美元,只占当年销售额的 4%。在利润率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我们假设亚马逊供货商的账期是三个月,上述数据意味着,亚马逊在年初的时候投资了 4.8+2.46=7.26 亿美元以保证其正常运转,由于账期的原因,亚马逊多出了 70÷4 = 17.5 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

什么是自由现金流量 ? 它是指公司不需要靠举债,可以从自身运营中获取的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亚马逊用年初的 7.26 亿美元资金,换来了可自由使用的 17.5 亿美元资金,其资本效率便高达 2.5 倍。正是因为追求自由现金流最大化,亚马逊公司才以惊人的资本效率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从亚马逊的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越来越多。这些正向现金流,大多再投入投资活动当中,主要增加的项目则是固定资产、研发费用、软件及网站发展的相关设备。亚马逊之所以能在购物平台、云计算、电子书等战场取得领先的地位,就是因为提早布局,靠大量资本支出在各方面获得优势,成为市场的先行者。亚马逊的营收成长较竞争对手更快,从 2005 年到 2014年,公司每年都有 20% 以上的营收成长率,这让它在美国市场上成了无可争议的王者。

亚马逊的成功与刚刚我们所提到的“速战速决”并不矛盾。两者获胜的关键不在于速度快慢,而在于供给充足。创业者有了足够的现金流,才会有傲视群雄、睥睨天下的底气。

二、改善现金流的重要武器:股权融资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现金对于初创企业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获得充足的现金呢?

很多企业在扩展业务时会考虑向银行申请贷款。但是这种融资方式除了要偿还本金外,还要负担不小的利息支出。不少创业者因此会考虑以股权融资方式,即出让部分企业股权引进新的股东来进行融资。在股权融资中,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盈利与增长,企业不需要向投资人还本付息,因此对改善公司现金流有很大帮助。

除非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普通创业者如果想在金融资本市场脱颖而出,掘得第一桶金,就要及早学习如何管理金主——支持企业发展的投资人。在这方面,创业者需要了解的问题有很多——什么是投资人,投资人有哪几类,不同投资人有什么分别,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投资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供资金外,投资人还可能可以提供人脉、创业辅导甚至直接业务,在创业路上为创业者提供巨大帮助。

在寻找投资人的过程中,创业者要准备公司的商业计划书,这包括公司和团队简介、执行摘要、营业计划书等,良好的财务记录也是获得投资人投资的重要条件。投资人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迅速知道公司的健康状况:如果公司花钱太快,已经在“死亡之谷”底部,投资人可能会因此而踌躇;反之,如果看到公司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并已经实现正向现金流,投资人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概率就会大得多。

有良好的“管钱”能力的创业者,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信任。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往往需要了解公司的收入、开销预测,以及创业者想募集多少资金。聪明的创业者懂得如何让投资人做出投资决定,以及陪“金主”玩好“估值游戏”,为投资者及创业者本人带来丰厚回报。

在我们所掌握的个案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典型,比如郑浩志的创业个案。

郑浩志于北京的广告界工作多年,累积了很多客户。由于看好行业前景,加之在营销界有一定名气,郑浩志决定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刚开业的时候,公司已经有了一批企业客户。郑浩志每天花很多时间跑业务,营业额不断扩大,员工也很繁忙,生意看上去很不错。

但是郑浩志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认识不深,公司的财务记录也一直很混乱,公司运作 5 年后,最终因为资金周转不灵,现金流出问题而突然倒闭。

郑浩志起初想不通,公司在账面上有如此多的利润,为什么还是以倒闭收场。后来他进行深入了解才发现,原来是由于公司累积的应收账太多,银行现金存款不足,加上公司花费巨额资金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现金流失过快,两相作用,让企业“突然死亡”。

归根究底,这家广告公司的倒闭与老板“管钱”的意识薄弱有关。郑浩志跟大部分创业者犯了相同的错误:第一是不清楚公司的钱花在哪里,是否值得花;第二是将财务管理工作完全假手于公司的会计人员,自己没有对公司的现金流进行有效管控,也没有掌握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这样一来,公司只是账面获利,银行户头却是空空如也(讽刺的是,创业者还满以为公司“有钱”),导致公司现金周转不灵,最终以结业收场。

摘自《创业情商:决定你创业成功的8种关键能力

作者简介:
林诚光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教授及创业中心主任。
陈建行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客座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IMBA客座副教授。

延伸阅读:

当增长的收益主要落入精英之手时,就会导致社会灾难

学习的目的就是赋予我们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有才无德的“商业精英”对社会只会造成伤害

信息时代最大的社会创新恰好是经济价值回归社会价值

社会企业是商业社会的未

行动的方向更清

谁来为你的错误买单?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贡献公益事业更有价值

社会企业调动了那些通常被忘却的资源

教育说|罗翔: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所以我向往勇敢

【观点】| Insight

采写:林蓝,看理想编辑部,2022-09-23

罗翔成为B站普法博主已有两年多,目前有两千四百多万名关注者,视频播放量近七亿。在原本的生活中,他也是一名法律学教授,教书育人多年。

最近,罗翔又多了一个身份——他是本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评委之一。借着这个契机,我们围绕命运、公众表达、教育、阅读等几个话题展开了对话。

在罗翔的话语中,你能强烈感受到他的谦逊。这种特质一方面来自他对命运的尊重,另一方面,或许也可以看作某种自我保护。

无论如何,罗翔都是一位在当下十分珍贵的公共表达者。希望这场对话,能揭开这位表达者背后的一点思考。

命运与本分

看理想:您曾表达过,自己获得现在的成就,只是“被命运点中了而已”。您似乎对“宿命”、“命运”这类观念或者说叙事比较感兴趣,可以分享一下为什么吗?

罗翔:人到了我这个年纪,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感觉。人们说四十不惑,即将迎来五十的我要知天命。在这个过程中,人可能就要认识到一种悖论性的存在。

这个悖论性指的是,我们每个人当然要尽自己的努力去生活,但是这背后始终有一只无形的大手。人生中各种经历让我意识到,人很多时候是非常渺小的,只是一些神秘莫测的力量,把一些渺小的人给高抬起来。人生的悖论性提醒着我,在这种情况下,人要知道自己的本分,不要太过傲慢。

看理想:听起来这像是您确认自己的位置的方式,但您相信“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这种说法吗?

罗翔:我一直秉持着一种悖论性的思考,我从来不认为人可以狂妄到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人又不能够消极到等待天上掉馅饼。我们需要在两者中寻找一种合乎中道的平衡,就是我们相信命运的神秘莫测,同时我们也要相信自己,要尽好自己的本分。

看理想:您认为您的本分是什么呢?

罗翔:我是觉得,人经常停留在对过去的悔恨以及对将来的忧虑之中,而唯一没有做好的,就是尽好当下的责任

所谓的过好当下,不是满足于我们此时此刻的喜好、欲望,而是去做好此时此刻命运赋予你的责任。我的此时此刻,是一个老师,是一个普法的博主,是一个父亲,是一个丈夫,那就做好这些角色。人生有诸多角色,能把此时此刻的角色演好,做好这个角色该做的事情,就已经非常难得。

看理想:您现在也是一个内容从业者,不知道您是否有相似的感觉,对内容创作者来说,表达和交流越来越难了。很多从业者不再愿意“说话”,有时甚至觉得“被误解是表达者的诅咒”。您作为一个长期在输出的人,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罗翔:首先,被误解本身就是人之常态。先不说被他人误解,很多时候你自己都会误解自己,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不真正理解我们自己。

为什么苏格拉底说,人要认识自己?终其一生,我们不都是在学习如何认识我们自己吗?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无法真正地理解我们自己,时常陷入自我误解之中,我们又如何保证别人不会误解你呢?

