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Columnists>教育说
赞助稿酬
作者:鲍鹏山,上海,2015-05-05
编者按:
2023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过去一年,全国各大高校被撤销的专业布点高达1670个,是2014年裁撤布点数量的25倍。文科专业被裁撤较多,增加专业点最多的则是工学专业。
数据显示,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的付费规模已达到9.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12.2亿元。
另一边,2024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下滑到55.5%。
最近看到面向青少年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公益项目“浦江学堂”创始人鲍鹏山在2015年的一次讲座发言。结合大学文科专业大量裁撤的背景,重温此文。不由引起编者思考:
人文教育与大学里的文科专业教育的区别何在?
对孩子们而言,以什么样的节奏学习各门类知识最佳?
相较宏观环境、家庭背景和先天禀赋及其他因素,专业选择对孩子未来人生的影响权重几何?
2015年的这次讲座上,鲍鹏山从东西方教育的比较切入,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应该只是“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越知名的大学,越关注“人文教育”,因为在那里才有摆脱生命茫然的心灵归宿。我们极力追寻的“知识”,永远无法穷尽,应该允许知识上的缺陷,人的境界与知识无全然相关。
随后,他提出,人生有三重境界,谋生、谋知、谋道。鲍鹏山认为,要谋生,一技足矣,我们需要留些时间给精神,给信仰。有了“知”,才有了当下以外的过去和未来。而“道”即是“价值观”,教育我们认同最基本的价值观,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唯有如此,才不会没有最基本的良知。
马丁那天讲了,美国为什么强大?美国的强大不是因为政治强大,不是因为军事强大,也不是因为经济强大,而是因为国民强大。
国民的强大是什么?是国民创造力的强大,是国民的价值判断力的强大,在大是大非的面前,国民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面临同样的大是大非,我们的国民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学人文学科?为什么所有的大学里除了专业教育之外还要有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就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其实就是要告诉你一个价值观,启发你自己的信仰。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后,逐渐提升你的判断力。当这个世界发生事情的时候,你就能够独立地判断是非,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是哗众取宠。
君子不器:独立思考的人,不会成为工具
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不器”。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君子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要成为君子,除了懂一些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种价值判断。君子不仅要能够判断自己的专业问题,还要能够判断公共事务中的是非善恶和美丑。
一把锋利的菜刀,你可以拿它切菜,也可以拿它砍人——这就叫“器”。假如这把菜刀你让它切菜它切了,让它砍人它坚决不去,那这把菜刀就不该叫“器”了,该叫“君子刀”。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刀本来就是没有主观意志的工具,它永远都只能是个“器”。
但我们是人,是有着意志和尊严的生灵,不该只配得上工具的命运。一个人如果只是专业能力很强,却没有自己独立的是非判断,让他去干好事他也干,让他去干坏事他也干,那就不叫君子,只能叫“器”。
一个人不仅专业能力很强,而且能够判断是非善恶和美丑,不颠倒黑白,不戕害无辜,不做强权的附庸,尽自己所能去坚守正义,去发现和创造真善美——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才配称为“君子”。
人文教育,让我们分清是非善恶和美丑
人文教育不是为了让我们熟记一些苍白的人文知识,那样的功能完全可以由工具取代。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让我们获得一种信念,让我们具备一种分清是非善恶和美丑的判断力。有了这样的判断力,我们才真正有资格说我们读的是大学。
什么叫大学?“大学大学”,倒过来读你就明白了,“学大学大”,学者大起来。没有大起来的人叫什么人呢?叫小人;大起来的人叫什么呢?叫君子;君子是什么人呢?不器之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人文的教育,没有人文的修养,没有对是非善恶和美丑的判断力,没有坚守正义的勇气,即便你专业能力再强,你也不能算是读过大学的人。
人生三境:人要摆脱工具和动物的命运
我们可以把人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谋生。人要活着就必须谋生。但是我们千万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谋生上,否则你的人生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低层次上。你要留出一点时间给心灵,留出一点心灵给信仰。如果一辈子只是在谋生,那么你跟动物没有区别。动物也有“专业”,蜘蛛是纺织专业的,老鼠是隧道专业的。如果我们只想着谋生,只想着学一门技术,到大学来待了四年,毕业时就拿了一张毕业证,其他的都没有提升,那么你的追求本质上跟动物没什么分别。
真正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是谋生之上的第二个层次,这个层次叫谋智。意思是除了吃饭穿衣等基本的生存需求,人类还应该有智力提升、知识精进的需求。
但是这种追求,还不算人类最高层次的追求。最高的层次是什么?是谋道。道是什么?中国古代有两家都在讲道,道家讲道,儒家也讲道。道家讲的道侧重的是客观规律,儒家讲道讲的更多是人文物理,指的就是一种价值观。人有好人和坏人的区别,无论你才能是否卓越、处境是否通达,你要选择做好人还是坏人?这个就叫价值观。具备价值观之后,你还得学会去辨别是非善恶和美丑,这就叫价值判断力。
如何评判自己的所作所为?如何避免好心办了坏事?具备了价值判断力,知晓了是非善恶,你才可能保证自己的知识和智力被用在了正确的地方,你才可能懂得敬畏生命、敬畏自然,不至于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存造成威胁、带来灾难。
因此,人文学科的核心,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我们具备一种“人之为人”的价值观,是让我们摆脱工具和动物的命运。
(本文根据鲍鹏山在201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五届“爱未来”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第二场学术讲座“文化经典与人文教育”的演讲片段整理)
作者简介:鲍鹏山,文学博士,学者、作家,上海开放大学教授,担任多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出版《风流去》《孔子传》《中国人的心灵》等10多部著作。
编辑: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