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天 十二月 22nd 2024

教育说|拒绝内耗,保持好奇

【观点】| Insight

作者:凸鲁,最人物,2023-03-27

当“延迟退休”的话题引爆舆论,那些提前退休的年轻人,自然而然被推进了大众视野。他们拒绝功利主义的捆绑,崇尚“FIRE生活”,即降低欲望,攒足一笔可观的存款后停止工作,通过理财收益覆盖生活成本,重新探索生活的想象。

Alex夫妇是这群“反卷大军”中的异类。提前退休后,他们仍然坚持上班时的生活质量,家里共四口人,除了夫妻俩,还有一位月薪7000元的住家阿姨,以及6岁的女儿。

养育孩子,暗含一笔不确定的教育支出,这是现代人追求自由的最大阻碍。但在2022年,35岁的Alex夫妇,将这个中产家庭的未来,设定为横跨20年的反卷实验。父母不上班,享受惬意时光,女儿只读公立学校,脱离主流的教育模式。

面对网友的种种质疑,Alex坦言不在乎实验失败,“女儿成绩不理想也可以接受,至少那20年我们很快乐。”以下是Alex的自述。

:Alex女儿制作的咕卡

我们可能是为数不多有娃的家庭,还敢提前退休。原因很简单,对于女儿的教育支出,我概括为:不卷,读公立,每年一万五。

兴趣班有两个,跳舞和画画,这些确实是女儿的兴趣。我询问了周围的培训机构,一年的学费总共就是10000元左右,剩余5000元用作日常开销。至于课外辅导,我们暂时不考虑。

在我身边,80%的家庭都会鸡娃。为了让孩子赢在所谓的起跑线,他们穷尽所有资源。但我认为,人生压根没有起跑线。我所接触到的内卷案例中,无一例外,家长痛苦,孩子疲倦。感觉那些孩子的人生就是要不停地学习,从小识字1500个,英语单词800个,刚刚掌握三角函数,又继续学更深的数学,掌握深奥的知识对未来生活有什么影响吗?当你拿到入学通知或者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可能这些东西全都失去意义。更残酷的真相是,不见得学得越多,在未来越有优势,正如最近风头正盛的ChatGPT,计算机可以搜到任何知识,你不可能记的比计算机还多。

在我看来,现在许多孩子思考能力有限,Ta只知道下一个小时我去上哪个班,人生被安排着过,根本没时间琢磨,我想玩什么,呆会儿和父母提一下,Ta只需要按部就班上完这些课,新的一周又来了。与其要求孩子浪费时间在一些内耗严重的事情上,不如让她多出去玩玩,看看世界,然后留下时间做一些思考。

对于我女儿而言,她在生活上的条件,如吃饭、营养、健康等不会输给任何人,最坏的情况也许就是成绩差,我可以接受她成绩差。我始终相信,如果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是幸福的,Ta的一生都不会过得很惨。

2022年,父亲因为渐冻症去世,这成为我内心中的遗憾,没能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对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我感到非常满足。父母虽然观念传统,给我安排许多事情,但没有给予多大压力,鼓励为主。这是他们和很多父母不一样的地方。父亲是老工程师,他一直认为读书好才算成功。可惜我只考上大专,没满足他的预期。后来我凭借自己的努力买房,他们住着开心,但一想到这是贷款的房子,又会替我焦虑。老一辈人的物欲极低,不是住进大房子就会开心,他反而觉得,你有贷款我更担心,我宁愿住小房子,住破房子。做生意的风险,在父亲眼里,会被几倍放大。他常常劝解我找个工作,认为房价会跌,希望我安贫乐道。直到还完房贷,我和父亲的紧张关系才算真正缓和。

网上有许多网友指责,我们提前退休,会给予孩子错误的引导。但我觉得,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父母过得很开心,同样是展示给孩子的教育。如果我们整天为钱发愁,努力工作,不见得就能带来正向的影响。像有的家长会给孩子灌输,我这么努力都是为了你,你要争气。从个人经验来讲,我只会感到压抑。当孩子和你渐行渐远,不打开心扉交流,父母沉迷于追求成功的代价,是失去和孩子沟通的权利。况且,我们现在的安逸是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女儿自然明白“先奋斗,再享受”的道理。

