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四 一月 23rd 2025

冻石头的书单|父母的心理学书籍

【专栏】| Conlumists>冻石头的书单

赞助稿酬

作者:冻石头,上海,2017-04-2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一直在践行这个认识世界的最佳法则。

我们这一代人(本人为70后)经历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巨变,当年的我们是自由成长,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干涉,真正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自然分层。这没有什么不好,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国门既已打开,互联网的普及让缤纷的世界在国人眼前呈现,没有人能够退回、也未见得有人想退回从前的生活。

互联网的信息空前丰富,但是也泥沙俱下,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时代洪流中选择自己的育儿道路,坚定自己的策略,引领我们的孩子们走上幸福的阅读之路呢?不得不说,我们需要学习,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学习如何挑选书籍,学习阅读策略,学习儿童心理。教育孩子就是父母的一场修行,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完成自身心理伤痕的发现、修复和和解,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来在家长们的书单第一节推荐的是“父母指导”,这些书更直观,更快获得帮助,并能转化为实际效果。但是最近,朋友Z向我咨询她的朋友的孩子的问题后,我愈加感到迫切,就把心理书籍的推荐写在了最前端。

这个女孩从小乖巧,乖巧得让人心疼,任何一件事都没有拒绝、撒娇、耍赖,甚至没有片刻犹豫的就去完成,我朋友曾经非常羡慕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上大学了,近期学校发现了她的自杀倾向,希望家长接回,在与家长沟通无果的情况下,甚至和家长签订了“如果这名学生再次发生自杀行为,学校将不负责任”的协议,也许学校是无奈之举,但是孩子的状态堪忧。孩子的父母逃避问题,祖父母强势,认为孩子忧郁症丢人,拒不承认,更不会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朋友看着孩子从小长大,只觉得心疼,可是无从下手,无法帮助。

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在童年经历中找到根源,成年后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就会复刻到孩子身上,重复这些错误,严重的会造成让人遗憾的家庭悲剧。每个人无数次重新成长的机会,是否能够成长,取决于自身的认识和决心。

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以后,会经常觉得教育的力不从心,有些通过学习了解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但是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复刻原生家庭的不良模式;有些是隐隐觉得自己的教育有哪里不对,但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有些是和祖辈发生了摩擦,甚至是剧烈的冲突;还有一些是完全无知无觉,盲目的无意识的重现错误的教育方式。

正如我在开篇之初指出的,时代在发展,尽管我们的父辈,甚或祖先都没有这样的对家庭教育如此重视,一方面是因为三十年的独生子女国策使得中国的一代人以一种全所未有的被高度关注的方式成长;另一方面是大量知识的普及,尤其是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以及概念的引入引发了更多人的自省和探究。

在我成为妈妈之前,学业优异、积极参与社会工作,顺理成章的升学、读研、结婚、就业、出国、生女,在28岁就顺利完成了所有这些重大的人生大事,虽然有困惑,也经历了对我来说几个比较艰难的坎坷,也就看看《罗兰小语》、刘墉的《萤窗小语》、《我不是教你诈》之类的励志散文,调整一段时间就过去了。

但是,当我接触了一些心理学书籍,我如饥似渴,原来我的有些优点是我的父母在我童年做了恰当的教育和引导;有些心理障碍是童年遭遇到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压制和对待;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不适是因为不同人间的心理边界不清,互相无意识的侵犯疆界造成的。

当我能客观的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群后,我更加感恩父母和老师对我无私的培养和给我的诸多自由和支持,更加理解他们处于年代的局限性所做的一些在我曾经不太喜欢的行为,更加自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更加注意对女儿的心理建设和培养,更加理解和包容周围的家人朋友。

现代人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尤其是在现在精神疾病日渐增加,忧郁症等已经困扰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报道和隐瞒的学生自杀事件不绝于耳,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每个人都有心理伤痕,祝愿大家都能认识伤痕,抚平伤痕,成为更强大的自己,从而支持自己的孩子成为更棒的心理健康的幸福之人。

徐浩渊的《我们都有心理伤痕》(因为书名刺激了一些人,再版时改名为《撒下好运的种子》是我接触的第一本专业人士写给大众的心理书籍,让我豁然开朗,推崇备至。当我们能正视自己的内心,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就会归于平静,内心更强大。

