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尚的目标选股(二)
【专栏】| Conlumists >微公益 | MicroCharity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沈庞 一白,上海报道,2012.04.26
不同于其他慈善组织,慈播有着一个“资金池”。这使得他们的项目效率可以有效执行。不会因为筹款拖延捐款项目的执行。但这个特点也并非其他组织能够随意效仿的。
为高尚的目标选股(一)
【专栏】| Conlumists >微公益 | MicroCharity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沈庞 一白,上海报道,2012.04.06
做证券投资的人不会对彼得·林奇(Peter Lynch)陌生。这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在13年间扩大了700倍,基金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
彼得·林奇同时也参加一些慈善组织或是市民组织,自愿提供义务服务。他会利用其所长,担任投资委员会成员。他说:“为一个高尚的目标来选股无疑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一种工作。”
慈播,这个由上海证券投资圈的一帮高手组成的民间慈善组织,同样为着一个高尚的目标在选股。
预立是慈播的核心发起人。他说,父亲给他取名为“预”,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警喻。故此,“预立”成为了他在慈善圈里的名字。在他看来,慈善是借助于钱物或者其他载体来表达、传递爱与善,不一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主题,但公益的特点是“亲身亲为”,并有明确的主题或者目标。
被“分拆”的环保
【能源与环境】 | Energy & Environment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未明, 2012-02-29
使用过程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生产过程却耗费了更多的能源,造成了更大的污染。此类“环保产品”算不算是真正的环保产品?
如此“环保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家制造,主要供给发达国家使用。这样的产品“环保”么?这样的产业链分工公平么?
超越平凡的生活
许多公益组织的发起人或贡献业余时间采取松散的组织形式开展公益行动,或全职投入注册成立机构推动公益发展。
他们之中有的二十出头,有的三十而立,有的年逾不惑,有的则已近天命之年。
许巍在《完美生活》里唱着:
“我要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不正因为此,超越了平凡,趋近完美吗?
欢迎大家发现身边平凡人物的不凡事迹,提供新闻线索,或者投稿到此处:
Jointing » 专栏组 | Columnists » No. 48 超越平凡的生活
===========================================================
温暖的面包
支点与成长,小笼包与肖亮
当蜜蜂遇到鱼
为高尚的目标选股
毕天奇:社会企业是商业社会的未来
乔琬珊:每个人都可以正面影响社会
兰萱之家,养老市场的新力量
一个月YLSD 完善大学生涯
专访齐放网CEO陈国权
专访环球协力社执行主任李凡
信与托,如何可信可托?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CSR & Sustainability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特约记者 胡怡敏, 上海报道, 2012-02-10
古人云:“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衰”。古人亦云:“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可见,“信”、“托”在中国思想里渊源颇深。
1月14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香港大学SPACE学院第四届Knowledge SPACE Café(上海)暨第二期CFIM Salon。当期的知识分享嘉宾深圳中科智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金华指出“私募基金的关键词是信托”。其谈及商业信用和托付责任,启发笔者观察当下的金融环境。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在2001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正式将信托引入我国法律体系。作为四大金融行业之一的信托业近年发展迅猛,信托资产总规模已经攀上两万亿元。信托公司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三大市场,对市场影响甚大。
易社 | ECSEL
易社是一个中国顶尖社会企业创业者的国际社区。每年,我们都会选出30位项目在中国大陆港澳台的易社(ECSEL)学者并提供价值超过1万美金的全额赞助前往中美两国进行交流培训,并获得专业支持、导师指导、投资机会以及一个终身的创业者同伴社区。
ECSEL is a fully-subsidized incubation program for entrepreneurs looking to build or expand a social business in greater China.
Through the course of our year-long, part-time program, participants receive two international training trips (on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e in mainland China), customized mentorship,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资料提供:易社
韩国环保印象,小有小的格局
【能源与环境】 | Energy & Environment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张弛, 韩国报道 2012-01-12
对待韩国的印象来自学生时代看的一部电影《爱的色放》,大量昏暗的色彩的运用,畸形而纠结的爱恋,让我对这个岛国没有啥好印象。 不过,不得不承认韩国是一个很干净的国家。无论是舟行汉江之上,漫步于乡间,还是穿梭在都市,这个国家的环保已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Oh no!不要一次性的!
