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 | Energy & Environment
作者:Penn 维小尼,《环球零碳》,2025-09-10
摘要:赖特的言论不仅质疑美国自身的承诺,还可能影响其他国家(如欧盟、中国)的政策协调。在巴西COP30气候大会前夕发布,国际社会担心会引发连锁反应。
美国媒体又“炸锅”了。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近日再次重申不追求碳中和,并质疑2050年净零目标的科学性,这一消息迅速登上能源和气候热搜,引发环保组织的反击。CNBC、Bloomberg直呼具有“政治爆炸性“。
赖特的言论最初是在9月9日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发表的,当时赖特和内政部长道格·伯格姆正准备前往意大利米兰参加 Gastech 能源会议。
赖特对一群记者表示,“《巴黎协定》很愚蠢,同意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简直是个疯狂而糟糕的想法。首先,这根本不可能,哪怕只是试图朝这个方向努力,也只会让所有人变得更穷,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糟。”
他补充说道:“2050年净零排放就是‘一场巨大的火车残骸’(a colossal train wreck,美国俚语,指一场巨大的灾难)……这简直是一个庞大的人类贫困化计划,当然不可能实现。”
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国际舆论风暴,环保组织、盟国政府和投资者纷纷表达担忧。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和历史排放大国,美国的立场转变可能颠覆全球气候治理框架,影响从能源转型到地缘政治的多个领域。
赖特的言论不仅质疑美国自身的承诺,还可能影响其他国家(如欧盟、中国)的政策协调。这在巴西COP30气候大会前夕发布,国际社会担心会引发连锁反应,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可能效仿,中东国家或以此为借口扩大化石能源出口,延缓全球能源转型。
投资者则担心美国放松碳中和目标,会导致全球碳价波动、化石燃料复苏,并影响电动车(EV)和储能需求,可能动摇万亿美元级绿色投资。
01从巴黎协定到净零退缩
所谓净零排放,是指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接近零,任何剩余的排放量都能从大气中被重新吸收,例如被海洋和森林重新吸收。
2015年,几乎所有国家在《巴黎协定》中达成一致,承诺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时代以来的“远低于”2摄氏度。包括美国和欧盟在内的140多个国家已制定计划,在不同时间表下实现净零排放。
根据非营利组织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的分析,要实现《巴黎协定》规定的关键目标——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全球碳排放必须在本世纪中期左右达到净零。
对美国这样的高收入国家而言,这意味着要在2050年或更早实现净零;而低收入国家则可在本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实现这一目标。
但是,自2015年签署巴黎协定以来,美国在气候承诺上反复摇摆。特朗普第一任期(2017-2021年)退出巴黎协定,拜登政府(2021-2025年)重新加入并承诺2050年净零排放。
然而,特朗普于2024年大选获胜后,迅速任命赖特为能源部长,他是Liberty Energy公司创始人,一位坚定的化石燃料倡导者。
赖特上任后,便开始系统拆解前任的绿色政策。他亲自挑选气候反对者撰写了一份报告,而美国环保署正利用这份报告来破坏美国对温室气体的监管。
这份报告质疑气候科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气候模型的准确性、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威胁以及极端天气事件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之间的联系。
能源部报告发布的同时,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提议撤销2009年出台的“危害认定”(Endangerment Finding),该认定明确指出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是美国多项气候监管政策(如针对机动车和发电厂的排放标准)的法律基础。
2025年2月,赖特首次公开称净零目标“邪恶”,批评英国等国家推动的类似计划。
8月,美国正式拒绝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净零框架提案,该提案旨在通过全球碳税减少航运业排放。赖特称此为“全球碳税”,将“伤害美国消费者和航运业”。
9月4日,在福克斯新闻访谈中,赖特重申净零“不可能实现”,并在All-In Summit上扩展论述,称其将导致能源成本飙升和可靠性下降。
这一次,赖特又直言净零目标是“愚蠢的”(silly),并质疑其科学基础。
他认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远超可再生能源供给,强行推动净零将引发能源短缺和经济衰退。 这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能源政策一致,强调化石燃料主导,确保能源独立和低成本供应。
这一系列行动并非突发,而是系统性逆转。拜登时代的《通胀削减法案》(IRA)曾注入数千亿美元支持清洁能源,但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削减补贴,转向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开发。赖特的言论强化了这一转向,标志着美国正式放弃2050净零目标。
02或引发国际气候外交连锁反应
赖特的声明,对美国国内来说,是一个双刃剑,在经济层面,净零目标的放弃可能暂时降低能源转型成本,但也将抑制创新投资,把清洁能源的领导权让出来。长期来看,将增加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放大地缘政治风险。
最主要的是国际方面的影响。全球层面,美国的退缩可能瓦解多边气候努力。《巴黎协定》依赖大国承诺,美国作为第二大排放国(占全球15%),其放弃净零目标将削弱全球减排动力。
欧盟和英国已批评赖特的言论,称其“破坏国际合作”。 英国能源大臣回应,净零是“科学必要”,而非“邪恶”。
在即将到来的COP30会议上,这一立场可能导致谈判僵局。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巴西,或借此推迟自身承诺,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IMO净零框架的拒绝已引发报复威胁,美国警告将对支持碳税的国家实施贸易壁垒。 这可能升级为贸易战,影响全球航运业。
地缘政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中东石油出口国如沙特欢迎美国转向,预计OPEC+产量增加。
此外,全球碳市场或受冲击。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可能针对美国产品征收关税,增加美企成本。
对中国来说,美国退缩或刺激中国加速可再生能源出口,抢占市场份额。作为净零目标领导者(目标2060年碳中和),中国可能填补美国真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项目,但中美摩擦将会加剧。
03全球气候目标将大倒退吗?
美国的倒退,在环境层面,最直接影响是全球温升加速。IPCC报告警告,净零2050是控制升温1.5°C的关键。 美国放弃目标可能导致额外数亿吨碳排放,放大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2025年美国野火和洪水已造成数百亿美元损失,继续依赖化石燃料将恶化这些问题。
特朗普政府质疑风能和太阳能的“问题”,称其不可靠。 这可能延缓新能源和投资,影响电动车普及。
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的复兴,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是受益者,预计美国页岩油产量到2030年增20%。
埃克森美孚CEO迫不及待支持特朗普,称赖特的言论是“现实主义”,将推动化石能源的并购和勘探。
赖特的声明标志着美国气候政策的重大逆转,从净零拥护者转为怀疑者。这一颠覆性将触及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
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美国的背离也引发全球思考:一个国家能否以短期利益凌驾于人类共同命运之上?
参考资料:
[1]https://www.cnbc.com/2025/09/09/us-energy-chief-chris-wright-says-net-zero-by-2050-is-unrealistic.html
[2]https://subscriber.politicopro.com/article/eenews/2025/09/08/wright-dismisses-global-climate-efforts-as-silly-00549211
[3]https://insideclimatenews.org/news/09092025/energy-secretary-chris-wright-fossil-fuels-europe/
作者简介:Penn,《环球零碳》高级研究员关注氢能、储能、新能源金属、ESG等领域,感兴趣有关新能源的一切。
编辑:小雨
(本文转载自《环球零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