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二 七月 22nd 2025

巴塞罗那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密码:城市如树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ility

赞助稿酬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山谷,武汉,2025-07-19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诞生于1859年的城市网格成为全球可持续规划的典范。从空中俯瞰巴塞罗那,一个个八边形街区网格有序排列,组成一张庞大的棋盘。该规划被视为欧洲现代城市规划先驱,因其独特优势沿用至今。

从塞尔达网格到超级街区,传承与进化

1859年,工程师伊尔德方斯·塞尔达(Ildefons Cerdà)摒弃了以教堂或宫殿为中心的古典模式,以“平等、自由”为核心,摒弃贵族化的单中心结构,采用均质网格系统,覆盖约9平方公里。医院、学校均匀分布,避免贫民窟形成,让“平等呼吸”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

这些八边形街区的边长113米,转角切斜角形成20米宽广场,增加公共空间和商业界面,更预留了车辆转弯半径,预见汽车时代的交通需求;底层商铺、中层住宅、顶层办公的垂直布局,形成功能混合的社区单元,使居民步行范围内满足生活需求,大幅减少通勤能耗;建筑高度约20米,与道路宽比1:1,保障采光与通风。

巴塞罗那的建筑风格多样但统一,不同时期的建筑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也遵循了整体的城市规划原则。现代主义建筑、哥特式建筑等风格在巴塞罗那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与展现。

进入21世纪,城市规模扩大,人口、车辆增多,原有街道愈显狭窄。公共空间压缩让生活于此的居民颇感不便。巴塞罗那并未抛弃塞尔达的遗产,而是通过“超级街区”(Superblocks)计划为其注入生态内核。

巴塞罗那市政府在原有基础上打造的“超级街区”,提出让街道从“为了通勤”向“为了生活”转变。将9个网格街区合并为单元,限制外部车辆进入,释放道路空间转化为绿地与广场。“超级街区”禁止大货车和非居民私人车辆入内,私家车、救护车限速每小时10公里以下。街区内部将机动车道调整为单行道,并对原有机动车道和停车位面积进行适当缩减,成本低、利于推广,并建造地下停车场,将地上空间改造为绿地等公共活动区。

据统计,“超级街区”试点区域车流量减少了13%,释放了70%被机动车占据的空间,新增1.6平方公里公共空间,热岛效应显著缓解。释放的街道转化为儿童游乐场、露天市集,社区活动参与率上升30.7%,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巴塞罗那市政府计划至2030年将“超级街区”推广全市,支撑减排40%的气候目标。

智慧城市的先行者转向公民科技赋能的城市治理

巴塞罗那通过积极推进城市物联网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等举措,成功实现了从智慧城市1.0到智慧城市3.0的转变。在剑桥大学、延世大学联合出版的《智慧城市指数报告2022》(Smart City Index Report 2022)中,巴塞罗那排名第三。此外,2023年,在瞻博网络(Juniper Research)的欧洲智慧城市评选中巴塞罗那位列第三,仅次于柏林和伦敦。

2011年新一届市政府上台后宣布“加强巴塞罗那的智慧城市品牌,以促进城市服务新经济的发展”。同年,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SCEWC)在巴塞罗那诞生。

2013年,巴塞罗那确立了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一个高度连接、低碳绿色、以人为本、(生产力)自给自足的城市”,规划了能源、交通、水循环、垃圾处理网络覆盖、政府开放等12个领域共22个智慧城市重点项目。

在这一阶段,巴塞罗那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有效管理城市的能源、市政、交通等系统,为智慧城市建立了坚定的设施和数据基础。例如,巴塞罗那在建筑物中安装智能电表和传感器来监控和优化能源消耗;使用智能灌溉系统监测湿度、温度等实时数据,从而优化灌溉时间,节省水资源;采用交互式数字公交车站、传感器引导停车等设施用于减少车辆拥堵、降低废气排放。通过物联网技术,巴塞罗那城市管理者实时获取城市交通流量、环境质量等各项数据,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与此同时,面对大量的传感器数据,巴塞罗那政府建立Sentilo(西班牙语,意为传感器)平台并向公众开放。通过Sentilo平台,使用者可以查看巴塞罗那全市的传感器网络,了解城市各维度数据,包括巴塞罗那道路的人流量、车流量,环境噪声,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

2015年后,巴塞罗那在前期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转向寻求公民科技赋能的城市治理模式。《巴塞罗那数字城市计划(2015―2019)》(Barcelona Digital City Plan 2015-2019)中明确提出“技术应该为人类服务,而不是人类为技术服务”。巴塞罗那重点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创新以及公民共同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进入3.0阶段。

案例一:SCOREwater项目为期4年,通过对下水道污水进行研究,分析获取巴塞罗那不同社区的生活习惯信息,研判可能造成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供水服务的数字创新。这一开创性的方法被称为“下水道社会学”(Sewer sociology)。

案例二:“让我们照顾巴塞罗那”(Cuidem Barcelona)项目,提出了市民共同参与的城市清洁维护和垃圾回收解决方案。

首先,市民可以通过项目网站查看全市垃圾处理和回收的地点和时间,以了解所在社区垃圾清理情况,更好地处理各类生活垃圾。其次,市民可以在网站上反馈城市中需要被清洁的地方,以便城市管理人员及时获取信息并处理。最后,市民可以查看所在社区的清洁管理计划,并提出改进建议。此外,针对2022―2023年度的城市维护项目,巴塞罗那市民亦可通过地图查看器查看具体项目的进展及实施情况。

(正文内容由购买者优先发布后,本站再发布。)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绿色智慧:夏季降温

创新故事|净化空气,有时无需依赖尖端科技

“可持续性”是最具误导性的商业专业术语

新农村建设样板,日本最宜居的小城是啥样

行业前沿|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能效设计与优化

世界岛: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纪行与思考——北京沙龙后记

以绿色的方式满足人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