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写得犀利尖锐,直指人心,有些人会很难接受。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分析得极为透彻到位,就是因为直面问题,让人本能的有些抗拒。例如,他说“好孩子”易有两个恶果,一个是叛逆期推迟,青春期看似太平,但是到了工作后或者结婚后矛盾进一步激化,叛逆行为外显,与年龄极不相符;另一个是缺乏生命力,对生活没有欲望和动力,这一点应该在很多这一代的孩子身上能看到影影绰绰的很多实例。

我在开篇中提到的朋友的困惑,那个孩子从小就是个“好孩子”,从不拒绝家长或者周围人提出的要求,很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好孩子形象。但是没有哪个人天生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完全顺从的,更大的可能是她从小所提出任何小小的要求或是“反抗”都被压制住了,不论是以暴力或者高压的方式,还是以爱的名义施以的压制。

如果家长很凶,很暴力,通常孩子会获得周围环境的理解和支持,孩子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反抗。更值得警惕的是家长以爱的名义施加的“爱的暴力”-溺爱。孩子如果不遵从家长的嘱咐,会被冠以“不孝”之名,对于孩子是难以承受之重。这点一定会刺激到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因为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大量的实例。妈妈否定孩子对于饥饿、饱胀、寒冷、燥热等最本能的感觉,也否定孩子有对事物的基本观点,一味的强求或是坚持孩子按照她的要求来做,然后冠以“我就是因为爱你才为你做那么多”或者“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之名,来温柔的胁迫孩子听从她的建议。

溺爱是没有原则的爱,是没有距离没有界限的爱,是过度的爱,是自私短浅的爱,也是一种软暴力。

真正对孩子好的爱是充分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尊重孩子自身的感受和表达,考虑孩子长远发展,做出理性的抚养和教育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溺爱源于看不得孩子受一点点苦,不给孩子探索的机会,或者努力的包办孩子的一切。溺爱者本身曾经很吃苦,努力奋斗获得物质无忧的生活,但其实内心不认同这样的成长道路,表面上是不让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心的小孩”吃苦。而被过度溺爱的孩子长大后会陷入既依赖父母又怨恨父母的两难境地。

很多“啃老族”就是溺爱的产物,一方面不具备很多技能和抗挫折能力,只能在家依靠日益年迈的父母;另一方面在潜意识里是责怪爸妈当年没有给他/她锻炼的机会,所以造成在家吃喝爸妈的,也不会帮爸妈分担家庭责任,稍不如意还要和爸妈吵架。如果父母们想清楚这点,对未来有预见性,还会愿意这样做吗?但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卖,唯有泪千行。

家庭是一个人人生的起点,也是心理健康的源泉和保障。

分析我们自己的童年,并不是为了责备父母,一个人成年后都有能力为自己负责,父母在他们那个年代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培养,我们就应该感恩,感谢他/她们给予我们生命、予我们在物质匮乏年代 里不仅能健康成长,还能接受高等教育。但是,我们是否可以做的比父母更好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你们渴望学习,渴望做得更好,渴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

从阅读的体验上考虑,国内作家的著作更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理解比较容易。但是心理学发端于欧洲,兴盛于欧美,因此国外的很多著作也被引入国内,为我们读者提供更多好的理念和案例。

美国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用他20多年的职业生涯、治愈几千例的案例写出了《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在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停驻了近20年之久,足以见得受欢迎的程度。书里谈到的推迟满足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是我的研究生同学S医生告诉我的,当年我的女儿只有几个月大,他的女儿大了几岁,他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跟我语重心长的宣贯这个理论,让我刮目相看。后来当我读到《少有人走的路》,虽然不知道他是否也是看了这本书,但是书中完整的阐述让我对这个理论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记得有一次我们带着瑞瑞去上海科技馆玩,路上遇到卖毛绒玩具的摊贩,瑞瑞看中一个背吉他的海宝,死活要买。我心软,觉得就给她买一个也没啥。但是爸爸坚持说没有必要非在科技馆门口买,质量不一定好还贵,道理还是要跟孩子讲清楚。我觉得挺有道理,查了某宝有货,还比现场买便宜得多,就开始劝说她。瑞瑞看着手机里的图片总觉得没有马上抱到手上踏实,嘟着小嘴不肯。经过反复劝说,她终于答应试一次网购好不好用。愉快的玩好科技馆,第三天就收到了网购的海宝,为了奖励她懂事,我还买了她喜欢的书送给她。从那以后,瑞瑞就会货比三家,还会让爸爸妈妈“上网查查看”。

