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天 十月 13th 2024

二湘:李杨之争,质疑精神、逻辑和人品

【观点】| Insight

编者按:

美国时间8月4日,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与世长辞。看到二湘写的万字长文分析李政道和杨振宁之争,才第一次细致的了解两位知名物理学家的这段往事,同时也才意识到另一位当事人已过期颐之年。

作者认为,有必要细究这段历史、这桩公案,尽可能还原事情本来的面目,认为让这样一位德才兼备伟大的科学家蒙诟是不公平的。李先生是被动带进这场所谓的争斗。他人品高洁,并不愿意争名夺利,但是在一些基本的事实被篡改,甚至是黑白颠倒的时候,当他的学术才能被贬低,贡献被抹煞的时候,能忍受的人又能有几个?

文章发表后,作者收到很多读者留言,结合之,又对写作此文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回顾思考。写作让人精准,文章值得一读。

作者:二湘,2024-08-15

我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发出名为《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决裂并非无解之谜,我的五点分析》的万字长文后,收到很多反馈,大部分人是同意我的观点,感谢我花时间梳理这样一个公案,比如这个留言:

“这篇文章很厚重,逻辑清晰,细节详实,符合事实逻辑和情感逻辑。我被完全说服了。另外,如一位朋友所言,此文确实是道义之作,也更凸显了二湘老师爱憎分明的侠义本色。“

也有人说我有失偏颇。有一个读者留言说:”历史无真相,只有立场。佩服二湘的细致分析,以及力图还原事实的努力。个人反对以私德或者说为人来评判发明贡献的大小及其真假。道德高低并不是判断叙述事实真假上唯一的依据。”

其实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之前对这个事情的细节并不了解,也没有立场,并没有非要站哪一边,想当然地觉得是他们两位都在争谁的贡献大。李先生去世后,看到几个视频在说李杨之争,但是基本都是照搬基维百科的说法,来龙去脉说得并不清楚,我决定自己去做调查,我认为质疑精神很重要,我从来不轻易相信别人的结论,不管是之前的姜萍事件,还是更早之前的韩寒事件。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求真求实,寻求真相,我认为这个留言说得挺准确:“这篇文章,极有意义。它让人知道,真相为什么重要。为什么会被掩盖,又为什么被揭露。有的人,以揭露真相的名义,实际上做的是掩盖真相的事。有的人,以揭露真相的名义,实际上做的是消除掩盖的事。冷静地掩盖真相,气愤地消除掩盖。前者只要动嘴或动手就可以,后者伤筋动骨。“

写完这篇文章,我自己有三点体会,关于质疑精神,逻辑,和人品,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质疑精神的重要性。

在李杨发表这篇获奖论文《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之前,宇称守恒是当时公认的一个重要物理定律。宇称守恒 的基础是“左右对称”,而“左右对称”一向被认为是物理的公理。

但这就没法解释θ-τ之谜,这个五十年代中物理学界关注的焦点。θ和τ这两种新的粒子,具有不同的衰变模式,θ衰变为两个π介子,总宇称是正的,但τ衰变为三个π介子,总宇称是负的,但奇诡的是这两个粒子的寿命和质量几乎完全一样。这就有两种可能。第一,这是两个不同的粒子,那么τ寿命应该比θ的寿命长很多,可是实验结果是τ和θ的寿命几乎完全一样,而且质量也一样。第二种可能,θ和τ是相同的粒子,那么它们为什么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宇称呢?

这个难题困惑了这些物理学家很多年,宇称守恒定律在经典力学、电磁力、引力、强力等几个领域都已被充分证明。所以物理学家们想当然地认为宇称守恒在粒子物理学中,即弱相互作用下也是如此,是真理,是天经地义的。

很多人从宇称守恒的大框架下去分析θ-τ之谜,认为θ-τ之谜是孤立的一点,怀疑是不是有可能有两种衰变模式, 但李是第一个质疑这个框架,认为要解决θ-τ之谜,必须先离开θ-τ系统,必须假定除了θ-τ,其它粒子也可能发生宇称不守恒的新现象,当时,李的哥大同事斯坦伯格正在做重粒子的产生和衰变的实验,李想看看重粒子是否也会发生宇称不守恒的现象,建议他去测赝标量。斯坦伯格实验室初步的宇称不守恒的实验,充分证明李的宇称不守恒思想的突破是正确的,是可行的。

李杨发表的宇称不守恒的文章,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个物理学界以前在“对称”观念上的一切传统的、根深的、错误的、盲目的陈旧见解,但在当时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质疑精神。当时他们的文章发表后,许多物理学家持怀疑态度。当吴健雄等实验物理学家准备用实验来证明这个理论时,物理学家费曼还以10000 : 1来赌这个实验绝对不会成功,他说“那是个疯狂的实验,不要在那上面浪费时间。”另一个著名物理学家泡利就说我不相信上帝是左撇子,他还对另一个物理学家坦默尔说,“像吴健雄这么好的实验物理学家,应该找些更重要的事去做,不应该在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谁都知道,宇称一定是守恒的。”