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提醒她,现在的生活是有计划,有节制的。家里第一条规矩,是不能浪费。不能浪费,包括物质层面的水、食物、日常用品,更深层次,是不能浪费时间。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践行“不浪费时间”的理念——提前退休,是提高生活质量;请阿姨,是为了增加自由的时间;不内卷,可以避免孩子参与无意义的内耗。

我们鼓励女儿对周围事物好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习惯观察细节,问许多奇怪的问题,并常常给我们带来惊喜。大概两个月前,她在我面前拿出一袋玩具,这是由她挑选、外婆下单的生日礼物。我不认识这个玩具,本能觉得会把家弄得很脏,便让她挑选一块干净的地方,玩完自己清理干净。于是,她一份份从袋子里拿出来,告诉我,这是手帐,这是咕卡,这个是奶油胶……我听完还不理解,然后没再关注。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越做越多,才仔细研究一下。蓝的、粉的、黄的、绿的小颗粒,被贴在形状各异的卡片上。有的卡片贴固体物件,像在装饰一个独立作品。有的卡片贴满贴纸,汇聚成温馨、美好的画面。看到女儿的作品,我不禁为她的想象力、创造力感到自豪。

她目前的成长,令我非常满意。我期待她未来能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富有想象力,期待她能明白“快乐最重要”的道理。为人父母,难免对孩子有所期待。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的女儿,完全可以不用满足我们的期待。

从2022年11月至今,我退休近四个月,心态渐渐平和,曾经唯一的顾虑——担心无法放下消费欲望,经过日常美好的渲染,已蜕变成一股力量,推动着我向前。过程中,我面临着各种声音,有人羡慕我无房贷,有人觉得130万不够,以后会后悔……多亏网友们的鼓励和质疑,让本来还在犹豫、抱着尝试心态的我,在回应他们的过程中,笃定了自己的退休计划。

130万积蓄被拆分为三笔,活期存款20万,理财产品46万,预计年化收益率为4.1%(18个月),基金62万,10年内不会取出,大概率盈利超50%。我不擅长理财,这个方案结合了自己的经验和朋友建议。退休前10年,我先花70万,不到迫不得已,不动用基金里的钱。其中包括每月7000元的额外支出,和每月10000元的房租收入。10年后,我再取出基金,赚50%,亏了一大半,都有可能。按照我们的测算,这种方案是可行的。当然,人在不停地变化。我也会同步记账,以年为周期,实时复盘、调整消费习惯。通货膨胀是大家常提起的风险,但我只是普通人,不会对未来、未知的事情焦虑。较真能否行得通没有意义。

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实验,即:我用130万的存款,和每月1万元的被动收入,去挑战能否在未来20年,过上理想的生活。既然是实验,就不是非得要成功。我对生活的乐观心态,来自父亲的影响。在传统思想之外,他总有一些独特的观点。过去,他喜欢一个人骑行,但从不参观沿途的景点,仅是骑车的过程,足以让他收获长足的乐趣。享受过程的乐趣,前提是不过分关注终点。如果我在意退休实验的成败,可能又陷入另一种焦虑和无意义当中。在乎结果,只有一个方向,不在乎结果,才有无限可能。

人生如此,教育也一样。

(本文摘选自最人物

延伸阅读:

儿童环保教育项目合伙人, 是你吗?

教育说|罗翔: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所以我向往勇敢

教育说 | 让孩子自我发现

教育说 | 好的学习习惯照亮孩子的一生

教育说|杨叔子: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 “制器”

教育说|梁冬:培养孩子在别人身上发现优点的习惯

教育说|毛进军:香港中医学经典重传承的精神值得学习

教育说|徐冰:创造这个基本动力,是艺术的核心,也是人类所有学科的核心

陈娅杂谈|从ChatGPT想到创意教育

教育说|教师职称评定应以四个维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