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五 十一月 22nd 2024

刘世锦:绿色转型在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

【观点】| Insight

赞助稿酬

作者:刘世锦,2022-05-15

我呼吁大家更多关注长期问题,关注真正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结构性潜能。

应对气候变化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很少有的能够达成共识的领域。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中国在前年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双碳目标,在国内和国际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怎么应对气候变化?从中国的经验来讲是三种反应方式。

第一种,防御型反应。主要是传统的能源或者高碳的行业它感到有压力,它也在考虑将来要转型重组甚至要退出。但是在短期,比如最近看到油价、钢材价格在上升。当供给安全出了问题的时候,它们感觉自己还是很有分量的。到底要不要退?已经感觉到是一个问题,退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所以我称之为防御型的反应。

第二种,适应型反应。典型的是节能减排。节能永远是对的,因为节能以后减少对能源的使用,碳的排放减少了。但是技术不变,还是排碳的,包括碳市场解决所谓碳生产力的问题,总结起来要用碳的。

第三种,进取型反应。积极推动创新,发展绿色,特别是推动绿色的创新。用低碳、零碳的新能源新技术取代传统的高碳能源、高碳产业、生产方式。这是至关重要的。

在三种反应里面,最重要的是采取进取型反应。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应把重心或者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个方面。所谓的绿色转型在根本上还是要换技术,实际上技术的系统性替代用低碳、零碳技术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第一种和第二种反应只是一个环境,作用有限,有的行为是在推后能源和经济的绿色转型。

第二点,特别要强调的是,应对气候变化最初是很大的压力,最开始我们想回避,最后发现回避不了,逼着必须搞创新,或者说给创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诱因。

从人类历史上看,遇到危机、很大的冲击没有办法了,最后逼出了变革。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创新的关系也是这样的。一旦创新出现并且形成势头,会发现这些绿色创新除了能够实现减碳之外,还产生了更多的附加的好处或者福利,从经济学的角度创造了更多消费者剩余。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上升势头很快,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整个汽车比重13%,今年一季度增速是达到1.4倍。一季度全部汽车销售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接近20%。这是我们预计几年之后的目标,这个速度远远超过预期。

我们看看消费者的反应,消费者买新能源新车的时候是不是关注碳减排?我不能说没有人注意。有的人注意、懂这个道理,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关注的是性价比、性能。他首先感受到用电比买油成本低,整个运营成本比较低。我有个朋友前两年因为北京的摇号儿比较困难,说买一个电动车、新能源车过渡一下,以后能摇到号了再买油车。过段时间他说自从开了新能源汽车,你让我开油车我都不开了,我就是要开这个新能源车,那个感觉完全不一样的啊。另外,自动驾驶最近进步也相当快。所以现在新能源汽车我们讲三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所以,最初的动因是为了减碳,最后真正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大大地超过了我们的预想。

第三点,这种创建能够大大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

绿色产品在初期价格偏高。比尔·盖茨写了一本书《气候经济与人类的未来》,他提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绿色溢价。什么意思?绿色产品刚出来时比较贵有溢价。但是实际上我们看看现实,随着创新竞争的加剧,价格在下降,有些产品的绿色溢价已经变成负的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光伏发电,大概十多年前大家认为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过去十年里光伏发电的成本是下降了80-90%,现在已经是等于或者低于燃煤发电的成本,已经可以竞争了,而且业内人士讲,还有进一步下降的潜力。

所以,应对气候变化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比较成本和收益。其实创新使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大幅度地下降。所以应对气候变化之后,我们有没有能力和信心?我们创新出来以后,答案变得越来越肯定。

第四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的技术其实基本上都是和数字技术或者数字经济密切结合。

我个人理解全球经济实际上进入了数字化转型阶段。传统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是并行的,孪生的数字界面已经出现。这个会带来真正革命性变化。气候变化带动了什么?带动了技术创新。主要是能源和传统的产业领域。本来这个数字化进程很可能是缓慢的,但是现在提前了,而且会起引领作用。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应对气候变化这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重心还是要转到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上来。其实刚才我问了达利欧先生的问题,他认为全球进入新的周期,那么新的周期技术是什么?我以为绿色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且这个不是主动的,是被动是逼出来的,而且逼出来之后花朵果实超越你的预想。所以面对具有压力和挑战的事情,我们如果把这个事情做得比较对,采取了正确的目标和办法的话,不仅可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同时也可以为全球范围引入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能。这里面大家注意,发达经济体经济比较成熟,但是绿色化,特别是数字经济带动的绿色化,对他们来讲是新的改造机会,会产生大量的需求。而发展中国家有可能会走出一条和以前不一样的,以前边污染边增长,以后很少有污染,很少有排放,甚至零排放实现增长这样一条绿色发展道路。

关于环境问题,最近也有些专业人士在讨论俄乌冲突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确实对现实经济带来压力,但是大家注意客观上降低了清洁能源的绿色溢价,相对价格水平就下降了,对于绿色创新实际上是刺激。我记得过去欧佩克控制着全球油价,他们曾经也是有时候提升油价,但是他们非常谨慎。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油价提高的话,那么替代性能源发展就有机会了。现在其实也有这样一个原理在起作用。俄乌冲突带来了太多的影响,这个影响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对绿色创新什么影响,沿着这个思路有一点思考。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合作,全球化进程风雨缥缈,绿色创新能不能增添一点话题、增添机遇和机会?绿色新能源技术要开放,开放以后国际贸易、投资、技术转让会更加活跃,同时发达国家在绿色创新领域比发展中国家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对全球的发展也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JM节选自刘世锦于2022年5月14日在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的发言,未经本人确认。)

作者简介:刘世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近年来一系列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的直接领导者和主笔者,包括与世界银行联合进行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等研究报告。参加中共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曾多次获得全国性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包括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等。

编辑:舒羽

图片:白云深处|摄影: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萨其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