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一 十月 14th 2024

冻石头的书单|拥抱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书单

【专栏】| Conlumists>冻石头的书单

赞助稿酬

作者:冻石头,上海,2019-10-2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一直在践行这个认识世界的最佳法则。

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无比珍贵的礼物。

每每听说有人自杀,尤其是有孩子自杀就非常的痛心,是怎样的绝望才能让他/她们如此决绝的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如果你的孩子问你死是什么,到底要不要跟孩子谈论死亡?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越早越好。

缺失死亡教育也许对孩子会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有的家长对此选择避而不谈,甚至让孩子回避亲人死亡的事实,让孩子对死亡一无所知,甚至很恐惧。

在遇到麻烦时有的孩子漠视死亡,或者不知道如何来排解自己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又或者对死亡没有任何概念和思考,在遇到不值一提的小挫折时用死来逃避。

任何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是奇迹,让孩子了解这点,更加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生命教育的一个不容回避的主题就是认识和接受某些规律性, 比如生命的无常、生命的周而复始、食物链等,作为会思考、有别于其它动物的、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终极还需要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去年九月的一天,还未吃中饭的我接到好友Y的电话,一向坚强的她带着哭腔颤抖的说:“师姐,你在儿科医院有没有认识人?我侄女在重症监护室,能不能托人问问里面的情况?”我的心一沉,让她讲一下情况。

师妹的侄女十岁,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周日早上吃了饭还好好的出门玩,傍晚起开始头晕、累、晚上开始视物模糊;周一凌晨头疼、看东西重影;早上起来呕吐,吃不下东西,脚麻;周二凌晨四肢乏力,5点多到瑞金急诊,瑞金医院无法诊断病因,赶紧送了儿科医院,之后病情急转直下,晚上9点进了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

我帮忙找了儿科的同学跟PICU主任和相关医生了解情况并拜托全力抢救,虽然都知道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但是事情临到自己头上还是免不了千叮咛万嘱咐。一个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进了重症监护室,初步诊断格林巴利综合症,这是一种外周神经脱髓鞘疾病,凡是外周神经管到的地方都会失去功能,这也意味着不仅丧失运动能力,而且还要气管插管,因为外周呼吸肌也无力了,一家人都难以接受。

侄女的状态起起伏伏,我儿科的同学说这是她们救治过的症状相当严重的一个案例,华山神内和抗生素研究所的会诊请了好几次。我和师妹也向校友群多次求助。在此期间,师妹跟我仔仔细细回忆了事发之前几天的饮食起居细节,包括近几个月的虫咬史,一家人的食谱等等,排查了病毒感染、兽药中毒、食物污染,还发动了疾控和高校的力量去筛查肉毒杆菌中毒的可能性,我甚至帮她连作为战备物资的肉毒杆菌抗毒血清都联系好了,最终检测结果还是否定了这个可能性。

儿科医院基本还是按照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思路进行治疗,就这样忙乱和战斗了将近两个月,小侄女终于进入了康复阶段。当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不敢联系Y,心里默默相信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三个月后,Y师妹给我发了一段小侄女在跑步机上康复训练的视频,我当时百感交集,为小侄女顽强的生命力感动和骄傲。相信这样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孩子更能体会生命的美好,将来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都不会轻言放弃

体会过生命可贵的个体自然会珍惜生命,但是毕竟代价巨大,死亡线上走一遭的滋味可不好受,而且谁也保不准结局。因此,生命的教育早早就应该开始。孩子从很小就会思考关于死亡的话题,大人也许会觉得谈论死亡过于早,但是关于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的话题并不是一个禁区,相反,越小的孩子越是纯真,当大人不以恐惧的口吻讨论这个话题,不刻意回避这个话题,孩子是可以坦然接受的。

认识生命的无常

瑞瑞3岁左右在小区里的马路上看到一只被压扁的小耗子,压得扁扁的,只剩一张皮和淡淡的血迹,就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小老鼠,出来外面玩,走路不当心,就被车子压死了。”乐怡还问:“那她就回不了家了,对不对?”妈妈说:“是啊,而且爸爸妈妈再也看不到宝宝,伤心极了。”瑞瑞深有感触:“那我以后走路一定要当心,不然就像那只小老鼠,就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了。”