误解从来都是人之常态,我们要接受这种必然性。同时,很多时候,人跟人的交流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也许能够精准计算出地球跟哈雷彗星下一次相逢在哪个时刻,但是我们很难计算出,对面这个人此时此刻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交流这件事最终还是一种悖论性的思考。首先,我们认为想法、观点是需要去交流的。其次,我们要接受交流一定是会失真的。

我们希望他人能够理解我们,但是因为人的有限性,理解一定是有限的,正如我们自己无法完全理解我们自己,他人也无法理解我们。很多人觉得今天的交流变得更困难,但事实上,在人类的哪个时代交流不困难?也许在一个交流更便捷的时代,互相理解就是会变得更困难,因为交流的便捷性,让你期待交流的顺畅性,但这是不可能的。

看理想:当很多交流失真了之后,会阻碍您做更多的表达吗?或者说,支撑您长期表达的动力是什么?

罗翔:那还是作为人的责任。就是我所说的要尽好当下的本分,演好命运给你的剧本。

人不要把自己期待得太高,当我们希望顺畅地表达,我们是希望能够顺畅地影响他人,但是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你本来就不可能影响太多人。影响你自己,影响你身边亲密的人,都已经很难了。

只是这个职业本身,让你有表达的责任,你把这个责任尽好就可以了。至于在表达的传递过程中有多少失真,它到底产生了多少效果,这个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看理想:您觉得现在您在做的这种公众表达算是普法吗?

罗翔:看你怎么定义普法吧。我始终觉得每个人都会比一般人更看重自己的专业。我个人觉得,法治是一种相对不坏的模式,所以也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微小的努力,让大部分人树立对规则的尊重感,能够意识到在规则中才能享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如果把这个定义为普法,我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普法的从业者,虽然做得不一定好。

勇敢与教育

看理想:如果对比您年轻时的状态,和现在您观察到的一些年轻人的状态,比较大的差异是什么?

罗翔:要说有差异,当然有,要说没有差异,其实也没有,因为在变中永远有不变,在不变中永远有变。

我觉得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一定都有一种意义的追寻感,他们都试图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试图给躁动的青春寻找到意义。在这一点上我想我和现在的年轻人是相似的。但是因为身处的时代不一样,我们那个时代至少在诱惑方面会比今天少很多,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看理想:您曾经在《十三邀》中表达过,“勇敢是一个最高级的词汇”“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为什么您很在意“勇敢”这种品质?您觉得今天的年轻人还有勇气或者说还有条件去“勇敢”吗?

罗翔:一个好的词汇,大家其实都向往。为什么向往呢?因为我们自己匮乏,缺什么就向往什么。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所以我向往勇敢。当然,什么叫做勇敢?不同人有不同的定义,我欣赏的勇敢其实就是对所持信念的坚持

第一,你要找到信念。第二,你要有勇气去坚持信念。今天有很多人是没有前提条件的,他找不到信念。其次,也很难去坚持。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能不能够找到愿意去坚持的东西?当我们找到了,在诸多诱惑中又能不能坚守?人很容易为一些事情所感动,但你的感动是不是只限于一时?是不是时过境迁,这种感动就会消失?

看理想:您保持着某种“师长”的身份已经很多年了,在漫长的授业过程中,您对教育的看法有过改变吗?知识理论可能存在局限性,自身理解更有偏差的可能性,您有过自我怀疑,有过教“错”的担忧吗?

罗翔:肯定有,我时常会觉得自己教错了,因为人就是有限的,尤其是人对知识的追求,在不同的时期,努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我记得麦克尤恩有本小说叫《追日》,写了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一生就是在吃老本的故事。人很容易陷入这样一种情境。

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和学生共同成长。什么叫博士生导师?其实是博士生生出了你这个导师。很多年轻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至少眼光上比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要更尖锐。他们提到的一些问题是你无法回答的,因为你不懂,但这些问题会促使你去研究,于是你自己也提升了。

作为老师的我,时常觉得自己并没有资格去教好一个学生,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一种没有资格的感觉,让我希望自己不要做一个误人子弟的老师。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知识走向对智慧的追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还要和学生一起去追寻智慧。“导师”的“导”,还包含了“道德”的“道”。你要和学生一起去追寻真道、智慧,而不是你垄断了真道。

看理想:您觉得智慧和知识的区别是什么?

罗翔:知识是技巧层面的,智慧更多的是知道你是谁、你的意义、你的笃定。

看理想:听下来感觉您所描述的老师身份是去权威的,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有偏差。您怎么看待权威?

罗翔:人类的交流是会有失真的时候,很明显,我可能让你理解了,但同时又让你误解了(笑)。

一方面我觉得,人类是需要权威的。因为我们所有的知识传承,绝大多数靠的是权威,靠的不是人类的理性,而是权威的教导。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接受权威可能会出错。所以对于权威要保持一种怀疑精神,但这种怀疑不是彻底的怀疑。

这个世界本身不完美

看理想:当下生活中普通人面对着许多无力感,法律在诸多意义上能够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社会秩序,但一定层面上它也不是完全万能的,很多遵纪守法得人也会遭受不公。作为普法人,您会如何看待这种无力感呢?普通人有应对的方式吗?

罗翔:这个问题确实过于宏大,我们可以谈一些对周边事物的看法或立场。

人关于周遭事物的看法,无非有理想主义、虚无主义,还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就是想画一个完美的圆,想方方面面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按照自己的规划进行。但是你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一旦这个泡沫破灭了,很多人就会陷入犬儒,就会陷入虚无。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让心灵适应我们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某种意义上,还是像爱比克泰德所说的,对于可控的事情保持谨慎,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保持乐观。因为人生有太多事是不可控的,我们只能尽责任做好我们可控的事情。这大概就是理想主义和虚无主义中间的立场,乐观的现实主义。

看理想:作为一个学法律的人,您怎么看待整个社会的浮浮沉沉?学法律是否赋予您一些比较独特的视角?

罗翔:法律给我的一个重要的思考维度是,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如果我想在事件中追求完美,那可能会带来更不完美的局面。

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像火山口上的一层薄纱。它可能会瞬间为各种状态所突破,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法治那么重要。

法治承认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它也承认人的内心有幽暗的成分。它知道人类的一些美好设想,都会因为人性本身的幽暗适得其反。法治在这种悖论性的命题中,接受人类理性的不完美,所以它要限制人的权力,它要控制社会,同时要限制社会的权力本身。

对于个体,当你深刻意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那么你也不再纠结于画出完美的圆。但这并不代表理想不存在,还是秉持着乐观的现实主义吧。

悖论与荒谬

看理想:您平时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

罗翔:因为我这个人比较浅,不太深刻,所以读的书比较杂。我会读一些轻松的、纯粹娱乐的、解乏的、打发时间的书。另外,也会读一些让我变得厚重一点的哲学书籍和历史书籍。

看理想:最近有没有哪本书对您的影响或者启发比较大?