韩国酒店不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和拖鞋,餐厅用不锈钢碗筷。导游介绍说,这样的餐具不易碎,而且便于消毒。饭后我习惯性的找牙签,服务员拿来的牙签居然是用可以吃的!这种牙签用土豆、糯米或淀粉等原料制成。用弃后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毕天奇:社会企业是商业社会的未来(三)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 Jas,上海报道, 2011-01-04
易社在中国有七名全职工作人员,他们窝在上海徐家汇一套高档住宅里办公。房主陈海沙本来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现在休学一年专职为易社工作,他的头衔是项目总监。走进他们的办公室,近20平方米的客厅里架设着五六台电脑,讨论工作用的白板前有一张大圆桌兼做餐桌和会议桌,桌边堆放着水果和杂乱的物件。
毕天奇谈到他身边的例子,祖父母和父母的从商经历启蒙了他对商业的认知。促使他在成长路上思考什么是好的企业,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工作。
寻找工作的意义
JM: 为什么你认为社会企业是未来的商业模式?
毕天奇: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比如我身边的朋友,都不愿意到一个很普通的公司,在一个格子间里做重复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对他们个人完全没有价值。
企业要吸引好的雇员,需要发掘自己企业的灵魂和使命。也就是说,企业要吸引优秀的雇员,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而这种核心价值观必须有利于社会。
毕天奇:社会企业是商业社会的未来(二)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 Jas,上海报道, 2011-12-30
毕天奇的父母十多年前出资发起了FJC(for Judean Culture)基金会,致力于保护犹太人文化。“昨天我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因为现在经济环境不好,她第一次开始担忧FJC基金会的未来了。我自己在大学 做小额信贷项目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依靠捐款。但依靠捐款不靠谱。”
依靠捐款不靠谱
JM:为何你认为依靠捐款发展公益项目不靠谱?
毕天奇:如果一直靠捐款生存,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项目,如何保证好的项目第二天还存在?这和你个人的能力没有什 么关系,仅仅是因为经济的问题,宏观的形势。社会企业则是非常有创意的把可持续发展与解决社会与环境问题相结合的模式。他们对市场变化敏感,会设计不同的 产品和服务来适应市场变化,保证可持续发展。
毕天奇:社会企业是商业社会的未来(一)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 Jas,上海报道, 2011-12-22
一年一度的ECSEL拉开了序幕。这次它有了一个中文名——“易社”。今年他们将候选人称为“学者”——学习者,并开始尝试签约导师制(mentorship)。2012年将是它们进入中国的第三年。
激励中国社会创业领导者(ECSEL)是Schoenfeld(舍恩菲尔德)旗下的一个项目。从2011年开始,他们已不再局限于大学生群体,而是面向更广泛的中国社会企业创业群体进行扶持。此定位转变的背后是Schoenfeld(舍恩菲尔德)基金会对社会企业内涵的认识。
Schoenfeld(舍恩菲尔德)基金会副主任Eli Bildner(毕天奇)目前负责牵头易社项目。他认为,社会企业必须是可持续的。它不仅是一种商业模式,未来所有企业都会成为社会企业。CSR只是传统企业向社会企业转型的第一步,所有好的企业都应该是社会企业。但当下Schoenfeld(舍恩菲尔德)依旧没有一个明晰的关于社会企业的判定标准。
不能光想不干
JM:我们注意到ECSEL2010年的招募资料上写明只针对高校在读学生和MBA群体,2011年开始招募不再限定为大学生群体。为什么有这样的改变?
毕天奇:之前将目标群体定位在高校的学生群体,但后来发现他们的项目的可行性和成果转化比例不高。现在的目标学者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项目应该基本成型,正在推广项目和寻找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