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四 一月 23rd 2025

教育说|梁冬:培养孩子在别人身上发现优点的习惯

【观点】| Insight

作者:梁冬,正安聚友会,2022-10-26

如果一个人总是讨好别人;或者学东西的时候很快就觉得自己学会了,然后夸夸其谈;或者与人交往的时候很容易跟对方承诺点儿什么……这都是不自重的表现,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如果你对待每个细节都没有一种认真的态度,那么学到的东西就不会坚固——“学则不固”。

《中庸》言:不诚无物,所以“忠”、“信”二字是人的主心骨,如果你能做到忠信,自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如果你还有一些需要学习的地方,那就是“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句话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论,如果每个人都去结交那些比自己强的人,那谁还有朋友呢?其实这句话的背后是另外一个意思——人不是“单片人”。

我们可以在王先生那里学到敏而好学;在李先生那里学到不耻下问;在张先生那里学到格物致知……其实我们可以在每一个立体的人那里学到比自己强的部分。

所以“无友不如己者”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要我们做一个往“上”看、只结交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而是应该在每个人身上都学到那些比自己优秀的部分。正如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去除“我慢”的过程。

我们很容易在别人身上发现问题和缺点,这几乎是一种人性的自我保护机制,因为这会让自己感觉好点儿——你发现一个很优秀的人不如自己时,是不是觉得很爽?是的,我发现我就很爽。

但是,我们要觉察这是一种人性的陋习,要意识到它只不过是一种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时也包含着人类自我堕落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的意识要时时转变,看待别人的焦点要从发现别人的缺点转到发现别人的优点上,时时刻刻地从每个人身上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当有了这样一种心智模式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每天都在进步的人。而且有意思的是,你几乎不再有敌人了,因为你可以随时去赞叹他人。

这不是拍马屁,因为拍马屁是出于想从某人身上得到某种利益,而这种赞叹是发自内心“贤贤”的感觉。如果一个家长能够培养他的孩子在别人身上发现优点的习惯,那这个孩子的未来必然无可限量。

有一天,我看见一位父亲在跟他的儿子对话:“在饭桌上,你看见左边的第一位叔叔身上有什么优点?”

他儿子说:“我看见他每次抽烟的时候都拿出来跟别人分享。”

这位父亲继续问:“好,第二个叔叔有什么优点?”

孩子回答:“第二个叔叔不怎么说话,但是别人说话的时候他都会表示回应。”

这位父亲接着问:“好,观察得好。第三个叔叔有什么优点?”

孩子回答:“第三个叔叔对旁边的姐姐很好。”

我发现这位朋友只有这一个核心的教育方法,他的孩子每天走到哪里,都能够观察到别人的优势和了不起的地方。

你明白一个大人突然从孩子的嘴里听到对他的表扬,而且连他自己都真的认为这是他的优点时,那种恨不得在六一儿童节送这个孩子一套完整的变形金刚的冲动吗?

我们想过吗?有多少孩子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这样的教育。父母带小朋友认真地观察别人的优点,并发自内心地表示随喜赞叹,这很难吗?有学奥数难吗?有学英语难吗?……没有。但就是这个能力,让这个小孩子一辈子都不会饿死,一辈子都有贵人相助。

以前小梁总是听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看来,一句话足以让我们在普通人的世界里成为一个受人尊敬,自己也能够心安理得的人。

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心安理得很简单,看他坐下来的时候手机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经常有人跟我聊天的时候,把手机正面朝下,现在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恶习,他一跟你聊天就会录音,也不是针对你,他什么都录……

还有一些人,永远都是很晚才回你的微信,因为他平常不看微信。这也对,因为人家有自己的时间规划。但还有一种朋友,恨不得你跟他打招呼或者说事儿的任何时候,他都立刻回复你,那只能说明:第一,他很闲;第二,他真的人很好。

(本文首发于正安聚友会,获其授权转发)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人父母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感悟呢?

欢迎投稿给我们:JM@jointings.org

编辑:Wind

绘图:JM熊小果 (9岁)临摹画

延伸阅读:

儿童环保教育项目合伙人, 是你吗?

教育说|罗翔: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所以我向往勇敢

教育说 | 让孩子自我发现

教育说 | 好的学习习惯照亮孩子的一生

教育说|杨叔子: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 “制器”

教育说|毛进军:香港中医学经典重传承的精神值得学习

教育说|徐冰:创造这个基本动力,是艺术的核心,也是人类所有学科的核心

陈娅杂谈|从ChatGPT想到创意教育

教育说|教师职称评定应以四个维度论



+++++++++++++++++++++++++++++++++++++++++++++++++++++++++++++

感谢“浅绯粉加白”赞助本文编辑酬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