罗翔:最近读了很多关于悖论的书,人生中的悖论,人性中的悖论,物理学中的悖论,数学中的悖论,深刻地发现人生就是一个悖论性的存在,会发现很多凭感觉判断的事情,完全是错误的。所以这再次提醒我,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感觉经常会出错。

看理想:如果太相信悖论的话,会不会让您进入到一种不确凿的状态?会不会没有那么容易获得平静?感觉人如果要好好生活,终究得有一些自己确定的信念。

罗翔:关键在于怎么看“悖论”这个词。我们经常会把悖论看成一种矛盾,但是悖论这个词语其实有两种解读,一种是似是而非,一种是似非而是。

“似是而非”就是你觉得对的,其实是不对的。你凭感觉判断筷子在水里是弯着的,但它其实是直的,这叫似是而非。还有一种悖论是“似非而是”,你觉得它不可能,但它就是对的,比如光既是粒子又是波。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的“悖论”是一种似非而是的悖论,那可能会让你更加拥有笃定感。在你认识到你的有限性的情况下,你更能对现实持一种乐观的关注。就像刚才所说的,人既是为命运所选择的,人又要有所而为。这看似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它是一个paradox。

看理想:听说当宝珀理想国文学奖的评审需要在短期内读很多本书,您读书的过程还好吗?

罗翔:我非常感恩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系统地阅读了六、七十本年轻作者的文学作品。从来没有过这种密集的阅读文学作品的时段,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从年轻人的文字中看到了一些共通点。

看理想:作为一位法律教授去当文学奖的评委,也算是跨界,您为此有做什么准备吗?

罗翔:我非常诚惶诚恐,因为跨界本身就代表着没有自知之明,只有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才习惯于跨界(笑)。后来理想国和我说的是,就是希望一个文学的圈外人来参与,所以严格意义上这不叫跨界,我就秉持着圈外人、普通读者的身份来参与这个评选。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首先更多地凭感性阅读,而不是理性。比如这段文字在哪个地方瞬间打动我,打动我的同时让我思考,让我能够从文字中感受到世间的荒谬,但同时又不会为荒谬的虚无所吞噬,又在荒谬中试图和作者一同去寻找秩序。很多阅读体验是非常愉快的,在悲伤的过程中同时给予我希望。

看理想:之前看您在评委论坛上的发言,似乎对现在的青年作家的文学作品有一丝失望,能否多阐释一点您认为缺乏的东西?

罗翔:谈失望,这个词语可能比较重,准确地说我是对我自己失望,因为我试图在这些作品中去深刻地理解世界的荒谬性,并从荒谬性中找到一些答案。但作品本身是文本,文本并不提供准确的答案,它是一个开放性的答案。 如果说有失望,其实更多的是对作品的盼望。没有希望,也谈不上失望。我对失望的理解,可能在很多对谈中有说过,我把失望看成矢志不渝的盼望。我的所有失望,都是希望在作品中看到荒谬的本相。

看理想:您在评委论坛上提过的“虚无和幻灭”,会不会是现在青年普遍的一种情绪状态?您如何理解这种状态?

罗翔:我觉得很多年轻人都会走过这样一条虚无的河流,但终究还是要上岸的,不能够为虚无所吞噬。因为虚无在逻辑上是不自洽的,在经验上是不合适的。

看理想:您对文学最低的期待和最高的期待分别是什么?

罗翔:我对文学最低的期待,至少是要真诚,要真实,不要虚伪,不要矫揉造作,要诚实地叙述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最高的期待,可能就是让我们看到世间的无趣,同时又能带给我们对世间有趣的一种盼望。

看理想:您最近看的这么多部青年文学作品,它们整体来说更偏向哪个方向?

罗翔:可能是一个中间维度,就是我们依然是在路上,依然在寻找。 看理想:您所期待的青年文学,或是更广泛的“青年人的表达”,具有什么特质? 罗翔:青年应该是这个时代最有朝气的一批人,所以我希望能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一种朝气,一种习惯,一种奋斗,一种不妥协,一种坚韧。

协助:理想国
监制:猫爷
图片:冰岛系列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萨其马 摄影作品

延伸阅读:

教育说 | 让孩子自我发现

思想|当退化与疯狂成为潮流,更需要自我否定的勇气

慈善是什么?

当增长的收益主要落入精英之手时,就会导致社会灾难

刘宁荣:学习的目的就是赋予我们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有才无德的“商业精英”对社会只会造成伤害

儿童环保教育

教育说 | 好的学习习惯照亮孩子的一生

高校里的公益创业

太阳朋克:想象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公正世界

【能源与环境】 | Energy & Environment

作者:孔兆森(Joe Coroneo-Seaman),2022-01-24

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什么样?我们如何实现?一场由艺术家和活动家发起的新兴运动“太阳朋克”正在寻找答案。

<p>在太阳朋克设想的未来,新技术将使人类和自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甚至将活的植被融入我们的城市构造中。 图片来源:<a href=

△ 太阳朋克设想的未来,新技术将人类和自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植被融入我们的城市。 图源:Luc Schuiten – Architect

“现在是2050年。地球大部分地方的空气湿润而清新,即便城市里也是如此,这感觉就像在森林中行走,而且很可能也的确如此。空气比工业革命前更清洁。而这要感谢树木,它们无处不在。”眼下来看,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和汤姆·里维特-卡纳克(Tom Rivett-Carnac)在2020年出版的《我们选择的未来》(The Future We Choose)一书中的这些话似乎纯粹是幻想。他们描述的世界与现状如此不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目前有九成人口呼吸的空气不安全。科学家们警告说,人类正在导致气候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全球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化。

在艺术和政治领域兴起的一场被称为“太阳朋克”(Solarpunk)的运动正试图让这样青翠繁茂的世界更接近现实。

A gardener tends to her lot in a solarpunk city. Illustration: Marcel Mosqi

△ 一位园丁在丛林城市中照料她的地块。太阳朋克想象的未来,城市是多样性生物的避风港,充满了野生动植物。
绘图:Marcel Mosqi

太阳朋克设想了一个乐观的未来:人类已经克服了重大的环境和社会危机,并在此过程中创造了一个由清洁能源提供动力、并围绕合作的社会理想组织起来的安全、公正的世界。

它拒绝赛博朋克(cyberpunk)的悲观主义。赛博朋克将未来描绘成一个由企业控制的、环境退化的反乌托邦。正如太阳朋克在线社区集体撰写的一份宣言所述,“当我们的世界充满灾难时,我们需要的是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警告”。

'Solar yurt' by Fernanders Sam. The solarpunk aesthetic embraces both rural and urban settings

△ 工业化畜牧业是当今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与之不同的是,太阳朋克设想的未来,自给自足的小型农场是农村的中心。图源:Fernanders Sam

太阳朋克的概念最初出现在21世纪头十年末期。当时社交媒体平台汤博乐(Tumblr)上的一些艺术家开始分享未来主义绿色城市的图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美学和思潮演变为一种更为强烈的世界愿景,并在此过程中被其他艺术形式所接受,逐渐出现了太阳朋克的文学刊物音乐风格、建筑学运动,甚至角色扮演游戏

这一愿景的核心理念是:人类可以与自然和谐共存。在太阳朋克的世界里,大片土地已被还诸荒野,屋顶花园遍布高科技城市的天际线,垂直农场为居民提供食物。

A visual timeline (left to right) of Shanghai, China, over the course of its century-long transformation into a solarpunk metropolis. Illustration by Luc Schuiten

△ 按从左至右的时间轴,上海在未来一个世纪将转变为一座太阳朋克都市。到2100年,生物技术的进步重塑了这座城市,模糊了自然和人造建筑之间的区别。图源:Luc Schuiten – Architect

负责任地使用技术也是一个突出的主题。太阳能、风能和波浪能已经完全取代化石燃料,广泛使用的3D打印技术使得就地生产变得更加容易,从而出现了富有韧性、自给自足的社区。

Office block, pre-solarpunk retrofit. Dustin Jacobus

△ 太阳朋克鼓励对现有基础设施,如写字楼,进行创造性的再利用。
Office block, early solarpunk era. Ilustration by Dustin Jacobus
△ 未来的写字楼可生产再生能源,通过高架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相连,停车场则被改造成花园。

越来越多的太阳朋克运动中的艺术家和作家还描述了一个对边缘群体,尤其是今天在气候和生态危机中首当其冲的群体,来说公正和安全的世界。《太阳朋克》杂志(Solarpunk Magazine)联合主编布里安娜·卡斯塔尼奥齐(Brianna Castagnozzi)说:“在太阳朋克的未来中,BIPOC(黑人、土著居民和有色人种)以及酷儿群体都是安全的。”

在一个新艺术风格的太阳能朋克城市里,一个女孩凝视着一只鹦鹉从头顶飞过。

绘图:Rita Fei

△ 一位巴西农民在他的农场中采摘食物,一架无人机在半空中给作物浇水。

绘图:J. Queiroz

尽管太阳朋克的设想带有乌托邦和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它试图回答随着气候和生态危机的恶化而涌现出的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挽救什么?真正可持续的文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如何实现?

