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三 六月 26th 2024

人活着需不需要有用?

【专栏】| Columnists>教育说

赞助稿酬

作者:冻石头,上海,2024-06-1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一直在践行这个认识世界的最佳法则。

午饭走出食堂,照例又看到了抽烟的老板。老板个子高高的,是个宁波人,很豪爽很热情,整天笑嘻嘻的,逢人就打招呼,看得出对员工也很随和。我没忍住自己的职业习惯,就说了一句:“老板,你这烟抽得厉害啊?”老板又是笑嘻嘻的说:“是啊,一天一包多。”还没等我说完“抽烟对身体不好”的话,他又说:“我还喝酒呢!”得了,把我后面要劝的话一并堵上。他又接着说:“你看得出来吗?我五十了,再活二十年就够了,人活那么久干嘛?“我说:“你这话跟太太小孩说过吗?”他说:“我就这么想的,过了七十,就做不出什么贡献了,还活着干嘛?”因为不算很熟悉,就是日常打个招呼的关系,也不好深入探讨人生的意义、死亡的意义、和亲人的关系等等一大套的思考,我就先告辞了。

路上我想起了十来年前,我劝我的大学同学戒烟,他当时也是这样和我振振有词的说:“人生苦短,我要过得开心快乐点,有质量就好,活那么久干什么!”

我当时跟他说:“你以为你在死之前过的都是有质量的生活吗?抽烟多了,肺泡融合成肺大泡,无数个微小肺泡的表面积相较于几个大肺泡的表面积减少几十甚至成百上千倍,氧交换能力不断下降的结果就是到老年(有的人可能五十来岁)得了肺气肿,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特别到冬天喘气就像拉风箱,难受得很。到了那个时候,又还没到死的份上,但是生活质量已经很差了。而且肺气肿不干预,就会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病,相当于肺慢慢失去功能,变成废柴,这当中会经历多久,自己是决定不了的,受多少罪老天爷说了算,搞不好还要给家人增加许多负担。所以,真正有质量的老年生活一定是在身体健康、头脑清楚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

后来同学戒烟了,是不是因为我,不好说,我不敢居功,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得他自己想明白了才能戒得了的。

我经常劝人戒烟,但是人家要不要戒,能不能戒断,我就不去强求了,毕竟尽人事,听天命。否则人家没戒掉,反倒把自己郁闷坏了,不值当。

我还是震惊于他的最后一句话,做不了贡献就不值得活了吗?

这是很多当代年轻人抑郁的原因之一,“我好像没什么用,我没办法象别人那么出色,我不能成为父母的骄傲,我将来可能挣不到钱养不活自己,我是别人的拖累,我不值得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也是很多老人不快乐的原因,“我老了,我不能再为孩子做贡献了,我没用了,我活着只会给孩子添麻烦,他/她们已经那么忙了还要照顾我,我活着还不如死了”。

在我的价值观体系里,孩子还没有能力自立,是需要大人抚养和培养才能有能力做贡献的;而老人是已经为社会做过贡献的人,理所当然享受晚辈的感谢、尊重和照顾,任何人不是在准备贡献,就是在贡献中,或者已经完成贡献的,没有谁是不值得活的,社会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不断前进的。

善待自己,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美好,便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人生没有那么多求而不得,更多的每日的小确幸。

我曾经写过一篇《找寻生命的意义—哲学的书单》,是的,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思考人生的意义,但终其一生,能够真正想明白的又有几人呢?我们体验的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思考出引力定律,孟德尔用白花和紫花豌豆研究出遗传学定律,走在平常经过的小道上,我也试图从这些日常的自然现象中悟道。

迎面看到高大的无患子树和地上好些个无患子小树苗,那是去年冬天落下的果实长出来的小苗,还带着胚芽,那么的幼小柔弱,和旁边的大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试想,从种子、到发芽、到长成五六层楼高的大树需要至少十几二十年吧,如果小树苗从一开始就知道要长成大树需要花这么多年,可能会遇到台风、暴雨、积雪,甚至冰雹的摧残,可能会夭折,可能会被小动物拱出来,小树苗会不会觉得好难,觉得做不到,觉得毫无希望,还不如不要活着?

大家可能觉得好笑,植物有没有思想,怎会想到不要活着;植物又没有活动能力,怎能实现自我了结?是啊,植物是做不到的,动物也不怎么会这么做,只有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会这么想、这么做,这还算是“灵”吗,这不是悖论吗?这像不像当下的很多人,经常觉得自己做不到就很沮丧,或者无谓的背负着压力苦苦内耗,甚至想要放弃。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点一点做,假以时日,小树苗总会长高成大树,在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去体验人生的风雨和彩虹。不管社会如何卷,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无法逾越的。

那天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里看到一个小细节,深有同感。文秀从乌鲁木齐回到阿勒泰,她不想自己成吃闲饭的多余的人,她发现妈妈的账本上有些赊账,自告奋勇去帮妈妈要账,虽然没要回来钱,却要到一匹骆驼来抵账。

母女俩站在树下,她跟妈妈说:“你看,我虽然笨手笨脚,但我还是个有用的人,对不对?”母亲张凤侠风轻云淡的说:“啥叫有用,生你下来就是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样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其实,我们和世间万物一样,来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去也不是自己决定的,唯独怎样活着是自己可以说了算的。我们能为他人做贡献固然好,如果没有机会,自由自在的吹着风自然生长也很好。

健康、微笑、认真的过好每一天,已经是最美的人生风景。

(本文首发于作者同名公众号,获作者授权转发,标题和内容略有修改)

作者简介:冻石头,来自厦门,扎根上海。上海医科大学本科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访问学者。资深医药人,资深妈妈,业余师承名医研习中医。热爱阅读和旅游,致力于心身同调的家长教育、科普和组织真实世界的职业体验活动。

转载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冻石头的书单|让书籍引导孩子认知职业
教育说 | 长大后做什么?
儿童环保教育|一花一世界,适合孩子们的植物
教育说|对未来的想象力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向
冻石头的书单|拥抱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书单
冻石头的书单|父母的心理学书籍
冻石头的书单|拥抱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书单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现实的原因其实就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