我当时感动极了,觉得孩子就是天使,她自己就能体会出这样至深至真的道理。我生怕这个凝重的话题吓着她,就带她离开了。以后每天路过这里时,瑞瑞都重复同样的故事和同样的话,对于她,只是明白了死亡的含义,但并不意味着害怕死亡。

从小到大,瑞瑞过马路都很当心,左右观察,是个非常注意安全的孩子,让人十分放心。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她感受到了妈妈的“宝贝”,当一个孩子被呵护被宝贝着,她会感到幸福,那种幸福感会让她对身边的一切充满热情和留恋;第二点就是共情的能力,当孩子时时被共情,她也就自然而然具备共情的能力,她能够由小老鼠的不幸引发的老鼠妈妈的悲伤难过想象到如果自己发生不幸,自己的妈妈必然也是悲伤难过的,从而从行动上避免这一切的发生。

这一点在瑞瑞长大以后也经常强烈表达,她在和我聊到同学有自杀倾向时都会特地和我强调,妈妈,你放心,我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你别担心我。或者她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向我倾诉时,尽管情绪激动,却不忘向我强调,她不会去自杀。每每这时,我心里就会涌起非常温暖的情感。

这个时期比较适合看一些以动物拟人化角色为主角的绘本来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的无常,例如《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中《难过的弗洛格》会讲到如何看待和处理难过的情绪,学会让自己快乐起来。虽然只是简单(简笔)小绿蛙,但是极有魅力,能让大人孩子都无比放松和喜爱。

《猜猜我有多爱你》(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逃家小兔》(The Runaway Bunny)非常经典的。我们有多爱孩子,月亮代表我的心。爱的“攀比”多巧妙多温馨,“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孩子的表达都是从家长这里习得的,你有多会表达爱,孩子就有多会表达。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我对你的爱都能企及,小兔子最后只能“举手投降”,“我不如就呆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简单的科学》系列里有一本《谁吃了幼苗》讲到食物链,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环,再可爱的动物也免不了一死,而蛆的存在恰是净化环境的需要。

学会爱的表达

爱不仅要藏在心里,更要表达出来。幼儿阶段多看看一些情感表达的绘本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表达。

《驴小弟变石头》里的驴小弟捡到一块能实现愿望的魔石。这本来是件好事,但驴小弟被突然遇到的狮子吓着了,他下意识的说出自己想变成石头。变成石头的驴小弟经历了晨昏暮晓,风吹日晒雨淋,期间焦急的父母和好友们经过也无法求助,已经近乎绝望的他终于等来了爸爸妈妈偶然的经过,驴妈妈累了坐在了驴小弟身上,驴爸爸意外的发现了那块能实现愿望的红石头,并且放在了驴小弟变成的大石头上,驴小弟得以许愿回复原形。从此,驴小弟将这块石头摆放起来,再也不需要了,因此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爸爸妈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让路给小鸭子》是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情故事,任何一个国家里的美好行为也是需要引导的。作者回到波士顿,注意到鸭子的安全通行的问题,也见到了一些新闻报道,于是,就萌发了画这样一本书的念头。

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需要家长的“示爱”,也很懂得学习和举一反三,引导得好,亲子感情会非常融洽。

纪念逝去的亲人

瑞瑞在幼儿园大班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身边亲近的人去世。幼儿园读书期间,瑞瑞都是在小区邻居大爸爸大妈妈的接送下快乐成长的,大爸爸每天用他的“专车”载瑞瑞去幼儿园,下午去接,天气好带着瑞瑞在小区里玩。小区里很多婆婆阿姨都认识瑞瑞,而我们经常被冠以“瑞瑞爸爸”“瑞瑞妈妈”这样的称呼。大爸爸还烧得一手好菜,他管瑞瑞叫“肉祖宗”,因为瑞瑞喜欢他烧的红烧肉、面筋塞肉。但是大爸爸抽烟喝酒还不听劝,胰腺炎肝腹水,治疗了半年去世了。

这件事情对于瑞瑞来讲是很难接受的,因为朝夕相处三年对于一个才六岁的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开始时她会伤心难过,也会落泪。后来,我们就一起回忆和大爸爸相处的美好时光,或者去看看大妈妈,慢慢的时光淡化了伤心,转成了淡淡的温馨的怀念。

《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当鸭子遇见死神》《祝你生日快乐》成了那段时间我们反复阅读的绘本。人固有一死,最难过的是人之将死还有很多遗憾,而身边的人后悔不曾对其再好一些。要正确面对亲人死亡,懂得珍惜每天拥有的快乐时光。这些书不光适合小孩子,同样大人也能在其中得到自己的感悟。

《獾的礼物》讲述的是一只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难过的心情有时通过倾诉和分享也能慢慢排遣,压抑负面情绪不是一个好方法。死神长什么样?死神可以谈论吗?死神可怕吗?死神会对我说些什么?