这些可能都是非常宏大的问题,但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人类面临着如此重大的环境危机,需要转变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艺术有塑造思想意识的力量,正如尼日利亚诗人本·奥克里(Ben Okri)最近所说,对各领域的艺术家们而言,现在正是“将我们的余生投入重塑梦想社会”的时候。

(原文来自中外对话

作者简介:孔兆森,中外对话运营助理。他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两年,拥有爱丁堡大学的汉语和法语双学位。

中文编辑Wind

延伸阅读:

马库斯: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应对水和气候挑战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能效设计与优化

“城市荒野“守护着上海自然乡野

卡米拉的治愈地球日记

再生农业实践|治愈地球

儿童环保教育》专栏

披荆斩棘十二年,李明攀的自然农耕之路

新农人列传|一粒米的前世今生

“耐热”珊瑚能拯救珊瑚礁生态系统吗?

韩国环保印象,小有小的格局

用艺术手法康复大地,以生态教育治疗心灵

郁金香,来年一样芬芳

冰雪节(Winterlude),渥太华今年不太冷

以绿色的方式满足人类需要

时隔40年,中国再次启动土壤普查意义重大

【能源与环境】 | Energy & Environment

作者: 陈能场, 何小霞, 林大松,2022-08-04

在经历40年的高速发展和高强度农业生产之后,中国再次启动土壤普查,试图服务粮食安全和“双碳”目标。

△ 江苏宿迁的农民正在种植甜芋。新一轮全国土壤普查将摸底土壤酸化程度和重金属污染水平等土壤健康指标。 (图片来源: Alamy)

2022年02月1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宣告时隔40年,中国将启动新一轮的土壤普查。调查的准备工作和试点目前已经展开,全部工作将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任本次普查的领导小组组长,农业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凸显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一轮土壤普查也是土壤工作者的心声,早在2005年,就有知名土壤专家在“两会”上呼吁尽快开展新一轮的土壤普查。

在中国经历40年高速度、长期较为粗放的经济发展后的今天,生活质量提高了,但是中国的土壤也经历了重大变化。土壤普查是认识和保护土壤资源的基础,将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中国的土壤调查概况

随着十九世纪末现代土壤学的诞生,人类逐渐认识到陆地乃至近海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依赖于地球表面平均厚度为18厘米的表土。相对于地球6371公里的半径,它简直是比鸡蛋壳还薄的一层物质。但这一层薄薄的物质是地球上生命密度最大的地方,其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和丰度,陆地上约1/4的生命体存在于土壤中。土壤中的各种生物驱动着地球的演化、不断分解地球上的废弃物和排泄物,让人类有粮食、能源,让人类有干净的水和空气。人类也认识到,要形成1厘米的表土需要数百年,而土壤的退化只要短短数十年,前者在人类的寿命尺度之外,而后者在人类的寿命尺度之内,直接影响着当代人的财富和健康。

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土壤普查和两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第一次土壤普查在1959年到1961年间开展,主要了解中国的耕地资源到底有多少、在哪儿,初步建立了一个土壤分类系统,摸清了耕地资源分布与土壤基本性状。

新一轮土壤普查是土壤工作者的心声

对比第一次土壤普查,第二次土壤普查范围更大、更精细。巨大的工作量加上交通、工作条件的限制,让调查过程从1975年持续到1994年,历时整整20年。其中,1975至1978年形成了“二普”的技术规程,完成了3个县的试点;1979到1984年基本完成了“二普”;1985到1994年进行成果汇总。

“二普”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从乡镇级开展调查采样,最终汇总全国。通过这次调查,中国第一次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基本性状等,建立了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并编制了《中国土壤》、《中国土种志》等资料和图件,摸清了中低产田的比例、分布,以及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障碍类型,为改革开放后40多年农业综合开发、耕地开垦、中低产田改造、科学施肥、农业区划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除了以上两次土壤普查之外,中国还分别在2005年和2015年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前者从2005年4月持续至2013年12月,历经9年,实际调查面积达630万平方公里左右,并于2014年公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采样点位污染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物(镉、汞、砷、铜、铅、铬、锌、镍)为主,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有机污染物(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次之。对照“二普”的结果,这些数据表明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给中国的土壤带来较为快速的污染。

△ 一位湖南常德的农民展示受到土壤铝污染影响的柑橘。 (图片来源: Alamy)

2018年完成的“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结果也警示了部分区域存在的土壤污染风险。

虽然有了以上的调查结果,但如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土壤所所长沈仁芳所说:“‘二普’已经过去40多年了,我国耕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变,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壤性质、剖面性状也发生很大变化”。同时,中国人口多、耕地少,为了粮食生产,过多地施用化肥,在占比8%的耕地上,消耗着全世界化肥生产总量的33%。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了土壤快速酸化、板结等问题。因此,众多土壤学家特别是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的土壤学家连续多年呼吁推动第三次土壤普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下简称“南京土壤所”)原所长周健民委员自2005年始,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和耕地保护的提案;沈仁芳曾于2018 年、2021年两次提交相关建议。此外,全国人大代表李爱青、秦光蔚等都曾建议尽快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2010年以来,南京土壤所还以机构身份多次向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提交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建议。

40年来中国土壤的变化

除了上述四次大规模调查,小规模、局部的调查和监测也一直在进行。通过这些调查和监测,我们知道40年来中国土壤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发生了变化:

(1)土壤重金属污染快速加重。以镉为例,在1990年出版的《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中,中国土壤镉的平均含量为0.097mg/kg,非常接近自然背景值。一项2009年的研究指出,当时中国外源镉进入0-20厘米耕层的平均速率约为0.004 mg/kg/yr。按照这个速度,只需50年,土壤中的镉含量就会从背景值跃升至高于当前的中国国家标准上限0.3mg/kg。中国土壤中的镉主要来自因燃煤、冶金等原因进入大气的镉的沉降和动物源有机肥。镉在人体内的生物半衰期很长,且肾和肝是其靶器官。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神通川流域,人们曾因长期食用镉超标大米而患上“痛痛病”。

镉在中国是优先监测和控制的土壤污染物。随着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气十条”)的实施和对含锌养殖饲料添加剂含镉量的严格管理,目前污染源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土壤的快速酸化。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团队2010年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的研究文章发现, 20年间,中国农田土壤pH值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相当于土壤酸度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倍。即使是过去被认为对酸化不敏感的石灰性土壤,其pH值也同样出现了显著下降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土壤酸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该文指出,土壤pH值每下降1个单位通常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中国土壤的快速酸化除了酸雨的影响之外,主要是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化肥投入所导致。

土壤酸化会增加作物对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土壤酸化和土壤快速污染的重叠给中国耕地的粮食卫生安全带来了隐忧。