但事实证明李杨是对的,1957年1月15日,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史特意为这个发现举行了一次新闻发布会,诺奖得主拉比发言称:“一个相当完善的理论框架被击得粉碎,我们不知道这些碎片将来如何能再拼凑起来。”

这些都足见质疑精神有多么重要,我从小一直信奉的两个准则之一就是质疑,这是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也是我写这篇文章最深的一个体会,凡事不能想当然,不管是权威经典的理论,还是根深蒂固的规则,都需要勇气质疑。

第二就是逻辑的重要性。

写这篇文章时,我不预设立场,也并没有选择性使用倾向性材料,两边公开的资料都认真查看,还查看了62年发表在《纽约客》 那篇引起他们分手的文章,杨先生的反驳文我更是一条一条地分析,完全是从逻辑上逐步分析得到我最后的结论。我参考的是双方提供的公开资料,最后一次公开回应来自杨,照说他已经提供了足够多他认为应该提供的信息,也反驳了所有他认为李不准确的地方。然而,他的十条驳文未能提供李所提供的直接证据(文献记载和同行的回忆文章),几个间接证据也是以偏代全,逻辑上不够严谨,而且缺乏细节,逐条分析下来,我认为总体不够有说服力,反观李的,逻辑严密,叙述清晰,细节丰富,所以我更信任李的版本。

李先生的逻辑自然是非常清晰的,但许多人的留言和反馈真的暴露了他们逻辑思考上的一些缺陷。

比如有人说杨后来的成就大,所以这个事情应该信任杨。且不论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就算杨后来的成就大又怎样?和当年谁先提出突破性思想没有任何关联,两个是独立事件,没有因果关系。还有人说这个成果是两人共同创造的,谁也离不开谁,这个也没错,但是这和文章讨论的谁先提出突破性思想是两个命题,这就是许多人常犯的转移话题的逻辑错误。

第三是人品。

有人评论说“个人反对以私德或者说为人来评判发明贡献的大小及其真假。”其实我的文章全篇没有一处涉及到私德和他们为人的比较,我也没有对杨先生私德做任何评论。

但写完这篇文章,我感慨最深的是人品太重要了。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最后落脚的都是人品两个字。

写这篇文章很费心力,当我花大气力看完这些资料并做出分析后,我其实是有些震惊的,我完全改变了我之前的立场。至于大家怎么看待我的结论,真的是见仁见智。这是一位物理博士的留言:

“我是在上个世纪在粒子物理领域获得博士学位,和李杨都有过一面之缘。八十年代末,当时李杨之争并没有公开化,所以我第一次读到杨在《杨振宁论文选集1945-1980》中对宇称论文画蛇添足般的评论,感到非常震惊。学术界的惯例是对合作者的贡献要么是大力推崇要么是闭口不言,从没有见过在自己的文集中,公开对一个常年合作且享誉世界的合作者进行诋毁般的评价,这大大改变了我对杨的印象。

后来李和杨的矛盾公开化了,网络在国外也开始流行了。我有次突发奇想,分别用“李政道说,杨振宁”和“杨振宁说,李政道”作为关键词进行网上新闻进行搜索,结果第一个搜索一条结果也没有搜到,第二个找到30多条结果。这是上个世纪末的网络搜索结果,可以大致说明对这件事情上来讲,李政道最初基本上是沉默的,而对此事在公开媒体上一直喋喋不休的是杨振宁。过去这些年,无意之间读过不少关于李杨之争的文章,总的来讲,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分析还是比较中肯靠谱的。”

当然,我得出的结论也有可能是错误的,资料都是公开的,欢迎质疑我的结论。很期待看到一篇有理有据反驳我的观点的文章。

但就目前的信息来看,李政道先生的确不是我最初想当然的那样争贡献大,在乎浮名的人,而是一个真正的品行高洁,低调做事的人,我这次去北加州,听我的朋友晓霜讲到很多李先生感人的事情,晓霜老公是CUSPEA 早期的学生,见过李先生,也认识很多与李先生工作过、接触过的朋友。当年李政道CUSPEA的几位学生曾经想拍李先生的电影,想写李先生的书他都不支持;2020 年几位CUSPEA学者为了纪念李先生和精神传承发起“科思奖”(CUSPEA PRIZE),资金都已到位,但李先生知道后坚决反对,最后下线。李先生极为低调,只做实事,不追求浮名。诸如此类事情还有很多,下一篇文章我还想再展开说说。

斯人已逝,但他留下的是清白和纯良,云在青天水在瓶,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先生千古。

(本文转载自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作者简介:二湘,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硕士,著有小说集《重返2046》和长篇小说《狂流》《暗涌》,其中《重返2046》获第八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电影创意入围奖。

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二湘: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决裂并非无解之谜,我的五点分析

【专题】物理学家李政道逝世,享年98岁

李政道反驳《杨振宁传》

杨振宁反驳《李政道传》

我的同窗挚友李政道

缅怀 | 李政道: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积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