《当鸭子遇见死神》给了孩子一个温馨的生与死的对话,能够幽默的表现死神也是德式幽默。作者就是那个把嗯嗯搬上绘本大雅之堂宣贯知识的沃尔夫·埃布鲁赫,如果你们还记得我推荐过《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祝你生日快乐》是非常善于讲童话的方素珍婆婆(因为引进和翻译了许多优秀的绘本,人称中国的“花婆婆”)的原创作品,如果你的身边有一个得了癌症的小姐姐,怎样陪伴她更好呢?

认识生命的周而复始

《一片树叶落下来》讲述生命的周而复始,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文字简单亲切,寓意深长,画面清新简洁,非常适合用来做生命教育的教材。这本书虽然文字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深意并不是小小朋友能完全领会的,它和《爱心树》(The Giving Tree)一样,是个越读体会越深的作品。

《爱心树》是讲述爱的给予,站在树爷爷的角度看有一点心酸,而站在小男孩的角度更多的是感恩。谢尔西尔弗斯坦的作品总是看似简单,其实含义丰富。《一片树叶落下来》非常适合与《风到哪里去了》一起读,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生命的周而复始。

我们也重温《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花婆婆》和《尼古拉的三个问题》,反复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再见小兔子》是个借兔子讲述深奥道理的绘本,可能因为兔子代表了温顺,小朋友很容易亲近,因此很容易被人们选择来讲故事。

在兔子工厂里,兔子们像流水线上的机器零件一样被饲养着。一只大灰兔和一只小棕兔在笼子里相遇了。大灰兔已经习惯了兔子工厂的生活,早已遗忘了外面的世界。而刚刚被抓进来的小棕兔却念念不忘阳光和溪水。两只兔子终于逃出了兔子工厂,面对这次新的冒险,它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工厂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工业文明正在让一代又一代的城市人失去野性,成为退化的族类。即便有人愿意冒险尝试回归自然,终因脱离自由世界太久,缺少生存能力而退回到整天抱怨的折损人类健康的城市。工厂又是某种生活定式的代表,习惯了某种生活定式的人,会在那种生活里面生根,直到某一天消磨掉自己的生命……

孩子从他的岛屿观察世界,他看到了海洋、森林、眼泪、战争和饥荒……孩子想象世界上的灾难与不完美,也想象应该为这个充满缺憾的世界做什么,他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记述着世界的美丽与丑陋,于是,他做了一个令人惊奇决定……出生!

《走进生命的花园》的作者用鲜艳的色彩来描绘真实世界,对照书中主角简单近乎无彩的铅笔线条,呈现现实与虚拟世界并存的效果。怀里那个弱不禁风的婴儿啊,他看似那么软弱无知,原来在出生之前,他已经洞悉了这个世界,他比我们任何这些已经出生并且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更具备勇气,用自己出生的生命形式来对抗这个世界的残酷,这在他看来,他的勇敢足以对抗这一切,让这一切成为虚无。再一次印证了生命是奇迹,每一个生命都是天使。

《小鲁的池塘》《爷爷的墙》是美国伊夫·邦廷的作品,小鲁是一个得了心脏病去世的同学,同学们试图一起找到可以纪念小鲁的方式,来抹平内心的创伤。

记得初中时第一次得到同班同学出车祸去世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十分震惊。如果当时能够有这样的书来指导,如果有合适的方式来纪念同学,心里的痛应该能够安放。

是的,生命终会归于尘土,我们虽有准备,可当这些消息真的降临于身时,我们还是难以释怀。

爷爷是一个参加越战牺牲/失踪的美国战士,小男孩和爸爸从很远的地方到这里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在华盛顿特区的越战墙上寻找爷爷的名字,然后在一张纸上,用铅笔把名字拓下来,郑重地带回家。虽然生活中每个人不一定都能见到自己的祖辈或者父母,但是通过这种方式,爱被传承。