△ 2016年,湖南长沙开展土壤修复工程,以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 (图片来源: Li Ga / Alamy)

△ 2016年的土壤修复工程期间,湖南永清环保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对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分析。(图片来源: Li Ga / Alamy)

(3)土壤的有机质变化。土壤有机质是耕地地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基于“二普”数据估算的中国农田上世纪80年代20厘米深度有机碳库基本处于每公顷26.6—32.5吨之间,远低于美国农田的平均值每公顷43.7吨欧洲农田的平均值每公顷40.2吨。事实上,30年来,虽然存在地区差异,但由于秸秆还田、免耕少耕技术的推广和绿肥和堆肥的施用,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整体上升趋势,全国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较“二普”时期提高了4.85g/kg,相当于24.49%。与“二普”相比,全国有22 个省(区、市)的耕层有机质平均含量显著上升,尤其以安徽、湖南、广西、四川、贵州5 省(区)较为突出。但由于中国农田土壤的高强度利用,中国当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国外相比仍然偏低。

第三次土壤普查的意义

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均属严重限制型,虽然我们以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人均耕地仅1.3亩,但一部分的产量是以牺牲土壤的健康换来的。经过40年高度集约化的生产,“二普”的数据已经不能反映全面当前土壤质量的情况。此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因此,实施第三次土壤普查是及时的、令人期待的。我们期待第三次土壤普查能够服务两大目标:一、促进土壤的自身健康,实现粮食在质和量上的安全;二、通过促进土壤健康,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助力中国达成“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1)粮食安全方面:

第三次土壤普查的对象为全国耕地、园地(果园、茶园等)、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点调查与食物生产相关的土地,未利用地重点调查与可开垦耕地资源相关的土地,如盐碱地等。针对耕地、园地,普查将检测样本中45项理化指标,此外还将开展土壤动物和微生物调查。

以上45项理化指标几乎涵盖了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和养分指标,将有利地推动土壤改良和土壤健康的构建,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食物健康、农民增收、生态文明,促进乡村振兴,支撑中国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生物固碳方面

土壤构成最大的陆地有机碳库,是目前大气中约8300亿吨碳含量的3倍,和当前每年的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约100亿吨的240倍。因此,土壤碳储存量净增加几个百分点,就代表着巨大的碳汇潜力。有研究估计,全球土壤有机碳封存潜力为每年23.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40%在于保护现有的土壤碳,60%在于重建枯竭的碳库存,这约占全球自然气候解决方案总潜力的25%。

土壤既可以释放二氧化碳和甲烷而成为温室气体的来源,又可以通过土壤有机质固碳而作为碳汇。因此减少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的碳固定对于缓解气候变化的意义重大。因此,在2015巴黎气候大会上,法国提出了“千分之四全球土壤增碳计划”,目标是使40厘米深度内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每年增加千分之四。

中国目前暂未加入“千分之四”倡议。有观点认为是因为中国土壤固碳速率尚不能达到该倡议的目标,仅为其一半。而我们认为,中国土壤类型众多,不同类型土壤的固碳潜力尚需更多研究,这应该是中国目前尚不能启动该计划的一个原因。

中国的耕地质量分为10个等级,1等耕地质量最好,10等最差,根据《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中低等级耕地占2/3以上,耕地质量不高、耕作层变浅、土地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抑制。全国耕地平均有机碳含量低于世界平均值的30%以上,低于欧洲50%以上。中国农田相对较低的有机碳含量,也意味着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很大。

中国土壤固碳已经具备了高层政策框架。就在6月底,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其中六大任务之一是“农田固碳扩容”,十项重大行动之一是以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为重点,增加农田土壤固碳能力的“农田碳汇提升行动”。

第三次土壤普查并没有为土壤固碳能力设定具体目标和明确的任务。但是,其检测指标中包含了土壤有机质和碳酸钙(无机碳)这两个含碳的指标,这将为本次调查中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碳库的核算、土壤固碳潜能的评估,以及推进土壤固碳技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土壤固碳是实现碳中和与土壤健康的双赢解决方案。我们期待,在第三次土壤普查之后,中国能将土壤固碳作为农业固碳减排技术正式纳入官方文件,制定具体目标、明确的任务和行动方案。

(本文转自中外对话

作者简介:
陈能场,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重金属的根-土界面行为,植物叶片的氮素损失,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土壤污染-粮食安全-人体关系链条解析,土壤科学传播。

何小霞,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科研管理和土壤科学传播。

林大松,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发与修复效果评估等方面研究,在19个省46个典型区域开展修复技术筛选、验证与评估。


延伸阅读:

贵州大巴车侧翻事件,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交通事故

【城市】| City

作者:聂日明,上海,2022-09-18

据贵州省三都县公安局消息,9月18日凌晨,贵州黔南州三(都)荔(波)高速(贵阳往荔波方向)三都县段K31处发生一起客车侧翻事故。事发时,车上载有47人。截至今日12时,事故造成27人遇难,20人受伤正在救治。

这次事故发生有很多疑点。

第一,客车侧翻事故发生于凌晨,据微博“中国路网”的报道,准确时间为2时40分许。凌晨时段是红眼时段,驾驶员的精力很难胜任安全驾驶的义务,2018年修订通过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第三十八条规定,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

贵州山多、路险,贵州也是国内执行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最为严格的省区之一。早在2012年,国务院出台文件要求“创造条件积极推行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时,贵州省就直接严格执行了这个政策,要求所有客运车辆2时至5时一律不得运行。从贵阳到交通事故事发地距离为200公里左右,这个时间点在高速公路上本不应该出现长途客车。

第二,9月份以来,贵阳的疫情形势紧张,为了强化疫情防控措施,贵州省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大面积对高速公路收费站进行临时管控,在交通卡口,“逢车必查、逢人必检”,非必需车辆、人员不进不出,城市里大面积实施“临时静态管理”,交通只保障城市基本运行,车辆凭健康码“白名单”通行。

很显然,这时候能从贵阳开出来的车辆,不可能是普通的客运车。据贵阳日报报道,这辆车是贵阳市涉疫人员隔离转运车辆。

为什么要凌晨转运?昨天(17日)下午贵阳市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贵阳市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省市联动指挥部隔离转运组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汪杰称,专项制定了《贵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人员大规模异地转运工作方案》,因为贵阳市已启用的酒店难以完全接收,需要异地运到省内其他市州进行隔离,发布会当时已向市外转运7396人,正在转运2900人。

将高风险人群大规模转运到异地是西安市开的头,为了达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将出现阳性病例的整个小区级别的居民全部转运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地区,以实现所谓的市区的社会面清零。西安开了头以后,2022年以来,杭州、天津、上海等陆续实施过类似的政策。转运具有强制性,转运到异地,隔离条件参差不齐,自然是天怒人怨。

2022年以来,阳性病例和密接者的转运大多数发生在晚上十点以后。选择这个时点是多个因素促成的,一方面转运的安排、协调需要时间,往往是白天统计、安排,到了晚上才有明确的名单和计划,若要立即执行,自然就是晚上。

另一方面,转运车辆的工作人员大多穿白色防护服,特征明显,白天时转运车辆停在小区,会引起居民的议论与传播,所以刻意选在夜间转运,这是避免公众关注的策略。这种策略在全国各城市转运隔离时大规模使用。

贵阳有样学样,只不过搞出一个“大新闻”,一车47个人,死亡27人,还有20个人在救治中。在安全事故分级中,这是“重大事故”(死亡10-30人),仅次于“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

