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nt Effect, Joint Power
星期一 十一月 25th 2024

趋势篇:中国社会企业的发展

【特别报道】| In depth > 社会企业 | Social Enterprise

独立媒体人(Jointing.Media) 联合报道, 2010-02-20

解读人:

陈国权:齐放网(Qifang)CEO

理查德•布鲁贝克(Richard Brubaker):牵手上海(Hands on Shanghai)创办人

李凡:环球协力社(Global link Initiative)执行主任

JM:您认为SE真的是中国GRO(俗称”草根组织“)的发展方向吗?机构自身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做SE才是可行且可持续的?

陈国权:是的,我觉得社会企业是中国草根组织的主流。如今许多GRO没有在政府相关部门注册,而这就致使其不能成为一个长期有效的公司,或者有的GRO只是注册成为一个公司。而一个公司,他要面对商业税、资本金注册的需求一起其他方面的限制,这些都使得他们不得不更多的考虑的商业运作的方式。因此社会企业是一个使得GRO更加法规化的很好的途径,也是GRO利用商业概念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一条途径。作为一种企业类型,社会企业需要不断的去告诉这个市场、政府、投资人、客户等各方面,告诉他们这个社会企业的意义,告诉他们如何能够与社会企业和现有的NGO/NPO合作来解决社会问题。同样的,作为一家独立的社会企业,亦当如此。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企业必须做到倾听市场,能够变通,富有效率,但他们也要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事情,可能许多人都还不能理解。

理查德•布鲁贝克:未来对于草根组织主要有两个方向:社会企业和NGO,而大多数会走向NGO的道路。现在很多NGO都向社会企业的模式发展,因为这一模式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获得更多的收入以支撑其机构的发展。但现在并没有一个普遍的朝向社会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李连杰的壹基金非常努力地让中国富裕阶层捐赠更多的资金。壹基金将合作的10个NGO都没有政府的背景。他们所做的正是把推动草根NGO的发展。有很多其他的因素都在推动这个事业。但政府的政策往往更偏向大型的NGO,因为大型的NGO组织更稳定,运作能力更强,有更好的社会公信力。

中国目前在做以及要做的事情应该是:了解哪些群体组织是最强的,他们能够提供怎样的支持;哪些是虽然小,但拥有成长的潜力,然后帮助他们靠自己继续成长。而对于那些非常小的群体和组织来说,他们拥有的机会很少,则应当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

李凡:国外的民众基础打得牢,公民社会形成的循序渐进。而中国好的公益组织和项目执行团队缺乏。没有大众基础。

如果说SE是NPO的升级,也有可能是一个无奈的升级。但我并不是说有十万个NPO才能进化到有SE的阶段。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缺乏一个公共精神——对什么是公共事务没有参与,对以什么是“公”没有理解。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氛围里,你一下子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就像是凭空来做一个事情。不是很容易,没有参与的基础。

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参与的积极性就越高。比如,英国的每个公民,要么就是受惠这个机构的人(贫困的家庭),要么就是参与慈善活动的人(普通的家庭和中产阶级),每年会捐出一点钱,参与到社区活动和事务。而中国没有这样的教育。我们以前说公共就是政府。我们现在突然说“公益”,大家会问什么是“公益”。很多人会问:你又没有一千万,你就怎么可以来到公益领域去工作?

所以,我要强调的并不是中国的公益机构的数量太少,而是说公众精神的基础原来是没有的。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做这样的事情,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很可能是不会是没有阻挡的前进,很可能是进一步退两步,进两步退一步,这样的状态。这是绝对会发生的事情。

灰蓬、Stephanie、Wendy联合编译

——-————————————————————————–————————-未完待续

文中简称备注:

  • 非政府组织(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简称NGO)
  •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
  • 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简称SE)
  • 草根组织 (Grass Root Organization,简称GRO)

延伸阅读:

高校里的公益创业

专访环球协力社执行主任李凡