《生命的故事》(Life Story)是维吉尼亚·李·伯顿撰写的生命长卷,要将生命的进化史浓缩在一本绘本中讲述清楚需要极高的功力。这本书是文字和绘画完美的结合,是恢弘的史诗,是悠长的时间隧道。人类在这生命的进化史中只是沧海一粟,敬畏之心顿起。

日本摄影家用另一种形式展现了《生命的故事》,这是一套用独特的视角记录小动物们生命之初的惊喜和动人的生长过程,展示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生命独特而非凡的闪光点。你会感慨于每一种生命都是大自然诞生的奇迹,都是大自然最精巧的设计,都是大自然最美的展示。这套书既是科普,也是自然教育的经典书籍。

爱自然,爱生命

小学生我很推荐阅读金波的我喜欢你系列,包括经典的《追踪小绿人》《又见小绿人》《乌丢丢奇遇记》,《让太阳长上翅膀》、《影子人》,《和树谈心》,书名就起的很吸引人,很有灵性,充满着想象力。金波是个富有童趣的作家,他的文字很贴近孩子的心灵,润物细无声。他的这些书都是关于自然、关于生命、关于爱,有童话、有诗歌,除了适合孩子阅读,也适合孩子仿写作文。

《天蓝色的彼岸》讲的故事似曾相识,曾经我们也会口出老人不爱听的“狂言”,但是如今的我们也会及时制止孩子说出这样的气话,因为我们懂得爱、珍惜彼此。小男孩哈里经常和姐姐雅丹吵架。一天他们又吵架了,哈里生气地对姐姐说:“我恨你,我再也不回来了。”然后就出门去买铅笔,结果被卡车撞倒而死去。

哈里单纯可爱的灵魂如云朵般飘向了天堂,在天堂里遇到了古代的幽灵男孩子阿瑟。阿瑟拿着一枚纽扣在天堂里苦苦地徘徊,而不去天蓝色的彼岸重新轮回,是因为他要在天堂里凭借一枚纽扣寻找到妈妈,但到了他赶往天蓝色彼岸的时候,也始终没有找到妈妈。

在阿瑟的帮助下,哈里完成了自己返回人间,安慰伤心的父母,向姐姐表达爱意,向自己的对手道歉。还有感受人间风的吹拂、雨的淋漓的愿望。然后他和阿瑟一起毫无遗憾地奔向了天蓝色的彼岸,等待新的轮回。要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才想拥有,这句话绝不是随便说说的。


今年年初上映的电影《奇迹男孩》(Wonder)非常适合孩子来感悟生命的奇迹,一个出生后接受过三十多次手术,因为面目狰狞终日佩戴宇航员头盔的孩子要上学了,可以想象他要面临怎样的困境。但是,父母和姐姐给了他最理性最强有力的支持,本身能够坚强活下来的生命就是一个奇迹,他注定要创造奇迹。美国片擅长灌鸡汤,但是这样的鸡汤还是要多来几碗的。这部电影有书籍。我们家女儿的习惯是看完电影再买书回来继续回味。这本书很适合初中生阅读,难度适中。

电影《当怪物来敲门》(A Monster Calls)讲述了少年康纳在得知妈妈接受化疗以后,频频被“树人蜀黍”造访,每一次的会面,树人都会给他颇有深意的指示,最终康纳战胜梦魇与伤痛,直面人生生死离别。怪物虽然看上去面目狰狞,其实是他在守护和引导康纳的内心接受事实,正视自己的伤痛。这部电影泪点满满,但是非常的治愈,建议青少年以上观看。

死亡也并不总是沉重的话题,大家应该对讲述墨西哥亡灵节的《寻梦环游记》(Coco)也还记忆犹新吧,能将一个纪念故人的节日如此欢快的表现出来,也是典型的墨西哥文化。

“Remember me!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图片

思考生命的意义

中学生已经开始有些烦恼,会思考人生,也会鉴赏文字了。听史铁生讲生命的故事系列的《绿色的梦》、《想念地坛》和《老屋小记》很受孩子们的青睐,文字优美,有些淡淡忧伤,但是又充满生机和希望。我的回忆里有植物、有昆虫、有小动物、有撒欢、有调皮捣蛋、有光影游戏、有泥巴有汗水……,希望我们的孩子们也有这样的童年。