以此事为契机,慢慢的我们帮瑞瑞养成了可以商量,可以等待的好习惯,学会了自律,“推迟满足感”功不可没。当然,前提是我们信守诺言。“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书中还有很多这样非常打动人心,并且非常实用的理论和方法。每次重读,还是有很多感悟和收获。英文版书名The road less travelled,如果读者觉得中文翻译还是有不好理解的地方可以找出英文原文来解读。

当年很风靡的一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约翰·格雷著),我也很推荐大家看一下,它对男女心理的差异描述的很清楚,也很生动形象,有很多实例都在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场景。

我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困惑,既有和伴侣或是异性朋友沟通不畅的情况,也有和异性孩子教育出现困难的情况,其实如果能花点心思了解一下彼此存在的差异,很多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很多架也就吵不起来了。

比如,遭遇压力或挫折的男人,可能进入他的“洞穴”,呆在里面反思和调整,有人调整好就走出来,也有的反复调整不好,总也出不来,让女性备受冷落。而女性通常会选择倾诉,不管是对爱人,或是闺蜜,这样可以很好的摆脱压力。因此,当男性进入他的“洞穴”时,伴侣不要试图去侵入他的领域,而且陪伴、理解和支持是更好的方式

当女性抱怨和倾诉时,并非对伴侣不满,只是宣泄情绪,寻求情感支持,男性伴侣不要总是急于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即使出于爱护和帮助的角度也不适合在情绪最为激动的时候提供,反而会引发新的争吵

同样的道理,小男孩和小女孩受挫折以后的安慰方式也极为不同,男孩需要发泄一下情绪,然后是理性分析,最好有解决方案而女孩更喜欢妈妈的拥抱,并且告诉她“妈妈理解她,爱她,支持她”,等她情绪平复再讲道理

台湾的脑科学家洪兰也曾经有很精彩的TEDx演讲(百度一下“洪兰教授:脑科学-揭秘男女思考的秘密”),讲述男女大脑生理学上的差异,以及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差异,非常精彩有趣。大家可以网上搜出来看一看,这对于建设和谐夫妻关系,更好的根据孩子性别不同调整教育策略非常有帮助。

美国的吉诺特写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讲述父母如何正确有效地与孩子沟通。爱是需要技巧的。只拥有爱是不够的,掌握大量的育儿常识也是不够的,技巧与知识是两回事。

就如同医学院的学生知识都很丰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长为优秀的、手头上能出活的外科医生。父母与孩子交流,也要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要知道话语一旦出口就像泼出去的水,不能收回,甚至造成伤害。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孩子还小,不在意他们的感受,甚至伤害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

李子勋是国内较早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家,央视的《心理访谈》节目特邀心理专家之一,可惜近期因病去世。他集结了平时访谈中关于亲子关系的问题成册,出版了《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主要谈到的亲子关系处理非常适合于父母与青春期孩子,很有可操作性。他倡导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给孩子足够的空间,理解并开解孩子在成长中的烦恼,陪伴孩子长大

尽管心理学的理论很多很高深,但是毕竟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心理学专家,而是家长们能够掌握或了解一些生活中和教育中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将问题化繁为简。每本书谈及的角度和实例都不同,相信对大家都是有所帮助的。

《心理学与生活》《儿童心理学》《梦的解析》等是更为专业的书籍,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涉猎。

冻石头推荐书单:

徐浩渊《我们都有心理伤痕》(再版书名《撒下好运的种子》)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The road less travelled)

约翰·格雷《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MenAre from Mars, Women Are from Venus)

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BetweenParent And Child)

李子勋《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36讲》

(本文首发于作者同名公众号,获作者授权转发,标题略有修改)

作者简介:冻石头,来自厦门,扎根上海。上海医科大学本科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访问学者。资深医药人,资深妈妈,业余师承名医研习中医。热爱阅读和旅游,致力于心身同调的家长教育、科普和组织真实世界的职业体验活动。

转载编辑:一一

延伸阅读:

在儿童精神科,我目睹太多的家庭生病了

家长们的书单(2)– 父母指导

教育说 | 让孩子自我发现

教育说 | 好的学习习惯照亮孩子的一生

教育说|杨叔子: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 “制器”

教育说|徐冰:创造这个基本动力,是艺术的核心,也是人类所有学科的核心

陈娅杂谈|从ChatGPT想到创意教育

冻石头的书单|拥抱美好的生命,生命教育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