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四 十二月 26th 2024

医生只是辅助,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城市】| City

赞助稿酬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 一白,上海,2022.09.19

△ 秋天的蒲公英 |JM特约摄影:XCH

《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 尤佳。 ”

2020年疫情封控期间,我因颈肩综合症复发,寝不能安,没地方做理疗,只有电话求助上海应象中医堂的杨永晓医生。他推荐了一套道家功法——张至顺道长的教学视频。我挑出针对肩颈的几个动作,坚持练了几日,疼痛果然缓解了许多。此后每有复发迹象,我都会“临时抱佛脚”的翻出来练一练。

2022年全城静默管理期间,听闻一位七旬老人因胰腺炎腹痛难忍而跳楼自杀。思及过去这两年多,因封控无法及时就医而耽误病情、忍受痛苦(SH20220412175854),甚至离世的并非孤例,让人不免感叹,血肉之躯有时候并没有想象的强大,甚至可以说是,其实是脆弱的。虽然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如何有尊严的活着和死去,也许每个人都曾有所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生病这个事儿,特别是慢性病,多是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部分人却还继续在用健康做交换,以满足各种世俗欲望,或自愿,或情非得已。“一入江湖岁月催”,若非这两年总会无端的多出好几周的“假期”,许多人也少有机会直面最基础的生存需求,以及那些金钱买不到的某些东西,比如,物流紧张时短缺的食物、无病痛的身体。我亦是如此。

某些事的发生几率可能只有千万分之一,若不幸落到自己头上就变成了百分之百。作为无医学背景的普通人,对疾病和机体功能的认知也随着“自我充电”不断发生变化,曾经有一点小问题就会上医院检查换个心安,如今我对“看病难”的应对之策就是:尽量不生病,平时多预防;尽量少生病,小病靠自愈。

曾因一感冒就吃西药,日积月累下来,我的身体对头孢都产生了耐药性,但凡感冒必打点滴才能痊愈。现如今,已连续七年未因感冒吃药和麻烦医生了。自创方法为:早干预早介入,多预防靠自愈。

所谓痛定思痛,经常生病的人大概率都会想从根源上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吧。回顾过往二十多年的感冒历程后,我发现上呼吸道是个人身体防线最薄弱的地带,感冒多因此处破防而起。特别是季节交替时易感风寒,空调温度太低的环境里易着凉。针对此,时时多带上一件衣衫或围巾,对(颈部和身体关节等)易被邪风侵入地带做好保暖,带口罩保持鼻腔温度和湿度。此为预防。

如感风寒,喉咙必定预警,症状轻微,却不能忽视这个时机。此时,应立马用热气鼻熏法改善鼻腔环境,再适当补充维C增强免疫力。一般两三日便会转好。此为“早干预早介入”。

如较重,坚持用此法,一周内自愈。感冒期间调整饮食,清淡为主,给脾胃减负。多喝水和补充维C,增强免疫力把寒逼出体外,多睡觉,养精蓄锐,让免疫细胞集中精力在体内好好战斗。此为“自愈”。

也遇到这么一次,症状既不加重也不减轻,为排除感冒之外的情况,我去医院做了个血常规,打消了疑虑。虽然,医生照例开了好几种感冒药,我也没取——拿了也不会吃,何必浪费。这也算是“久病成医”了。等慢慢身体免疫力提高了,感冒也就越来越少了。

我也曾每到秋冬必犯膝盖水肿(可能是年轻时运动损伤留下的病根)。经过一次针灸,三四年过去了,至今未再犯。这位治好我膝盖的疼痛科医生非主任医师,挂医院普通号就能见到。针灸是他的“独门绝技”,只是其口碑未传到圈外,若非业内的医生朋友指点,我也是断然不知的。果然,只有医生才知道谁是好医生。

如自己能习得《针灸大成》,小小银针和便宜的艾草也能帮助自己和家人缓解和治愈病痛。不过,针灸需要有机会训练,我准备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拿自己练手。平时自己艾灸补补阳气,缓解一二足够,也比较安全。网上各类医学常识、简单的治疗和康复方法的资料也很丰富,但鱼目混珠,需花时间鉴别。能找到靠谱的专业人士推荐书目课程,系统学习自然最好。更多的,可能还需要自己体悟。

西蒙学习法并不能让我这样的医学门外汉掌握多少医学精髓。不过,个人目标只为造福自己,寄望系统学习一些医学知识,防病于未然,达到能诊断自身状况,不至于闻病则乱;在阴阳失衡之初,症状初发未深入之前,通过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阻断病程;在出现症状后,有简易的方法能舒缓一时之痛。如此,不仅于己有利——经济、少病痛,还于国有利——节省医保经费,减轻社会负担。诚然,还附带了个好处——如若何时不幸落在学医不精者之手,自己也能鉴别一二。曾遇医生建议我膝盖开刀,幸而自己一贯坚持不做手术保守治疗的原则。毕竟,身体是自己的,革命的本钱还是要自己看牢。

当然,作为不那么自律的芸芸众生之一,对自己积重难返的恶习,我总宽慰自己需要有耐心。比如,每天看屏幕15小时以上造成干眼症,熬夜爆肝的作息时间有待改善等,也需要病过多次,才会真心悔改。知行合一若这么容易,也无需龙场悟道了。

有说,人是受多巴胺、内啡肽等各类激素控制的碳基生物。中医认为,身体是一个系统,“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不仅要治症还要治神,终其所有,是在维系一个动态的平衡。个人朴素的观点是:不管中医西医,或者说,不论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能治好病就成。

从情志到肉身,还有谁比自己更熟悉自己身体的状况呢?分门别类的各科室的医生只是辅助,各类医学检查出的指标只是判断的依据之一,在求教医生专业意见和诊断外,预防和康复之路大多要靠自己。人体自愈力强大,每个人都有潜力做自己的医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和耐心。

(以上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治疗建议)

编者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2019年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总额达到人民币65200亿元,排名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慢性病管理市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到了69.6%。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中国人口中,高血压患者达到4.2亿人;血脂异常人口有2亿人;糖尿病人口有1.21亿人,为全球第一;超重及肥胖症人口有5.07亿,为全球第一。超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这四类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5.3%。

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国研中心|过度医疗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

停止给儿童接种新冠疫苗,这在医学上既不合理也不道德

矽谷随笔|世纪瘟疫下的守护

2020抗疫见闻录(七)援鄂的那些日子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

大医至爱:张兴儒的公益哲学

正本清源:中医为什么能治病及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医学应该回归初心,犹如食物应该回归天然

BBC《药箱里的真相》 | 止痛、止咳、感冒,你真的不需要这些药

+++++++++++++++++++++++++++++++++++++++++++++++++++++++++++++

感谢鲁达先生赞助本文稿酬

感谢“浅绯粉加白”赞助本文编辑酬劳

+++++++++++++++++++++++++++++++++++++++++++++++++++++++++++++

部分稿酬由JMer与上述赞助人联合捐助给与猫相关的公益项目:

1-“和猫住”

捐款凭证:

2-常安流浪动物救助中心

捐款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