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四 一月 23rd 2025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一)

【专栏】| Conlumists >微公益 | MicroCharity

赞助稿酬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一白, 上海报道 2018-11-08

针灸的历史悠久。据考证,针灸疗法大约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最早关于针灸的记载出现在《黄帝内经》一书中。“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书中《灵枢 小针解》部分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当古老的医学遇到现代的中医医师,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的杨永晓源于对中医的热爱,在临近“四十不惑”之际创办应象中医学堂。

2007年,应象中医学堂为热爱中医的学员教授中医课程,以传承原汁原味的中医文化为愿景。次年,应象和《古典针灸入门》的作者雅克(Jacques Pialoux)、胡斯维等举办第一次针灸公益培训启动。

2010年3月,上海应象中医门诊部成立,并配置了自己的应象药局。同年,应象的公益项目——应象“向阳花”基层医生针灸公益培训计划正式启动。在过去的八年里,杨永晓、徐雅蓉、胡斯维、陈成等医生和数十位志愿者一起深入四川、云南、河南等十余个省市,为近千名的基层医生进行了免费的公益针灸培训。

2015年,“向阳花”为藏医学校开设全息易象针灸公益培训课,至今走过第四个年头,培养了200余名在校医学生学员。90%以上的学员都在藏区基层从事医疗服务工作。

图1:“向阳花”全家福(2015.7)左起张海政、陆芳、郑卫东、杨永晓、杨易简、秦立强、李征和林天娇

九九归一

应象中医学堂的骨干大多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医师。因为对中医文化的共同热爱,一群人聚在了一起。如今,应象中医已从当初7人的小团队,成长为一家约30人的精品中医门诊。在应象这个大家庭里,灵活的工作时间让他们有时间学习深造、做科研、进行学术交流和参与公益。多数成员都在应象中医发起的公益项目里做过志愿者。公益践行早已融入企业的骨血。

杨永晓最初与公益结缘于2006年,他在校读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时候。当时他正为一批崭新的人工晶体寻找新主人(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取代天然晶状体的作用——编者注)。他本想将它们全部捐给学校,不料和同期的校友、一位上海的眼科专家张兴儒一拍即合,共起发起了“慈善光明行”(详见文末“延伸阅读”——编者注)。这批人工晶体就留在了高原德格县佐钦乡的患白内障的藏民的眼睛里。

2015年兴业全球基金主动上门,邀请应象中医为他们资助的藏医学校教授针灸课程。巧的是,这家藏医学院正好位于德格佐钦。杨永晓忆起,当年葛嘎仁波切活佛就过发愿,要为德格的藏民募资建一所医院。

九九归一,冥冥中的佛缘。

德格是一个群山怀抱的小县城,佐钦琉璃光藏医院在一个小镇的边缘,围墙外就是大草原。“向阳花”第一次去佐钦藏医班支教的志愿者一共七人,杨永晓和郑卫东教授和其他五名应象志愿者。短短一周的培训要完成大量的课程内容,“向阳花”一行大多有高反,也都经受着体能上的挑战。

李静在佐钦琉璃光医院工作十多年。她告诉JM:“德格佐钦琉璃光藏医学校是在2005年成立的琉璃光医院的基础上创办的。目前,琉璃光医院是甘孜州口碑很好的民营医院,对病人只收取很低的费用,贫困病人则免费”。据了解,藏医学校学生的伙食费和部分日常运营费用由上海兴业全球基金负担。藏医学校从藏区的偏远乡村招收学生,学制三年。学生们毕业后被授予国家中专学历,需要回乡工作至少六年。

葛嘎仁波切为了偏僻地区的牧民能有基本的医疗设施,创立了医院和藏医学校。这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在此不做赘述。

(未完待续)

EN

编辑:Wind

图片提供:应象中医

(转载声明:转载须经作者本人同意,并支付报酬。)

延伸阅读:

“向阳花”支教,让针灸成了边远地区的“好医生”(二)

+++++++++++++++++++++++++++++++++++++++++++++++++++++++++++++

感谢萨其马、Andy、张大安、陈娅等小伙伴赞助本文稿酬

+++++++++++++++++++++++++++++++++++++++++++++++++++++++++++++

稿酬已由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与上述赞助人联合捐赠给杨医生(老杨这两年

捐款凭证:

+++++++++++++++++++++++++++++++++++++++++++++++++++++++++++++

感谢秋水长天和Irene赞助本文稿酬

捐助人已直接捐赠到杨医生个人账户(老杨这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