贵阳转运操作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第一,直接违反《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中长途客车不得在2时至5时运营的规定;第二,传闻照片,驾驶员穿着防护服、头戴隔离罩,这必然会造成驾驶员身上不舒服,进而影响驾驶员的专注度,在夜间行车,这两条是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

第三,如果视转运为一种“强制”行为,也就是说居民不是自愿要去异地隔离的,是防疫执法人员强制要求的,那么《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虽然法律规定“情况紧急的除外”,但“紧急情况”一般是指“之后不能执行、之后执行损害公共利益”。如果担忧转运的晚会导致疫情扩散,那么夜间转运会导致安全事故也是担忧之一。很显然,执行部门压根就没想到这一点。

与2020年泉州市欣佳酒店“3·7”房屋坍塌事故相比,贵阳转运客车高速侧翻事故更为恶劣,参与决策的各个环节的负责人违反现行安全管理政策的主观故意更为明显。

首先,长途客车2-5时不得运营,自然不能上高速,所以收费卡口为什么会放客车上高速?其次,客车凌晨在高速上行驶,车载GPS会记录,交通部门会收到信息,为什么交通部门没有制止?再次,执行转运的是防疫部门,《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客运企业不得要求客运驾驶员违反驾驶时间和休息时间等规定驾驶客运车辆”,这锅负责安排转运的防疫部门必须要背。

所以这次事故绝不是一次简单的交通事故。任何一个环节的机关能依法行政,都可以避免这次交通事故。

以贵阳转运涉疫人员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出发,我们会发现2022年以来的疫情防控政策大量出现了类似的事情。比如在长春、上海的静默期间,要求全市人口居家不准出门,为了保证居家隔离的效果,采取了焊死大门或者铁丝网隔离的行为,在主干路上设置路障封堵交通,在小区投掷对人体有害的消毒片,在门急诊就医之前设置核酸或健康码的要求等。

人类社会复杂万分,人们的生活习惯一旦打破而没有充分的救济手段,就会产生灾难,中国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但大规模异地转运隔离政策等限时要求社会面清零带来的乱象,严重的违背了这个原则,贵阳的疫情防控部门无视涉疫人员的人身安全,背离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疫原则。

最近几十年以来,中国建立了基本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每一条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都是血的代价,是用历史教训撰写的要求。贵州一直以来是长途客车夜间行驶治理最为严格的地区,我们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条严格执行的政策,到了涉疫人员转运这里失效了?

顺着这条线追溯,我们可以发现,在一项常规手段无法完成的政策要求之下,贵阳市的疫情防控部门,连续突破违反从中央到贵州、贵阳本地常规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要求,安排在夜间转运涉疫人员。在贵阳这里,疫情防控明显高于其它安全管理政策,这是贵阳转运客车侧翻事故的源头。

我们必须要看到,贵阳转运客车侧翻事故不是孤案,很多城市的疫情防控时,都有大量的违法违规行为,区别仅在于其它城市还没有发生事故。贵阳在夜里转运涉疫人员也不是第一例,但违法违规的事情做多了,总会有一个城市发生事故。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一些地区的疫情防控依然我行我素,不依法行政,那么封堵在家里的居民出现食物危机、就医需要核酸报告导致急救不及时、焊死大门导致火灾无法及时逃生等事情出现也是迟早的事情。

依法治国写入中国宪法,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但贵阳以及一些城市的某些疫情防控明显没有依法行政。疫情防控只能在法律授权的领域内行事,不可以突破其它领域的法律法规的限制。疫情防控不能冲击正常的医院诊疗秩序、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人们的常规工作和生活。一些城市因为疫情防控,其中小学从今年三月开学到现在,只在线下上了不到60天的学。这显然不是“人民至上”之举,必须及时纠正。疫情防控必须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不能以防控为名,冲击其它领域的运行秩序和约束。

作者简介:聂日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与社会政策、转型经济及政治转型研究。近期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财政体制、社保、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延伸阅读:

《抗疫见闻录》

无疫情地区也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法律依据何在?

关于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法律问题

谁给的居委会这么大的权力?

环境影响行为,疫情下的路西法效应

医生只是辅助,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城市】| City

赞助稿酬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 一白,上海,2022.09.19

△ 秋天的蒲公英 |JM特约摄影:XCH

《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 尤佳。 ”

2020年疫情封控期间,我因颈肩综合症复发,寝不能安,没地方做理疗,只有电话求助上海应象中医堂的杨永晓医生。他推荐了一套道家功法——张至顺道长的教学视频。我挑出针对肩颈的几个动作,坚持练了几日,疼痛果然缓解了许多。此后每有复发迹象,我都会“临时抱佛脚”的翻出来练一练。

2022年全城静默管理期间,听闻一位七旬老人因胰腺炎腹痛难忍而跳楼自杀。思及过去这两年多,因封控无法及时就医而耽误病情、忍受痛苦(SH20220412175854),甚至离世的并非孤例,让人不免感叹,血肉之躯有时候并没有想象的强大,甚至可以说是,其实是脆弱的。虽然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如何有尊严的活着和死去,也许每个人都曾有所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生病这个事儿,特别是慢性病,多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部分人却还继续在用健康做交换,以满足各种世俗欲望,或自愿,或情非得已。“一入江湖岁月催”,若非这两年总会无端的多出好几周的“假期”,许多人也少有机会直面最基础的生存需求,以及那些金钱买不到的某些东西,比如,物流紧张时短缺的食物、无病痛的身体。我亦是如此。

某些事的发生几率可能只有千万分之一,若不幸落到自己头上就变成了百分之百。作为无医学背景的普通人,对疾病和机体功能的认知也随着“自我充电”不断发生变化,曾经有一点小问题就会上医院检查换个心安,如今我对“看病难”的应对之策就是:尽量不生病,平时多预防;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曾因一感冒就吃西药,日积月累下来,我的身体对头孢都产生了耐药性,但凡感冒必打点滴才能痊愈。现如今,已连续七年未因感冒吃药和麻烦医生了。自创方法为:早干预早介入,多预防靠自愈。

所谓痛定思痛,经常生病的人大概率都会想从根源上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吧。回顾过往二十多年的感冒历程后,我发现上呼吸道是个人身体防线最薄弱的地带,感冒多因此处破防而起。特别是季节交替时易感风寒,空调温度太低的环境里易着凉。针对此,时时多带上一件衣衫或围巾,对(颈部和身体关节等)易被邪风侵入地带做好保暖,带口罩保持鼻腔温度和湿度。此为预防。

如感风寒,喉咙必定预警,症状轻微,却不能忽视这个时机。此时,应立马用热气鼻熏法改善鼻腔环境,再适当补充维C增强免疫力。一般两三日便会转好。此为“早干预早介入”。

如较重,坚持用此法,一周内自愈。感冒期间调整饮食,清淡为主,给脾胃减负。多喝水和补充维C,增强免疫力把寒逼出体外,多睡觉,养精蓄锐,让免疫细胞集中精力在体内好好战斗。此为“自愈”。

也遇到这么一次,症状既不加重也不减轻,为排除感冒之外的情况,我去医院做了个血常规,打消了疑虑。虽然,医生照例开了好几种感冒药,我也没取——拿了也不会吃,何必浪费。这也算是“久病成医”了。等慢慢身体免疫力提高了,感冒也就越来越少了。

我也曾每到秋冬必犯膝盖水肿(可能是年轻时运动损伤留下的病根)。经过一次针灸,三四年过去了,至今未再犯。这位治好我膝盖的疼痛科医生非主任医师,挂医院普通号就能见到。针灸是他的“独门绝技”,只是其口碑未传到圈外,若非业内的医生朋友指点,我也是断然不知的。果然,只有医生才知道谁是好医生。