生命教育诚然要从娃娃抓起,同时生命也是一个深奥的主题,即便是成年人也未见得能参透内中秘密。人到中年,开始要面对父母的衰老和可能的逝去,要面对自己身体零部件的维修,要面对周遭朋友的各种求助,自己必须内心强大,也得给自己充个电。

人往往在生病的时候特别能参悟人生。史铁生《病隙碎笔》带我们一起探索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的问题。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


认识生命运行的规律

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运行的秘密,好好管理,才能获得更有质量的人生。对于现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医患关系,我诚恳的建议大家多读书。

再次推荐协和张羽所撰写的《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不仅讲清楚了妇科疾病,还让人看到了医院里的芸芸众生的万象,作为了解就医的常识也是极好的。

医生阅人无数,常年历练写病史,因此文字简洁流畅,故事性很强,可读性就好。

女性健康,照顾着的家庭就健康,生出来的孩子也健康,不夸张的说,女性健康是家庭之福。国外有句经常被男同事挂在嘴边的话,“Happy wife,happy life”。套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和谐的,“Healthy wife, healthy life”。

作为一名关心自己的女性一定要阅读,作为关心女朋友或是太太的优秀男性就更要阅读了,如果还有女儿,那就应该全家阅读了。

《细胞生命的礼赞》是由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易斯·托马斯所撰写的科普读物,由二十九篇文章结集而成,首次出版于1974年,现在看来观点依然振聋发聩。

托马斯认为“现代人的困境在于一直试图使自己脱离自然,万物相扶相依,生命的同一性远比其多样性更加令人称奇”,因为人类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由“单一细胞进化而来”。因此,人与同属自然界的生物乃至自己身上的细胞都可能产生共鸣,细胞“在清晨漫步在当地的公园里,感受着我的感觉,聆听着我的音乐,思考着我的思想”,小小的细胞由此被赋予了独立的生命和尊严。

从微观层面来看,人体并不是独立自足的实体,而是由具有独立生命和独立复制繁衍能力的细胞和细胞器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那么人类只是微不足道的“细胞群组合”和细菌流动客栈,对于疾病人类便可怀有一种释然与平和的态度了。

疾病是细菌与细菌之间的战争,是生命存在的正常形式,人类没有必要对此过于恐慌,因为人体自身具有自动调节恢复功能。人类通过医疗手段对疾病的干预很多时候都是多余的。死亡无法避免,而人类之所以不敢面对死亡,按照托马斯戏谑的说法,那只是一种惯性,是因为“活着这一长期的习惯使我们不愿死亡”。

图片

关于生和死的思考

面临疾病治疗的选择,尤其是关乎生死,每个人都是艰难的,不论医生、患者还是家属。

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死亡如此多情》让人直面死亡,要如何努力,才能让死亡“多情”。看这本书,几度落泪,人生处处有选择,这个选择最艰难。不仅是选择生死,有时还需选择尊严。

此书是好友S大医生推荐阅读的。关乎生死的决定不仅患者和家属难以抉择,其实对于医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觉得医、患、家属都应当读一读,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可以坦然一些,勇于担当。

死亡是一个充满哀伤,又充满泪水的话题,但是,如果一个人不懂死亡的意义,就体会不出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对生命和生命价值的思考,是一生的必修课。

后记:

写此篇时,正在回厦门看望家人的高铁上,右手边是一对小夫妻带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夫妻俩是典型的上班人士,看样子是带孩子去旅游的。妈妈刷着手机打着游戏,爸爸抱着调皮扭动的男孩,面无表情看着窗外,只是揽着孩子让他不至于掉到地上,但是没有互动。过一会,夫妻俩交换角色,爸爸开始玩手机,妈妈抱孩子,情形差不多,孩子自言自语,妈妈少有回应。

中国的父母太需要一个父母学校了。

(本文首发于作者同名公众号,获作者授权转发)

作者简介:冻石头,来自厦门,扎根上海。上海医科大学本科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访问学者。资深医药人,资深妈妈,业余师承名医研习中医。热爱阅读和旅游,致力于心身同调的家长教育、科普和组织真实世界的职业体验活动。

头图摄影:张永康

转载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冻石头的书单|父母的心理学书籍

家长们的书单(2)– 父母指导

教育说 | 让孩子自我发现

教育说 | 好的学习习惯照亮孩子的一生

教育说|杨叔子: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 “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