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六 九月 13th 2025

冻石头的书单|家长幼儿园 给新手爸妈的成长指引

【专栏】| Conlumists>冻石头的书单

赞助稿酬

作者:冻石头,上海,2025-09-06

写在前面的话

我读小学的时候住在厦大大南门进去正对着的勤业楼,彼时父亲刚刚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所调动到厦门大学,分了一间10平米的房间,后来又分了一间,家里人口多还是很拥挤,父母,我们兄妹仨,还有奶奶、外婆和我们一起住。父亲没有专门的书房,只有一张桌子,白天当饭桌,晚上当书桌。我最小,和父母一张床,为了不影响休息,只是在床边挂了帘子遮光。我有时晚上睡一觉醒来,透过帘子的缝隙总能看到父亲在伏案写书,他在那几年里为引进光纤通信技术代表厦门市经济特区和德国企业谈判,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光纤发明者K.C.高锟座谈交流光纤技术进展,还出版了《光波导原理》和《光纤通信导论》两本书,在当时应该是国内光纤通信研究的最前沿,还被他的学生带到英国去使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一直觉得写书出书不难,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儿。终于在今年,跟着我们陈老师参编了《中药临证类辨》,然后我自己也集结这十多年带娃读书的心得,写成《家长幼儿园 给新手爸妈的成长指引》,两本书一前一后都出版了。虽然没来得及在父亲离开前给他看到出版的书本,但是希望这两本书能告慰父亲在天之灵,我一直沿着他的道路自律自驱,未来还能写出更多作品。
每个人或多或少,或早或晚都会有些理想,有些目标,这会帮助我们不迷失人生的大方向,这也需要我们时时提醒自己要不忘初心。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近半百,时间过得越发的快,还是要抓紧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样才不会留下遗憾。

《家长幼儿园》这个书名是女儿起的,女儿小的时候表扬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还鼓励我开家长学校。这得益于我父母给我打下的好基础,我父亲经常说,“一代更比一代强,家族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正是他的远见与付出,让我们得以站在他的肩膀上,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父母都是很健谈,很愿意分享的人,我也一直和同事、朋友、校友分享我的育儿心得,选书、陪伴孩子阅读心得,希望写成这本书,把我的理念、经验传播、分享给更多人,这和开办家长学校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需要从小培养,需要营造家庭环境。在信息爆炸和AI全方位进入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如何选择合适的书籍,如何系统的形成阅读观,如何在整体观的视角下思考和践行教育,这本书能给家长带来深度思考和实践范例,能够给希望致力于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提供手把手挑选书籍和伴读的方法,特别适合新手爸妈和有养育计划的准爸妈。父母的格局和眼界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着关键和深远的影响,育儿先育己,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同时,这本书也很适合对自己成长有困惑的年轻人。在一次大会报告后,有几个年轻人和我从业务聊到行业,再聊到人生话题,讨论非常热烈,甚至比业务更吸引人。我发觉年轻人是迷茫的,觉得工作很卷、生活很疲惫,但是又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绝大多数家庭都竭尽全力提供经济支持让孩子获得尽可能高的学历,但是很少家庭有能力在精神层面上托举孩子,希望阅读这本书的年轻人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自 序

这是一个15年前的启发。2008年,我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读在职博士,同期读硕的师弟向我表达了羡慕之情:“师姐,真羡慕你这么爱读书,还读得这么轻松!”这话着实让我困惑,我的第一反应是:“你也读到硕士了,难道你不爱读书?读书很累,那你是怎么读到硕士的?”他说:“我只是要考试的东西背一背,不考试的东西我没兴趣看,也看不进去。”周围的几个师弟师妹也附和着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我真的震惊了,我原以为能读到大学的人都是爱读书的人,也从来没想过爱看书竟然也让人如此羡慕。师弟还说:“可能是师姐家里有很好的氛围吧,您总结总结,跟我们传授一下经验。”这促使我反思、观察和总结阅读能力的养成规律,也促成了我建立“荐书”群不断分享我的读书经验和书单,才有了今天这本书的出版。

这是一本写了7年的书。写作缘起于师弟师妹们希望能复刻我和我女儿的阅读习惯,还记得从美国回来的某一天,上医的师弟PH和朋友圈好友海燕(对,医药圈就是这么小,朋友的朋友也是好朋友)请我吃饭聊美国见闻,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带娃去美国读书的种种收获,我说等我退休以后写出来给大家看。他/她们俩异口同声的说:“那就太晚了呀!我们的娃都长大了。”好吧,那就抓住当下,写下来,给更多人看。这本书见证了我陪读女儿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求学过程,有很多是在女儿上外教英文课的韬奋书局咖啡馆里写的,那种混杂了多种语言的背景激发了我很多灵感。这本书凝聚了我所读过的书、做过的思考、教育和陪伴女儿的经历和走过的人生,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努力做个好家长的平凡普通人!

我的文章大多很长,可能会有人没有耐心看完,但我还是坚持了我的风格,一方面教育这么重要的问题我不希望碎片化处理,给读者造成割裂的思维; 另一方面我一直倡导深度阅读,我们希望培养孩子能读厚部头的书,作为家长,首先要能读厚部头的书,以身作则。在当今知识支离破碎的趋势下,我依然相信深度阅读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

不管我在药检所工作,还是去美国访学,我一直是养育孩子的分享者。很多朋友跟我一起探讨、学习、思考,并且付之实践,娃都带得不错。跟我女儿同龄的孩子都上大学了,家长们也都保持了学习的习惯。我一直觉得带娃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带娃的过程是我们不断弥补童年遗憾、修补心理伤痕、丰富人生阅历、完善自我修为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平心静气的认识到这点,我们就能喜悦的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愿天下父母都能体会到这种幸福感!

我还记得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女儿大约5、6岁,我们大手牵小手,一起穿过边门进入小区,她仰着头,用甜蜜的语气奶声奶气的表扬我:“妈妈,我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要是别人家也有你这样的好妈妈就好了,我觉得你应该去开一个家长学校,教教其他家长。”她的童言稚语是那么美妙动听,她的真心表白令我甘之如饴,心都要融化了。她毫无保留的认可和赞美一直鼓舞着我做更好的妈妈。在她身上,我感受到了孩子非常敏锐的直觉和本能,她经常语出惊人,言语平实却直击心灵,到底是我教育了她,还是她培养了我?也许,养育孩子就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我愿追寻她成长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探索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

作者简介:冻石头,来自厦门,扎根上海。上海医科大学本科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访问学者。资深医药人,资深妈妈,业余师承名医研习中医。热爱阅读和旅游,致力于心身同调的家长教育、科普和组织真实世界的职业体验活动。

(本文首发于作者同名公众号,获作者授权转发)

转载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通往大学之路(下篇):职业规划三部曲

通往大学之路(中篇):路径的选择

通往大学之路(上篇):立志

人活着需不需要有用?

冻石头的书单|让书籍引导孩子认知职业

教育说 | 长大后做什么?

儿童环保教育|一花一世界,适合孩子们的植物

教育说|对未来的想象力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向

冻石头的书单|拥抱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书单

冻石头的书单|父母的心理学书籍

冻石头的书单|拥抱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书单

心平气和中医课

真实世界的职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