如自己能习得《针灸大成》,小小银针和便宜的艾草也能帮助自己和家人缓解和治愈病痛。不过,针灸需要有机会训练,我准备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拿自己练手。平时自己艾灸补补阳气,缓解一二足够,也比较安全。网上各类医学常识、简单的治疗和康复方法的资料也很丰富,但鱼目混珠,需花时间鉴别。能找到靠谱的专业人士推荐书目课程,系统学习自然最好。更多的,可能还需要自己体悟。

西蒙学习法并不能让我这样的医学门外汉掌握多少医学精髓。不过,个人目标只为造福自己,寄望系统学习一些医学知识,防病于未然,达到能诊断自身状况,不至于闻病则乱;在阴阳失衡之初,症状初发未深入之前,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阻断病程;在出现症状后,有简易的方法能舒缓一时之痛。如此,不仅于己有利——经济、少病痛,还于国有利——节省医保经费,减轻社会负担。诚然,还附带了个好处——如若何时不幸落在学医不精者之手,自己也能鉴别一二。曾遇医生建议我膝盖开刀,幸而自己一贯坚持不做手术保守治疗的原则。毕竟,身体是自己的,革命的本钱还是要自己看牢。

当然,作为不那么自律的芸芸众生之一,对自己积重难返的恶习,我总宽慰自己需要有耐心。比如,每天看屏幕15小时以上造成干眼症,熬夜爆肝的作息时间有待改善等,也需要病过多次,才会真心悔改。知行合一若这么容易,也无需龙场悟道了。

有说,人是受多巴胺、内啡肽等各类激素控制的碳基生物。中医认为,身体是一个系统,“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仅要治症还要治神,终其所有,是在维系一个动态的平衡。个人朴素的观点是:不管中医西医,或者说,不论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能治好病就成。

从情志到肉身,还有谁比自己更熟悉自己身体的状况呢?分门别类的各科室的医生只是辅助,各类医学检查出的指标只是判断的依据之一,在求教医生专业意见和诊断外,预防和康复之路大多要靠自己。人体自愈力强大,每个人都有潜力做自己的医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和耐心。

(以上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

编者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9年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总额达到人民币65200亿元,排名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慢性病管理市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到了69.6%。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人口中,高血压患者达到4.2亿人;血脂异常人口有2亿人;糖尿病人口有1.21亿人,为全球第一;超重及肥胖症人口有5.07亿,为全球第一。超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这四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3%。

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国研中心|过度医疗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

停止给儿童接种新冠疫苗,这在医学上既不合理也不道德

矽谷随笔|世纪瘟疫下的守护

2020抗疫见闻录(七)援鄂的那些日子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

大医至爱:张兴儒的公益哲学

正本清源: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及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医学应该回归初心,犹如食物应该回归天然

BBC《药箱里的真相》 | 止痛、止咳、感冒,你真的不需要这些药

+++++++++++++++++++++++++++++++++++++++++++++++++++++++++++++

感谢鲁达先生赞助本文稿酬

感谢“浅绯粉加白”赞助本文编辑酬劳

+++++++++++++++++++++++++++++++++++++++++++++++++++++++++++++

部分稿酬由JMer与上述赞助人联合捐助给与猫相关的公益项目:

1-“和猫住”

捐款凭证:

2-常安流浪动物救助中心

捐款凭证:

“城市荒野“守护着上海自然乡野

【能源与环境】 | Energy & Environment

作者:徐嘉仪,中国绿色时报副刊, 2022-07-28

一群居住在上海的年轻人,想为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融入一些“野性气息”。

他们年轻、热情、积极向上,他们用满是朝气的蓬勃力量,守护和恢复着上海自然乡野的模样。

这群年轻人共同努力维系着“城市荒野工作室”的运营,穿梭于上海近郊几处不同生境类型的“秘密基地”之间,他们并非想与城市隔绝,而是希望守护一份本真、一份上海最初的模样。

6年前,生物多样性概念还不像现在这样被人知晓,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守护荒野”反倒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城市荒野团队就像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现在,城市荒野团队一边进行上海城市生物多样性调研,一边开展自然教育活动。他们希望通过生态学的视角,向公众展示物种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更多人了解上海本土生物,也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

建立城市荒野工作室

郭陶然(自然名:虫哥)和魏羚峰(自然名:C哥)是多年的好友,拥有共同的爱好——热爱自然、热爱动植物。

郭陶然发现野外的生物多样性比城市里丰富得多,他想慢慢恢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魏羚峰则始终对自然有着超乎他人的喜爱,从小他就参加兴趣小组,经常跟着老师一起到自然中观察,尤其对植物更为“痴迷”。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创建了“城市荒野工作室”。

恢复的受损的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荒野景观的核心价值之一。通过城市荒野景观的营造,可以在城市破碎化生境中恢复该地区原有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并在低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使乡土生物群落稳定地存在与演替。

6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上海城市绿化处参加了郭陶然团队关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益讲座,听后愿意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团队进行生物多样性实验。

转眼6年过去,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实验基地里,城市荒野团队营造了各种不同的生境。这些生境都是参照上海野生乡土物种的群落结构进行设计的。在这里能够发现许多上海城区中已经难觅踪迹的乡土生物。

如今,城市荒野团队还在不断地维护并对这处基地进行监测,这片区域的发展模式也会成为他们其他各项活动的重要参照。

尝试恢复龙舌草种群

上海是一个建在湿地上的城市,有很多小河道和湿地植物。郭陶然时常和团队一起进行湿生植物的采集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在青浦区一个村庄的灌溉沟渠里发现了为数不多的龙舌草(水鳖科海菜花属,也称水车前属)。那时,龙舌草还没有被记录到任何保护名录里。

△ 基地内拍摄的龙舌草

郭陶然回忆,他知道龙舌草在上海比较少见,就采集了一小部分回基地尝试进行繁育,尽量恢复它的种群数量。但是因为龙舌草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第一年的繁育失败了。

第二年,他们决定再去采集,到了之后才发现由于城市改造,一些小溪流和河塘被填埋,原来发现龙舌草的地方已经失去了龙舌草生境。不过幸运的是他们还是在邻村找到了龙舌草的身影,遗憾的是这一次依旧没有繁育成功。

第三年,最后发现龙舌草的村庄也开始进行城市改造,很快就要发展到龙舌草生存的区域。为此,郭陶然和团队将剩下的龙舌草都带回了基地进行培植,有了多年培育的经验,这一次的繁育终于成功了。

在2021年9月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海菜花属所有种(包括龙舌草)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听说了这个消息后,郭陶然发自内心地高兴,他说:“龙舌草在上海的生存状态并不好,有了保护级别,再进行保护活动就有依据了。”

做好自然导师

魏羚峰、荀一乔(自然名:薰衣草)、周寅(自然名:蛙哥)是工作室里的自然教育导师,同时也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2022年度注册环境教育讲师。

多年的基地建设为城市荒野工作室打好了环境基础,团队成员也有了共同的认知:做好自然教育工作,传递好保护自然的理念。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上海的本土植物,才能形成保护的氛围。

魏羚峰认为,小时候在自然中观察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巨大且长远的影响,老师的引导是促使他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启发点,所以也想用自然教育的形式,将爱护自然的共情心传递给下一代。

随着工作的推进,魏羚峰也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建立一个植物园。他在基地里建了一座小园,成功栽培了上千种植物,并对它们的知识了如指掌,在自然教育活动中,他被誉为荒野工作室的“移动的动植物百科全书”。

