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四 一月 23rd 2025

复旦学者沈逸:大学生公益创业须谨慎而为

【观点】| Insight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 沈庞  张越,上海报道,2010-03-10

引子:

他,一名年轻的学者,主要研究信息技术与国际关系、传媒与外交。文汇报上诸多精彩文章出自其笔下;

他,还是一位教师,在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任教。课堂上的他激情洋溢,旁征博引,一针见血的观点常让学生们的眼睛发亮。

他曾在一次公益活动上对心怀社会企业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提出“谨慎而为”的建议。Jointing.Media(独立媒体人)走近沈逸,了解他对公益创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培养的思考逻辑。


公益与创业

01-要面包还是要理想?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1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对于公益创业,沈逸持保留态度。他认为,公益的非盈利性和商业的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大学生如果在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原则性冲突,遵循公益的初衷,经济收入如何保障,如何养活自己?沈逸指出,大学生在公益创业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基本而又实际的生存问题。

02-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公益创业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2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强调,大学生行动前一定要谨慎,要掌握对称的信息,充分意识创业风险 。他认为,大学生对公益创业的认识比较理想化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承受创业所带来的风险,也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去公益创业。大学生从事公益本身是件好事,但要学会独立思考。

03-公益“创业”不是公益“就业”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3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认为,公益创业不能作为解决就业的途径,做公益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如果大学生将公益当做就业途径,面对现实时不免心理失衡。他建议,选择公益创业的大学生要对创业时的经济压力和自身客观条件有清醒认识,并做充分准备,至少精神上要准备好。

04 -“先创业再公益”更符合现实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4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建议有公益理想的大学生“先创业再公益”,累积一定实力后再来做公益。他认为,从事公益就是资源再分配,为自己积累资源的同时做好资源再分配的可能微乎其微。他同时指出:大学生创业,中西有别。透过文化和制度上的差异,他分析了国内外创业土壤的差异和美国创业相对容易的原因。他认为,学校和社会上专门从事公益创业这样的组织应该建立合作,其间有很大的空间可挖掘

05-责任感的提升是大学生踊跃参与公益的重要原因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5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谈到关于公益创业的动机,沈逸认为大学生的公益行动感性成分偏多,对价值的认定和成就感的多元需要占动机的很大一块。他指出,当前大学生对公益的热情还处在原始爆发阶段,应该专门的机构调研大学生公益创业群体,从学理上严肃探讨。

06-选择NGO,避免被忽悠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6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大学生要先充分了解后再选择NGO,不要盲从。沈逸举例说明NGO的工作模式和方法也不全都适当,指出目前的NGO行业管理并不完善,大学生要先弄清楚在为谁干活,想为谁干活,想清楚后自己承担行动后果。

07-公益组织要对学生负责任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7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指出,年轻人要学会判别、学会理性。引导别人做善事的公益组织也必须注意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至少要做到传达正确的信息。

08-校方的引导、培养的理念和制度设计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8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认为,校方对大学生公益的支持能做到三点:首先,对学生开放实践项目和搭建实践平台,有意识的引导;其次,学校要解决培养的理念,即,学校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机制去培养;最后,完善制度。

09-公益和慈善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9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认为,公益和慈善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区别在于衡量的标准。通过法国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例子,他指出,真正的可持续不是先解决从事公益事业的人的收入问题,而是公益行动本身资金的持续投入。支教作为普遍成功的公益模式,把学生的热情、社会的资源以及教育的群体结合的非常好。沈逸展望了支教公益模式的拓展,强调中国本土化的实践结合至关重要。

公益创业与媒体宣传

10-传媒讲“好”的偏多,不能盲从成功案例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10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认为,传媒对于大学生认识公益创业影响重大但学生处理媒体信息的能力不足。当下媒体对创业成功群体有放大效应,这样的宣传和放大会掩盖另一部分的事实,影响大众的客观认识。而部分大学生比较容易盲从,对媒体宣传的东西不加分析,全盘照做。大学生作为一个能够承担刑事民事能力的人,做决定时一定要理性。在他看来,媒体对于公益的定义以及认识需要多元化,其中,新兴媒体通过传授一些必要的风险判断和认识,对大学生找到自己公益切入点和理念非常重要。

11-传媒的观点应该有差异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11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指出,传媒的观点应该有差异,通过陈述事实的不同层面展现不同的观点,应该主张一种基于事实本身的言论。在创业相关报道上,他认为传媒应该同时充分展示成功与风险,让大学生自行鉴别。但当前的问题则是,传媒为了吸引大多数的读者,扭曲事实本身。他也指出,新兴媒体有着更自由的平台,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各类现象和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一一呈现。沈逸认为,这是个平衡的过程,多元化和质疑的增多是好的开始。

12-媒体在报道上应克服夸大的冲动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12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认为,大学生公益创业中通过强调公益的部分来争取关注,通过强调商业的有效性来证明可持续性,两者间有个平衡。自律和他律共同作用促使形成平衡他指出,媒体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自律,包括,对消息来源的证实、对好人好事的报道上克服夸大的冲动、基于事实披露完整信息让社会认同。如此,出资方创业设计和考核才能更加合理。

公益行业的社会定位

13-公益能否成为一个产品?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13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认为,社会企业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公益和商业。目前总体公众和环境偏好,他也指出,公益创新需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是照搬国外模式,要了解中国现状,基于事实本身本土化。

14-公益是公共产品供给的补充途径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14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认为,公益行业是对公共产品补充的一个好的途径,但不可能作为一种经济主流。社会资源再分配是政府的职责,其中的制度安排非常关键。对于相关NGO机构,尤其要通过合作,包括与政府的合作来实现其公益产品的提供。

15-NGO的发展环境会越变越好

音频片段:需要 Adobe Flash Player(9 或以上版本)播放音频片段。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本。您需要开启浏览器的 JavaScript 支持。

Audio 15 of 15 from this talk

摘要:沈逸预计,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社会潮流的带动,NGO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政府会意识到,许多事情政府退出来让公益组织做也许会更好,看到NGO的效率后会对NGO的态度改变。总体来看,社会对于NGO的需求在逐渐增长。

沈逸,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技术与国际关系;信息技术、传媒与外交;国际安全与大国关系;曾赴香港大学历史系美国研究中心,法国巴黎政治大学等院校交流;2008-2009年以复旦大学青年教师骨干培训项目获公派赴美国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科学技术与国际关系研究项目进行博士后访学。


编辑:Wind

音频剪辑:海兵

摄影:沈庞


延伸阅读:


+++++++++++++++++++++++++++++++++++++++++++++++++++++++++++++

感谢第50期CFIM沙龙嘉宾Pro. Liu、医道社创始人汤国平赞助本文稿酬

+++++++++++++++++++++++++++++++++++++++++++++++++++++++++++++

部分稿酬将由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与上述赞助人联合捐助给选定的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