△ 植物小达人之春花课

在加入城市荒野团队并成为一名自然教育讲师前,荀一乔曾在一家外贸进出口公司的化工区域工作。每次下班时,办公室内都会充斥着一股刺鼻的味道,她发现这味道来自一些工业废弃物的排放。这让正在孕期的荀一乔开始忧虑并反思,是否还要继续在化工行业发展下去。

思虑再三,荀一乔决定投身于自然教育行业。做此选择并不是随意为之,在荀一乔看来,她有绘画基础和生物学知识背景,并且擅长与小孩子打交道,这是在自然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技能。

荀一乔喜欢带孩子们在户外课堂体验观察,她说:“我常在讲课时加入身边的故事,用生活琐事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融入生物多样性的议题。在孩子们的身上,我常常能感受到未来充满希望。”

与荀一乔不同,做自然教育讲师是周寅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刚接触自然教育行业的他对行业抱有极高的热情和想象力,保护自然这一主题也让他多了一份使命感,当他把保护自然的理念传递给孩子们时,他会觉得自己向前又迈进了一步。

△ 基地夜观课

周寅对自然教育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虽然现在社会形成了较好的保护自然的共识,但公众的城市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并不强,真正行动起来的更是少数。这也是他在工作中遇到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他在每次课堂上都会着重讲到相关内容。

荒野团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行列,把“关注大自然,关注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并引领他们加入城市生态修复的工作中来。

他们相信,这些可爱的年轻人,一定会在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守护的道路上留下专属于自己的印记。

编辑:Cindy

“儿童环保教育项目合伙人, 是你吗?”,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详情

延伸阅读:

修复17000平米“城市荒野”,他在寻找上海的本真模样

谁在研究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上海这个团队给你答案

郭陶然:期待上海能在生态方面引领全球

世界和我们——《深圳自然博物百科》启示谈现场实录来啦!

《儿童环保教育》专栏

马库斯: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应对水和气候挑战

卡米拉的治愈地球日记

超越平凡的生活

微公益(MicroCharity)

“耐热”珊瑚能拯救珊瑚礁生态系统吗?

与野生动物灭绝的速度赛跑

用艺术手法康复大地,以生态教育治疗心灵

停止给儿童接种新冠疫苗,这在医学上既不合理也不道德

【观点】| Insight

赞助稿酬

作者:拉梅什·塔库尔(Ramesh Thakur),2022-09-12,译者:JM风吹麦浪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冠政策被证明是比新冠病毒更大的威胁。最初,它作为一项初步的保护措施,被推广为为应对百年一遇的流行病争取时间,现在它渐变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卫生官僚和有独裁倾向的领导人对这种生活方式逐渐上瘾,且难以放手。

在英国,“现在,封锁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比死于新冠病毒的人还多。”《每日电讯报》的一篇社论强调了对新冠政策的成本效益做有意义的分析的重要性。前英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桑普顿勋爵,将封锁描述为“即使在战时也没有的、英国史无前例的独裁政府实验”。澳大利亚曾炫耀的2020-2021年成功控制了大流行,在 2022 年看来越发的无力(图 1)。

父母保护儿童的本能或许可以解释,为何在儿童疫苗已获批准的地区,儿童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幼儿的,远远低于于成人。当局通过心理诱导和政治强压手段迫使儿童接种疫苗令人憎恶、痛苦和费解。

儿童被感染的风险非常低

与无年龄段感染差异的流感不同,新冠病毒具有很强的年龄特异性。在大流行早期,人们就知道不通过年龄段的感染率相差很大。2020 年 4 月 30 日,《每日邮报》报道称,10 岁以下的儿童不是这种疾病的传播者。尽管英国有超过 26,000 例与新冠相关的死亡,但没有一例是经由10 岁以下的感染者将病毒传染给成年人。

(待赞助稿酬达标后发布全文)

英文原文

作者简介:拉梅什·塔库尔(Ramesh Thakur),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的名誉教授,曾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

编辑:Wind

延伸阅读:

《抗疫见闻录》

新西兰被“新冠”劫持

以色列的绿色通行证政策:预言的悲剧编年史

辉瑞和BioNTech疫苗垄断背后的故事

Lancet子刊:不同年龄段的COVID-19病死率

新冠恐惧症

先前感染者的权利

卫生官员帮Big Pharm 欺骗美国政府?

新西兰被“新冠”劫持

【城市】| City

赞助稿酬

作者:拉梅什·塔库尔(Ramesh Thakur),2022-08-13,译者:JM山谷

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发表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为公众对封锁措施的普遍支持提供了一些解释。尽管存在已知或可预计的“次生灾害”,比如收入减少、因忽视其他疾病而导致的死亡率升高、更大的孤独感导致“绝望死亡”以及警察滥用职权等,但这种支持还是出现了。

该研究指出,此种现象源于为消灭新冠病毒而将对人身自由的限制道德化了。甚至仅仅质疑这类限制政策都属于不正确。随着多国政府的不懈努力,譬如英国,大力部署国家宣传机器灌输对疾病的恐惧和羞辱质疑方,这种道德化进一步被神圣化。

这给了一种貌似合理的解释:为何曾经热情拥抱多元、包容和宽容的社会政策环境的新西兰人,最终会支持隔离政策——担忧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

杰辛达·阿德恩 (Jacinda Ardern) 政府宣布与冠状病毒有关的任何事情(包括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卫生部是“唯一真相来源”,如此一来,以此巩固新西兰的集体道德狂热。

随着时间的流逝,“清零”政策的愚蠢性及其造成的危害正不断累积的证据层出不穷,新西兰政府被困在自己亲手打造的监狱中,难以扭转困局。从目前数据上看,整个应对政策显而易见的徒劳无功。

最初,新西兰在控制新冠病毒方面非常成功。事实上,这更多地归功于新西兰的几个偶然优势。

(待赞助稿酬达标后发布全文)

英文原文

作者简介:拉梅什·塔库尔(Ramesh Thakur),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的名誉教授,曾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

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抗疫见闻录》

以色列的绿色通行证政策:预言的悲剧编年史

承诺升级一坚持可能是错上加错

无疫情地区也要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法律依据何在?

辉瑞和BioNTech疫苗垄断背后的故事

当退化与疯狂成为潮流,更需要自我否定的勇气

疫情不会结束,要有不同的思维来应对疫情

美国禁止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参赛并不公正

史海钩沉:从“含铅汽油”到特氟龙

中外对话 | China Dialogue Trust

【公益词典】| Lexicon


官方网站:https://chinadialogue.net

中外对话(China Dialogue Trust)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伦敦。 气候变化、海洋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国之内,也是全世界所有居民都要探讨的议题。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的共同挑战面前,中国一直是重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而中外对话的目标正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寻找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照《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中外对话北京项目组通过与中方合作单位合作进行临时活动备案,在中国境内依法开展项目活动,项目涵盖气候变化传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保护三大领域。

我们的使命

中外对话以富有国际视野的内容,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中外交流,促进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领域的国际对话。

*

Climate change, species loss, pollution, water scarcity and environment damage are challenges that concern all the world’s citizens. Both the scale of its challenges and the size of its economy means China plays a uniquely important role. Tackling these challenges demands a common effort and shared understanding.

China Dialogue identifies, promotes and supports the unique voices that increase understanding, share precious experiences and inspire a higher awareness of the planet’s challenges, whether they come from inside China or elsewhere. We are devoted to making such voices heard by a global audience, in a lively, convincing and multi-lingual fashion. It is our hope that in doing so, we can move closer to viable, equitable and real solutions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UR MISSION

China Dialogue is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organisation dedicated to promoting a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资料来源: CDT

 Page 10 of 28  « First  ... « 8  9  10  11  12 » ...  L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